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端午的早晨(陶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端午的早晨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端午的早晨》中國當代作家陶冶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端午的早晨

今日端午。

清晨,戶外濛濛細雨,我帶着狗兒,在園區的綠化帶里尋覓着防病驅災的艾草,我的狗兒極富靈性,像是窺到了我的心事,也在草叢中忙碌着。葉間的雨珠濕透了我的鞋子,也弄濕了狗兒的長毛。

找到了!一簇淡綠色的艾草細雨中棵棵都昂着頭,齒形的團葉,莖和葉背上似蒙上一層清霜。這是藥草,「四月茵蔯,五月艾」。這是神草,千百年來被國人付以靈性,每逢端午,旭日未出之前,人們將它帶着露珠採擷插在門上、帶在髪間,拒之病邪。它已成了端午節的重要標籤,成了抹不去的民族文化傳統。

我將一棵嫩嫩艾草稍端插在了狗兒的紅色辮繩上,狗兒興奮的撒着歡。一束艾草捧在手裡散發着特殊的清香,幽幽的艾香將我的思緒帶進了悠悠回憶,那是傳統與傳承演繹着血濃於水的故事。

非典」肆虐華夏那年,女兒在長春讀大一,是女兒第一次沒和我們一起過的端午,我們非常牽掛着女兒,我這骨子裡鎖就着民族傳統的人,感覺心裡空蕩蕩的。為了不讓女兒有和我一樣的感覺,我便想,按照往年端午節的方式,要讓女兒戴上她喜歡的飾物——小猴,只是不勞妻子縫製了,去市場買幾套,寄往女兒的學府,同寢的小夥伴每人都送一套,讓這濃濃的民族傳統氣息溢滿寢室,讓小夥伴們都有在家的感覺和節日的喜慶,以彌補我和女兒心底的失落

主意打定便起早去了市場,我在市場上找尋着賣端午節飾物者,一位老婆婆進入了我的視線,他的飾物架上是以小猴為主的。而這小猴正是我和女兒都喜歡的那種,一串里有小巧的篦子、有微型的笤帚、有鮮艷的荷包和一個抽象的小猴,用紅紅的絲線緊緊的穿在了一起,甚是精巧。它不是磨具下批量的產物,而是老婆婆飛針走線縫就出來的,有着濃濃的傳統氣息,荷包里還散發着誘人的香草馨香。看中了貨,我便與老婆婆討起價來,老婆婆一邊讓着價,一邊叨咕着她的辛苦與不易,她說家裡有個腦血栓的弟弟要她供養,她每天要做到夜裡12點多鐘,早上還要起早到市場裡叫賣……。我啞言,面帶愧色付了錢。望着老婆婆跛着腳,步履蹣跚遠去的背影,像吃了五味子,說不出心裡是啥滋味。

輕輕的一件快遞包裹,寄去的是濃濃的親情和關愛,希望端午節這套小飾物,能為我女兒和同寢的小夥伴們擋住「非典」這個惡魔。讓學府里平安吉祥,讓孩子們的五彩之夢更加絢麗多彩。

荏苒光陰,白駒過隙,前日見妻子在給外孫縫小猴,望着她巧針走線,滿眼慈愛,我忽然想起了故去的岳母。女兒從小是在岳母身邊長大的,那會每逢端午節都是岳母為我女兒縫小猴。近農曆四月末,岳母便嘮叨着:「快過五月節了,我給金子(女兒的乳名)抽個小猴。」那時岳母已年近古稀,白髮蒼蒼,她用那布滿滄桑的手,用那渾濁的眼睛,用那明澈、慈愛的心縫着民族的傳統,敘述着古老的傳說。針腳里縫進了西湖美景,縫進了白娘子與許仙,縫進了水漫金山;縫進了滔滔的汨羅江,縫進了離騷的音韻;又為女兒縫織着五彩的夢。女兒年復一年戴着姥姥縫的小猴,度過了充滿憧憬的快樂童年。

後來岳母走了,再逢端午是妻子為女兒縫小猴。那時她還沒有岳母的耐性,也沒有岳母心中那麼多故事。她縫的是小猴,縫的是母女情,卻縫不進那些悠久浪漫的傳說……

時光流逝,卻繞不過歲歲端午,每個端午女兒都要有小猴配帶的,如今又添了外孫,必定也要將小猴戴在胸前。妻子用那永遠不斷的絲線續縫着民族的傳統,傳承着岳母的慈愛,縫就着濃濃的親情,在外孫的第一個端午節便為他開始縫織着童年的夢。讓那小篦子為她們辟去邪氣,小笤帚為她們掃除災禍,那芬芳的荷包為她們預防病恙,讓那神通廣大的小猴降妖除魔護佑她們。讓那個小家,人人吉祥,歲歲安康,溫馨幸福。

蒙蒙的細雨還在柔柔的飄着,我將手中掛着雨滴散着清新的艾草一分為二,將其中的一份悄悄地放在了女兒家門前,將餘下的艾草捧回了家,插在門前,插在客廳,插在臥室,插在廚房,插在妻子的髪間,空間裡溢滿了端午的氣息,那五彩的紙葫蘆早已高懸廳堂,餐廳里飄着襲人的蛋香、粽香…… [1]

作者簡介

陶冶簡介:生活在廣闊天地起步,知青、工人、幹部、下海,其實最想做的是用文字將人生的感悟堆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