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恩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童恩正,考古學家、科幻作家。先後在峨眉電影製片廠、四川大學、美國匹茨堡大學任職教授。四川省政協常務委員,中國科學文藝委員會主任委員。
童恩正 | |
---|---|
出生 |
湖南寧鄉 | 1935年8月27日
逝世 | 1997年4月20日 | (61歲)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考古學家、科幻作家 |
知名作品 |
《珊瑚島上的死光》 《在時間的鉛幕後面》 |
人物經歷
童恩正(1935-1997)男,漢族,湖南寧鄉人。考古學家、科幻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考古專業。先後在峨眉電影製片廠、四川大學、美國匹茨堡大學任職教授。四川省政協常務委員,中國科學文藝委員會主任委員。1957年發表第一篇作品,1960年開始科幻小說及科普創作。其作品《珊瑚島上的死光》,被評議為中國科幻小說重文學流派代表作。獲獎多次,並曾在1980年代初期被拍攝成電影,是我國第一部科幻電影。
解放前
1935年8月27日童恩正出生在湖南寧鄉。抗日戰爭結束後,其父在湖南大 童恩正作品 童恩正作品 學教書,而童恩正則進入成智小學學習。
1947年,童恩正考進了長沙雅禮中學,頑皮的他曾裝鬼去嚇人,爬到他的小夥伴的肩上,頭上頂一塊白被單,夜晚出現在校園裡,把同學們嚇得嗷嗷直叫。
解放後
1956年,童恩正父親調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工作,全家遷往成都,童恩正考入四川大學歷史系學習。
1957年,童恩正在四川大學歷史系學習時,便開始發表文學著作和科普著作。1957年,他在《紅領巾》雜誌第7期上發表了第一篇小說:《我的第一個老師》。1959年,他寫作了第一篇科幻小說:《五萬年以前的客人》,並於1960年發表在《少年文藝》第三期上。1959年夏天,童恩正跟着四川大學著名考古學家馮漢驥教授,到四川忠縣渰井溝去考察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童恩正作品 童恩正作品
1960年出版《古峽迷霧》年輕大學生的作品。作品一發表,便受到了青少年讀者的歡迎。《古峽迷霧》的出版,幾乎改變了童恩正的命運,使他走上專業文學工作者的道路上。
1961年,童恩正大學畢業。畢業後,便在峨影廠擔任編劇工作。他到峨影廠工作以後,開始改編《古峽迷霧》的電影劇本。改編還未完成,四川大學將他又要回學校,擔任馮漢驥教授的科研助手。從此,他開始在考古學和文學兩個領域裡縱橫馳騁,過起了身兼兩個工作領域的"兩棲人"的生活。
文革中
在文化大革命中,童恩正被迫擱筆十年,遭遇了中國知識分子們所遭遇的共同命運。他的朋友一個接一個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馮喆被殘酷折磨,受凌辱,受毒打,終於用他的一死,維護了一個藝術家的尊嚴。在十年浩劫中,童恩正因為寫作《古峽迷霧》受到批判。批判的理由十分荒唐。善於聯想的工宣隊員,居然說《古峽迷霧》中的秦軍就是人民解放軍,巴國王子則是蔣經國。理由是充分的:蔣介石是從重慶逃到台灣的,而巴國王子也是從重慶逃到黃金洞的。結論:《古峽迷霧》是為蔣介石招魂的。
創作生涯
從1967年起,童恩正自然無法繼續寫作,直到"四人幫"垮台。同他完全斷絕了關係的文藝界,迅速地又向他伸出了友誼之手,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有的要重印他過去的作品,有的約他寫點新作品。1963年曾經同他一起改編電影文學劇本《古峽迷霧》的沈寂,剛剛在上海電影製片廠恢復工作,立即來信鼓勵他繼續從事電影文學創作。1978年5月,他去上海出席全國科普創作座談會,又會見了他所敬佩的高士其與鄭文光、葉永烈、肖建亨、劉後一、周國興、張鋒等科學作家。劫後重逢,他同作家們都很興奮,相約共同為繁榮中國的科學文藝創作作出貢獻。童恩正重新拿起筆來,以比過去更強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投入了創作。他在完成教學和科研工作之餘,改寫了《古峽迷霧》和《珊瑚島上的死光》,並在沈寂的協助下,將它們改編成了電影劇本。他還寫了《雪山魔笛》、《追蹤恐龍的人》、《宇航員的歸來》、《暉暉的小夥伴》等科學幻想小說。
在1963年,童恩正寫的科幻小說《珊湖島上的死光》,在1978年發表後轟動全國,獲得全國第一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並且立即拍攝了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受到正統文學和廣大社會鼓掌歡迎,熱情伸開雙臂擁抱接納。就是這篇作品,同時被資深科幻小說評論家評議為中國科幻小 童恩正作品 童恩正作品 說重文學流派的代表作。後來,這篇小說還被改編成連環畫、廣播劇,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雖然,童恩正對自己的這篇小說評價並不很高。他認為,這篇作品受到社會歡迎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十年浩劫後文藝界是一片空白,他的這部饒有趣味的作品正好適應了人民大眾對填補精神空白的需要,正如一個人在餓極時吃一碗茶泡飯也香一樣。但是,他卻從中受到很大鼓舞,決心要拿出較高水平的作品來報答熱愛他的人民。
訪美由來
1980年終於成行的童恩正訪美的由來。以前,考古學家們往往依靠經驗和記憶力,艱難地拼合着破裂的龜甲。假設用從拼湊甲骨文中摸索到的一些規律來編製程序,將這製成軟件,輸入電子計算機,綴合的速度就將快得多。於是童恩正邀約了兩位搞計算機的朋友一起編制了綴合龜甲的程序,輸入電子計算機,初步結果是成功的:電子計算機綴合龜甲的成功率在40%上下,超過了那位美國教授。論文發表後,引起了大洋彼岸那位教授的注意。於是,他發出邀請,要童恩正迅速訪美,切磋學問。這就是後來在對於生理學的關注也使童恩正有了新的發現。童恩正在他的著名的考古學論文《試論早期鋼鼓》一文中,除用考古學,地理學,土壤學的知識論證了早期銅鼓起源於我國雲南東部高原的一支屬於濮僚系統的農業民族,否定了銅鼓起源于越南的學說以外,還對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銅鼓的神秘功能作出了科學的解釋。由於銅鼓有節奏的聲音具備某些神秘的刺激作用,致使流行銅鼓地區的人民對之產生了崇拜心理,銅鼓成為權威的象徵,在祭祀,戰陣中使用,用于震懾和號召群眾。這並非迷信,因為人類學家發現,某一頻率的有節奏的鼓聲能引起參加祭典的人反常的感覺和行動,如自我陶醉,出現幻覺,身體的反常扭動甚至痙攣等。而為什麼這種鼓聲能引起反常感覺和行動,人類學家並未回答。童恩正注意到了生理學家的研究成果,回答了這個問題。原來,生理學的實駿證明,有節奏的聲音能刺激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和運動中樞。人類基本腦波的平均頻率為每秒八至十三周,所以,鼓聲的頻率為每秒7~9拍時,人們就會明顯地表現出反常的動作。因此,鼓聲神秘的刺激作用是由於鼓聲的頻率與人腦波的平均頻率一致引起的。
涉獵其他科學知識,長期在社會中觀察和寫作,幫助一考古學家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這在童恩正的學術活動中的例子並非一件、兩件。同樣,一個考古學家豐富的實踐活動幫助一個科學作家,這在童恩正的兩棲生活中也不鮮見。二十多年來,童恩正像他小時候崇拜過的徐霞客一樣,走遍了祖國大部分地區。長江南北,大河上下,都曾留下過他尋幽訪古的足跡。他曾經兩次越過我國西南最雄偉的橫斷山脈地區,經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而直達雅魯藏布江。那皚皚的雪峰、深陷的峽谷,充滿了大自然的魅力。祖國山河的壯麗,歷史的輝煌,使他深深地以自己作為一個中華民族的子孫而感到自豪。在考古調查和發掘中,他又有機會十分自然地與群眾接觸,不是"體驗"生活,而是"參加"生活。他曾經多次蹲在火塘旁邊,與藏族同胞喝青稞酒,與羌族同胞喝咂酒,與彝族同胞喝包穀酒,聽他們吟唱開天闢地的神話、古老的傳說、舊社會駭人聽聞的苦難,"四人幫"時代新的壓迫和生活的艱辛。這時,童恩正感到他們內心的喜怒哀樂,體會到他們樸質真誠的感情。這一切,構成了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的泉源。
移居美國
1991年,童恩正赴美講學,後移居美國。在美國期間,他擔任了多所大學的教授,成為美國知名教授之一,這期間,童恩正曾多次返國,關心祖國的科學研究和科普創作。每次回國,他都要同四川科普作家群歡聚一堂,談笑風生,令參加聚會者沒齒不忘。他在生時最後一次返國,與其弟恩文及筆者聚首2日,相談甚歡。他談到自己正在全力創作偵探類科幻小說,並為此購買了各種武器以親身體驗槍戰。誰知,這竟成永訣。這年4月,童恩正患肝病在美國住院治療,因換肝手術失敗猝然離世。
年譜
1935年:8月27日生於江西廬山,籍貫湖南寧鄉。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隨全家逃難到四川。
1939年:遷往重慶歌樂山。
1941年:在寧鄉私塾接受啟蒙教育,熟讀古文。
1943年:寧鄉為日本軍隊占領,隨全家輾轉流亡於湘西的安化、漵浦、沅陵、辰溪等縣。同年秋,全家回到長沙,父親任教於湖南大學,進入長沙成智小學接受正規教育和過集體生活。
1947年:考入長沙雅禮中學,編入46班,住讀。
1950年:轉學到長沙一中。
1952年:因患肺結核而休學一年。受朋友及其母親和同學楊明德的影響而愛好文學,閱讀了不少書籍,學着寫詩詞文章。但也喜歡理科,為後來從事科幻小說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1954年:在長沙一中高中畢業,因患肺結核病在家休學兩年,並隨父親調華南工學院任教而到廣州休養。其間自修俄語和古漢語,並閱讀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為後來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酷愛中國古典詩詞、傳奇小說,曾用過筆名"童峻"。少年時代曾羨慕徐霞客的事跡,幻想成為探險家、旅行家。
1956年:父親調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工作,全家遷往成都,考入四川大學歷史系。
1957年:開始在《紅領巾》上發表小說《我的第一個老師》(第7期)和《大弟》(第19期)
1959年:參加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發表作品有:《評鄭家相"中國貨幣發展史"在貨幣起源問題上的資產階級唯心主義觀點》(考古)第3期《試評鄭家相"古代的貝化"一文的傾向性》(《文物》第6期)
1960年:發表作品有:《帝國主義在鎮壓義和團運動中的矛盾與合作》(《四川大學學報》第2期)《五萬年以前的客人》(《少年文藝》第3期)《古峽迷霧》(單行本,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
1961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歷史系首屆考古專門化班,隨即分配至峨眉電影製片廠任編劇。
1962年:調回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擔任馮漢驥教授的助手,講授《西南考古學》和《古文字學》課程。發表作品有:《記瞿塘峽盔甲洞中發現的巴人文物》(《考古》第5期)《電子大腦的奇蹟》、《失蹤的機器人》(此兩文最初發表於《少年文藝》上,均收入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科幻小說專集《五萬年以前的客人》)《失去的記憶》(《少年文藝》第12期)
1963年: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改編《古峽迷霧》,參加四川廣漢商代遺址發掘。發表和出版了:《五萬年以前的客人》(朝鮮文版,延邊人民出版社)《古峽迷霧》(蒙文版,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古代飾片之謎》(《我們愛科學》第7期)《一顆沒發芽的種子》(《兒童時代》第7期)
1964年:與楊亮升結婚。指導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岷江上游石棺葬發掘。發表《對雲南冶鐵業產生時代的幾點意見》(《考古》第4期)
1965年:創作中篇驚險小說《山寨春晨》,同年10月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轉到北京群眾出版社,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遺失。
1966年:發表《略談雲南祥雲大波那木槨銅棺墓的族屬》(《考古》第1期)
1973年:發表《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與馮漢驥合作,《考古學報》第2期)
1974年:主持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棺葬發掘。
1975年:主持西昌大石墓發掘。
1976年:帶學生赴昆明晉寧石寨山考古實習。發表作品有:《四川西昌沙河堡子大石墓發掘簡報》(《考古》第5期)《從四川兩件銅戈上的銘文看秦滅巴蜀後統一文字的進步措施》(與龔廷萬合作,《文物》第7期)
1977年:發表作品有:《涼山喜德縣拉克公社大石墓發掘簡報(初稿)》(以涼山彝族地區聯合考古隊名義發表,童恩正執筆,《涼山彝族奴隸制研究》第1期;亦載《考古》1978年第2期)《我國西南地區青銅劍的研究》(《考古學報》第2期)《關於使用電子計算機綴合商代卜甲碎片的初步報告》(與張升楷、陳景春合作,《考古》第3期)
1978年:任四川大學歷史系講師、四川省科普協會副會長、中國作協會員。主持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出版和發表了:《古峽迷霧》(改寫本,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第2版)《雪山魔笛》(《少年科學》第8~9期)《珊瑚島上的死光》(《人民文學》第8期,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四川西北地區石棺葬族屬試探--附談有關古代氏族的幾個問題》(《思想戰線》第1期)《四川西南地區大石墓族屬試探--附談有關古代濮族的幾個問題》(《考古》第2期)
1979年:任四川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四川省政協常委、中國科普協會常務理事、四川電影協會常務理事。出版、發表學術論著和文學作品有:《古代的巴蜀》(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雪山魔笛》(短篇小說集,人民文學出版社)《古峽迷霧》(電影劇本,《四川文學》第7、8期)《珊瑚島上的死光》(電影劇本,《科學文藝叢刊》第1期)《宇航員的歸來》(科幻小說,《兒童時代》第2期)《記廣漢出土的玉石器》(與馮漢驥合著,《四川大學學報》第1期;《文物》第2期)《古代巴境內民族考》(《思想戰線》第4期)《我國西南地區青銅戈的研究》(《考古學報》第4期)
1980年:任中國影協四川分會理事,並在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作訪問學者。《雪山魔笛》獲第二屆全國青少年文學獎。出版、發表的作品有:《我們當代的原始民族》(翻譯作品,G·P·穆達克著,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印)《神秘的大石墓》(《紅領巾》第6、7期)《追蹤恐龍的人》(收入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科學幻想小說選》)《遙遠的愛》(《四川文學》第4、5期)《海洋的見證》(《接班人》第3期)《古淚今痕》(電影劇本,《電影作品》第3期)《暉暉的小夥伴》(愛科學圖畫叢書,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我的經歷》(浙江師範學院中文系編《我與兒童文學》)《創作科學幻想小說的體會》(《地質報》編輯部編《科普作家談創作》,地質出版社)《1978年優秀短篇小說作者答本刊編者問(四)》(《語文教學通訊》第1期)《關於"珊瑚島上的死光"》(《語文教學通訊》第3期)《努力反映偉大的時代》(《電影評價》第1期)《文明古國話文明》(《文明》第1期)《西藏考古新發現》(《新觀察》第1期)《談甲骨文字並略論殷代的人祭制度》(《四川大學學報》第3期)《近年來中國西南民族地區戰國秦漢時代的考古發現及其研究》(系參加美國東方學會189屆年會論文,《考古學報》第4期)《馮漢驥》(《中國史研究動態》第5期)
1981年:在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作訪問學者,並在該校燕京學社作《西藏卡若遺址的發掘》的講演。《古淚今痕》獲四川省文學一等獎。擔任《科學文藝》雙月刊《智慧樹》(天津新蕾出版社主辦)編委。發表作品有:《關於當前科學幻想小說評價問題的發言》和《美國來信》(《科幻小說創作參考資料》第1期)《劫機--旅美航訊之一》(《文明》第3期)《四川巴塘、雅江的石棺葬》(《考古》第3期)《悼念馮漢驥先生》(《考古》第3期)《中國西南地區民族研究在東南亞區域民族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雲南社會科學》第2期)
1982年:發表作品有:《西藏歷史的黎明--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英文,《考古學》1982年35卷,62-63、81頁)《中國西南的石棺葬與大石墓--從考古學、民族學和歷史學研究早期民族集團的族屬》,(英文,《人類考古學雜誌》第1期)《石筍行》(科幻小說,《少年科學》第10期)《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之死》(《科學文藝》第3期)《珊瑚島上的死光》改編成電影《西遊新記》(《智慧樹》連載,3~6期、1983年1~6期、1984年3~6期)《科幻小說屬於文藝》(《科幻小說創作參考資料》第4期)《美國人與狗--旅美航訊之三》(《文明》1982年第1期)《伊利克·斯通--旅美通訊》(《四川青年》1982年第4期)《在迷茫的小道上--旅美航訊之五》(《文明》1982年第4期)《在美國看美國電影》(《上影畫報》1982年第3期)
1983年:與李紹明主編《雅礱江下游考察報告》(西南民族研究學會編印)。發表作品有:《來自新大陸的信息》(散文,四川人民出版社)《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及其相關問題》(與冷健合作,《民族研究》第1期)《近二十年來東南亞地區的考古新發現及國外學者對我國南方古文明起源的研究》(《西南民院學報》第3期)《試論早期銅鼓》(《考古學報》第3期)《人類可能的發源地--中國西南地區》(《四川大學學報》第3期)《試談古代四川與東南亞文明的關係》(1983年9月參加在日本東京舉行的31屆亞洲及北非國際人文科學會議論文,《文物》第9期)《古老的椎髻之民--滇》(《文史知識》第10期)
1984年:任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中國古代銅鼓研究學會理事長,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指導教師。發表作品有:《第一次失敗》(《青年作家》第10期)《略述東南亞及中國南部農業起源的若干問題--兼談農業考古研究方法》(《農業考古》第2期)《中國古代青銅器中錫原料的來源--評"中原找錫論"》(與魏啟鵬、范勇合作,《四川大學學報》第4期)
1985年:指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器時代遺址調查。任《川南文博》顧問。出版、發表作品有:《昌都卡若》(合著,文物出版社)《雅礱江上游考察報告》(與李紹明主編,西南民族研究學會、甘孜州人民政府編印)《西遊新記》(新蕾出版社出版)《中國科學文藝應有自己的民族風格--談"西遊新記"的創作》(《新蕾之友》6月1日第三版)。《從"張南皮"說開去》(《當代論壇》第4期)《精密的考證、科學的預見--紀念蒙文通老師》(《文史雜誌》第1期)《酒與商代的滅亡》(《歷史知識》第5期)《略論我國西南地區的史前考古》(《四川文物》第2期)《民族瑰寶,學術華章--為<四川文物>創刊兩周年而作》(《四川文物》第4期)《蜀漢勝跡》(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編,童恩正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西藏考古綜述》(《文物》第9期)
1986年: 《南方絲綢之路》調查獲得《中國社會科學國家基金》資助,在美國華盛頓大學人類學系主辦的講座上演講《四川的漢代畫像磚》。發表作品有:《永不褪色的紅領巾》(《紅領巾》第5期)《從出土文物看楚文化與南方諸民族的關係》(為湖南省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而作,《湖南考古輯刊》第3集)《人類文化與生態》(《民族學與現代化》第2期)
1987年:任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副理事長。冬季,在美國密歇根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作訪問教授,並在該校人類學系講授《華南考古》。主編《南方民族考古》,出版第一輯。科幻小說個人專集《古峽迷霧》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其中收錄有《古峽迷霧》、《五萬年以前的客人》等7篇小說。同年發表作品有:《魂系雲天》(電影劇本,《戲劇與電影》第9期)《從考古學資料看中國西南地區的奴隸社會》(為1986年6月參加在美國愛爾麗舍舉行的"中國古代史與社會科學一般法則討論會"而作的論文,《天府新論》第1期)《中國西南的舊石器時代文化》(1986年9月參加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世界考古學大會論文,載於《中國考古學研究論集--紀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三秦出版社)《再論早期銅鼓》(《中國銅鼓學會第二次學術會議論文集》,文物出版社)《試論我國從東北至西南的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文物與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南方--中華民族古文明的重要孕育之地》(發刊詞,《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輯,四川大學出版社)
1988年:在美國馬里蘭大學提交論文《王建墓石雕所描繪的唐代樂妓》,並在匹茲堡大學亞洲研究所計劃主辦《四川廣漢的器物坑》講座,年底回國。發表:《摩爾根的模式與中國的原始社會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第3期)《華南與東南亞的早期農業》(英文,與哈特勒合著)
1989年:當選中國考古學會理事。同年赴美,先後在加州大學、賓州大學、密茲安州立大學、華盛頓州立大學講課,任匹茲堡大學歷史系及東方藝術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德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通訊院士,並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傑克遜國際研究學院主辦的講座作《文化人類學與中國的社會改革》演講。發表、出版作品有:《文化人類學》(上海人民出版社)《在時間的鉛幕後面》(《科學文藝》第3期,獲第二屆國家"銀河"科幻獎)《中國人應當培養一點憂患意識》(《四川統一戰線》第3期)《中國南方農業的起源及其特徵》(《農業考古》第2期)《華南與東南亞的農業起源:一個比較研究》(英文,與哈特勒合作)《西藏高原上的手斧》(《考古》第9期)《論南中國與東南亞的中石器時代》(與卡爾·L·赫特勒合作,《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輯,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年)《有關文明起源的幾個問題--與安志敏先生商榷》(《考古》第1期)《摩爾根模式與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英文,《中國社會科學》1989年夏季刊)
1990年:被德國考古研究所聘為通訊院士。春,為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人類學系訪問教授,為該系講授《華南考古》、《古代中國的文化人類學》。夏,為美國華盛頓大學人類學系訪問教授,並在該系講授《古代中國的文化人類學》課程。秋,為美國匹茲堡大學美術系訪問教授,在美術系和人類學系講授《中國考古學》。《南方民族考古》出版獲得蓋特基金資助,《華南考古學》獲得路絲基金會研究員薪金資助。出版《中國西南民族考古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擔任《大學歷史叢書》編委,主編周一良。發表《廣漢三星堆器物坑與西南古代文明》(德國考古研究所出版的集刊,第9~10輯,1990年第243頁)。
1991年: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系訪問教授。1月14-19日為泰國Hua Hin舉行的"華南與東南亞青銅鼎盛時代"學術會提交論文《中國西南的酋邦制--以滇文化為例》。4月5-8日為美國匹茲堡大學舉行的"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2世紀間中國人與其北方鄰居"學術會提交論文《紅山文化的社會結構》。秋季,為該校美術系開設《中國考古學》並為歷史系講授《古代中國》課程。《西遊新記》修訂版出版。
1992年:春季,為匹茲堡大學美術系講授《古代中國的文化人類學》和歷史系《古代中國》課程。秋季,為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藝術系訪問教授,為藝術系講授《古代中國文化》和《古代中國藝術》。
1993年:春季,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藝術系講授《中國民間藝術》和《作為藝術中永恆主題的中國神話傳說》。秋,為西弗吉尼亞大學歷史系訪問教授,在該校哲學系講授《中國的仁》,並在歷史系講授《中國古代史》。10月15-16日,在西弗吉尼亞布恰隆市West Virginia esleyan舉辦的西弗吉尼亞哲學學會會議上,提交《在中國作為社會實踐的哲學》論文。《華南與東南亞的早期金屬時代》獲得為國際學者交流設立的蔣經國基金。
1994年:春季,在匹茲堡大學美術系教授《中國民間藝術》,在西弗吉尼亞大學歷史系講授《中國的歷史與文化》。發表作品有:《蘋果園隨想》(《中外論壇》第6期)《中國北方與南方古代文明發展軌跡之異同》(《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第5期。曾發表在日本《九州史前社會與古代文化研究雜誌》1994年33卷223-245頁)《中國西南地區古代的酋邦制度--雲南滇文化中所見的實例》(《中華文化論壇》1994年創刊號,1993年曾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出版的《饒宗頤教授學術生涯75周年紀念文集》中)《中國考古學的三十年(1949-1979)》(中文版發表在台灣《中國研究》1994年12卷1期349-363頁;英文發表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民族主義、政治與考古學實踐》177-197頁)《中國北方與南方古代文明發展軌跡之異同》(為1月4-8日在台灣台北舉辦的"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的結合"國際學術會議提交的論文)
1995年:為美國威斯里安大學藝術系路德·格雷戈·薩利文項目研究員。發表作品有:《中國的五天工作制》(《大陸中國月刊》第339期46-48頁)《假如我當國務總理》(《中外論壇》第4期37-39頁)《洛杉磯發展交通之經驗》(《中外論壇》第5期9-11頁)《略談教育之傳統與傳統之教育》(《中外論壇》第6期26-28頁)秋季,為威斯里安大學藝術系講授《東亞考古》
1996年:春季,在威斯里安大學藝術系講授《從考古資料看古代中國的信仰》。3月8日在美國Amhersl麻省大學亞洲語言文學系,5月3日在哈佛大學人類學系,10月4日在霍布金斯大學,都做了《過去20年中的中國考古學》、《中國西南與印度交通道路的考古學證據》等演講。發表有:《釣翁雜記》(《中外論壇》第12期)《文化人類學與中國的社會改革》(1996年2月15日演講稿)夏季,在中國調查浙江、湖北、四川等省新石器時代古城遺址。秋季,在威斯里安大學藝術系講授《東亞考古》。發表《中國古代的巫、巫術、巫術崇拜及其相關問題》(《中國社會科學》第4期),並將《紅山文化的社會結構》(1991年在匹茲堡會議上的發言稿)整理成文。1997年:4月20日上午9時,因患急性肝炎逝世於美國康涅狄克州Middletown,享年61歲。
主要作品
《珊瑚島上的死光》
《在時間的鉛幕後面》
《雪山魔笛》
《遙遠的愛》
《古峽迷霧》
《追蹤恐龍的人》
《西遊新記》
《石筍行 》
《失去的記憶》
《五萬年以前的客人》
《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之死》
《古淚今痕》
部分著作簡介
《西遊新記》:這部妙趣橫生的長篇幽默小說,寫出了東方人眼中的西方世界,既介紹了西方的物質文明,又鞭撻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種種社會弊端。小說借《西遊記》中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個神話人物,虛構出他們留學美國時的種種際遇.孫悟空神通廣大,多謀善斷,扶弱鋤強,受到社會讚譽;豬八戒為花花世界所誘,趕學時髦,大吃苦頭;沙僧老成持重,苦攻哲學,功成名就.作品以嚴肅的主題,配以逗笑的情節,詼諧而不荒唐。
《珊瑚島上的死光》:本書生動形象地反映了科學家們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給讀者以深刻的啟示。正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滋潤着渴求知識的廣大讀者的心田。這些佳作的共同特點,一是不只局限於對科學知識的闡述,而是注重弘揚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二是通俗易懂,引人入勝,做到了科學性、可讀性、趣味性的統一。
《珊瑚島上的死光》是中國科幻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並曾在1980年代初期被拍攝成電影,是我國第一部科幻電影。《珊瑚島上死光》創作於1970年代末期,這時的中國正處於多事之秋,北方鄰國的巨大威脅使當時的中國文壇上出現了一批以反特和軍事為主要題材的作品。《珊瑚島上的死光》也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珊瑚島上的死光》講述了一個科學家在現實中的幻滅,科學本身並無正義與邪惡之分,關鍵看使用者。原子技術可以為人類發電但也能以核武器的形式威脅人類的生存。世界上是不存在世外桃源,任何人都會不可避免地捲入到正義與邪惡的鬥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