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章懷太子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章懷太子墓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章懷太子墓

發掘時間: 1971年

墓主: 章懷太子李賢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陝西省咸陽市

章懷太子墓是位於乾陵東南約3公里處的乾陵鄉楊家窪村北面的高地上,距乾縣城西北約3.5公里西蘭公路東側約300米處。章懷太子名賢,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次子,在高宗的子女中是較有才的一個。其墓的結構與永泰公主墓基本相似,只是小些。墓中壁畫五十多幅,保存基本完好。其中"打馬球圖"、"狩獵出行圖"、"迎賓圖"、"觀鳥捕蟬圖"等都很精彩。顯示了唐代高超的繪畫水平。 墓內還出土大量陶器等文物。製作精美,造型生動,實為唐代線刻畫之精品。[1]

陵墓概況

中國唐高宗次子李賢與太子妃房氏的合葬墓。位於陝西乾縣,距乾陵東南約3公里處,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1971年發掘 。文明元年(684)李賢被武則天逼令自殺,神龍二年( 706 )中宗復位後以雍王禮陪葬乾陵。景雲二年(711)重開墓室與妃房氏合葬 ,並追贈為章懷太子。其墓封土為覆斗形,周設圍牆,南置土闕與石羊各一對。地下設施為斜坡式墓道、4個過洞、3個天井 、3對小龕 、前後甬道和方形前後磚室,全長71米。出土神龍二年雍王墓誌與景雲二年章懷太子墓誌。葬具置於後室,為廡殿式石橔,雕飾男女侍從線刻圖像。墓中壁畫保存完好,共50多組,富有生活氣息。墓道繪狩獵出行、打馬球、客使,儀仗、青龍、白虎等內容,第二過洞繪列戟,甬道及墓室壁面繪男女侍從,墓頂繪天象。以墓道中的馬球圖和前室東壁的觀鳥捕蟬圖最有名。該墓已遭盜劫 ,出土遺物600餘件 ,其中大型文吏和武士俑及駝、馬、鎮墓獸等為唐三彩精品。從所繪題材和內容看,除青龍、白虎、日月星辰這些祥瑞圖案外,其作的絕大部分如出行、客使、儀仗、馬球、歌舞以及宮廷侍女、陪臣等,都具有濃厚的宮廷生活氣息。

主要景點

章懷太子墓封土呈覆斗形,底部長、寬各43米,頂部長、寬各11米,高約18米。封土堆南約50米尚有殘存的一對土闕,高4.5米,底部長、寬各5米,土闕南面有並列的一對石羊。四周原有圍牆,南北長180米,東西寬143米,西、東、東北三面的牆角仍殘留於地面,整個墓區約占地26000平方米。

墓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前室和後室組成,全長71米。

墓道

由獻身中北成28。的斜坡,墓道水平長20米,寬2.5米-3.3米。墓道東西兩壁各有4組壁畫,東壁為出行圖、客使圖、儀仗圖和青龍圖;西壁與之對稱的是馬球圖、客使圖、儀仗圖和白虎圖。

墓過洞

4個。呈拱券形,長2.5米-3.4米,寬2.2米-2.4米,高2. 8米-3米。過洞壁畫共有10組,第4過洞的東西兩旁,為一長廊建築,中隔朱柱,東壁南面坐一人,戴幞頭,圓臉,面向北,身着翻領長袍,束帶,右手握拳置於腿上,左手拇指與食指、中指相抵。北面一人面向南,服裝同前,有鬍鬚。右手伸開,置於腿上,右手稍舉,手指微伸,似與南面坐者談話。西壁兩人亦坐式,一圓領,一翻領長袍,兩手攏於袖中,置胸前。

天井

4個。第1天井在前甬道上,未發掘。其餘3個,東西長各3米,南北寬1.8米~2米,深9米~12米。

小龕

6個。分布在第2至第4天井間的東西兩壁,放置三彩鎮墓獸、三彩立俑、騎馬俑、儀仗俑、陶立俑、陶馬、彩繪陶器、綠釉花盆等。

甬道

分前、後甬道。前甬道在天井北,長14米,寬1.7米,高2.1米,有木門一道,已朽壞。由前墓室至後墓室有9米長的甬道,高、寬與前甬道同。甬道南端有石門一道,右扇已被盜者打壞。前甬道東壁繪有壁畫,為男侍一,侍女三。西壁四侍女。後甬道為鋤花侍女圖。後甬道口置雍王墓志銘。

前墓室

略呈正方形,長、寬各4.5米。高6米,穹隆頂,繪有銀河及日、月、星、辰。共有8組壁畫,其主要有《觀鳥捕蟬圖》、北壁西側《侍女圖》、東壁南側《仕女圖》等。

後墓室

與前墓室同。長、寬各5米,高6.5米,頂部日、月與部分星辰貼金。西壁的月亮與大部分星辰的貼金被盜墓人刮去,東壁太陽懷星辰貼金仍保留。前、後室日、月中分別繪有"金烏"、"玉兔搗藥"、"桂樹"和"蟾蜍"。前室日、月位置偏東南和西南,後室日在東部正中,月在西部偏西北角。甬道和墓室全系磚砌,方磚漫地。

後室有廡殿式石槨一座,長4米,寬3米,高2米,由33塊大石板組成。頂蓋5塊石板的最南一塊已被盜者撬開,石槨東南角倚柱亦隨之向南壁傾斜。

石槨內淤土深1.5米,未發現隨葬品,木棺早已朽壞。在石棺內壁東北角發現兩根腿骨和頭骨碎片,已經擾亂,葬式不明。

章懷太子

章懷太子李賢(652年-684年),字明允,唐高宗第六子,武則天次子。李賢是高宗子女中比較有才華的一個,容止端重。甫數歲,讀書一覽輒不忘。上元二年,立為皇太子。嘗詔集諸儒張大安等注《後漢書》。書中談到漢高祖劉邦死後,其妻呂后大量啟用呂家的人,排擠朝廷大臣,篡奪漢室劉姓天下的史實。武則天認為這是在含沙射影地將她比作呂后,忌恨在心,於是千方百計地加害李賢。為了保護自己,李賢不得已再他居住的東宮馬坊里暗藏武器,以防不測。武則天發現後便以私藏武器,圖謀不軌為藉口,將李賢廢為庶人,流放到巴州(今四川巴中)。公元684年,李賢在巴州神秘地死去,年僅31歲。對於李賢之死,眾說紛紜,但多數人認為是武則天怕李賢東山再起而派人害死的。(武后以明崇儼為盜所殺,疑出太子之謀,誣構而廢之。後得政,遂遇害。)

唐中宗復位後,於公元706年,即武則天死後的第二年,將李賢遺骨遷到乾陵陪葬。公元711年,唐睿宗追封李賢為"章懷太子"。

李賢子三人:李光順、李守禮、李守義。

參考來源

  1. 乾陵陪葬墓之章懷太子墓  新浪 2018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