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童年(張明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童年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童年》中國當代作家張明瑞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童年

童年(原創)

我的童年是在水網交錯、風景秀麗的河之畔度過的。一條永遠望不到盡頭的河,河中的水長年淙淙在流,水極清,永遠象雨後的天空。回首童年,便會油然而然地想起一些和這條河有關的往事。

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在河邊玩,看那能做鏡的河面,看河面時不時濺起的小浪花。有時,我摘點花草,丟到河裡,看花草被悠悠的河水流走,一面喜歡得拍着小手兒,一面在河邊追逐着,直追出很遠很遠的一段路後,才呆呆的停下來。我羨慕那花草能與悠悠的流水一道,漂流到不知名的地方……

熱辣辣的夏天,我還喜歡將一雙小手兒伸進河水裡,享受那刻涼襲襲的舒適,即使雙手伸倦了,也不想提起來。有時,我又會折一隻紙船,把一隻小青蟲拴在紙船的中央作帆,將紙船放在河裡,讓小青蟲展動雙翅,驅動紙船在河裡勇敢地航行……

玩水作樂的孩提時代,轉瞬便一去不復返。由於家庭的貧困,到我長大到稍為懂事時,這條河又成為給予我童年生活無窮慰藉的地方。白天,我坐在河畔的一隅,把鈎兒勾上魚喜歡吃的香餌,拋開長線,專注做起了姜太公;晚上,則找上一節竹筒,在竹筒中倒滿從附近工廠機器排出的廢油,再在竹筒口上塞上廢布讓油浸淫廢布點燃,然後拿出家中自製的魚叉,帶上魚簍,憑竹筒燈的亮光,到河邊叉魚兒、撈小蝦。一天下來,幸運的往往收穫甚豐,除了留些吃外,還可以提到圩市上叫賣,掙的幾個錢幫補家用。這樣,原來貧困的家中就省去一整天的菜錢了。吃飯時,雖然我不大喜歡吃那些魚呀、蝦的,但看着家人那高興的份兒,特別是父親舒展開平日因窘困的生活而緊皺的眉頭,眯着眼睛將就着魚蝦喝上那麼二劣酒,微笑地向我投來滿意、讚許的目光,那種切入肺腑的愉悅,我以為是什麼樂趣也比擬不了的。

童年,這種柔和着貧困找樂的悠然樂哉日子,一直沿襲到我九歲的那年,那一年我讀書了,或許我仍然沉浸在河邊釣魚、捉蝦的快慰中未能自拔,我的書讀得確實不怎麼樣,因此,沒少挨老師的罵。一次課堂上,老師教一個生字,我們幾位同學被叫上黑板前,別的同學看老師寫一遍就會了,可我看了幾遍還不會寫,老師生氣地罰我站在一旁,大聲責罵道:「張明瑞,你這樣讀書,將來能幹什麼」「釣魚,捉蝦!」我把臉一橫。惹來全班同學一陣好笑。然而此後,我只有在放學後的晚上或每到星期六、星期日,才帶上全部營生,心無旁騖地來到河邊,專心致志地釣魚或者捉蝦,每次聞着釣起的魚或者捉到的蝦那種獨特而芬芳的腥香味,我都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滿足。

啊,記憶中的童年,穿過懶洋洋的日子和暖烘烘的太陽,有一條河……[1]

作者簡介

張明瑞,又用筆名張帥、明歌,廣東省陽春市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