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站台 (電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站台
圖片來自pixnet

站台》,中國電影導演賈樟柯的第二部長篇故事片電影,2000年出品,被譽為「平民化的史詩作品」。[1]

影片採用的語言是晉語普通話河南安陽方言(王宏偉)。

片長154分鐘,片名來自劉克的歌曲《站台》。這首歌曲在片中後期幾次出現。

這部影片以賈樟柯的故鄉山西汾陽為背景,講述了幾個歌舞演員從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的生活。賈樟柯通過幾個小城鎮人在這大約十年間的平淡生活,展示了現代經濟中心的中國是如何從文革後中國轉型的,以及這種轉型對草根階層的衝擊。

故事梗概

一九七九年,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汾陽縣文工團的崔明亮、張軍等年輕人一起排演詩朗誦《風流歌》。崔明亮十分傾慕擔任朗誦女演員的殷瑞娟,二人經常在一起排練,但從未相互表達過彼此的心意。星期天,崔明亮和張軍約尹瑞娟、鍾萍等同事一起去看電影《流浪者》,偶遇尹瑞娟的父親。尹父不喜歡女兒與崔明亮在一起,並誤會兩人是在戀愛約會,將女兒從從電影院中叫走,令大家不歡而散。

但尹瑞娟和崔明亮的心裡卻更加不平靜,兩人在黃昏的街上偶然相遇,終於表達了自己了心意。進入八十年代,沿海城市逐漸開放,髮廊里能夠聽到鄧麗君的歌。張軍前往廣州探望姑媽,寄給崔明亮一張印有城市街景的明信片,崔明亮看着明信片上高樓大廈的景象,徹夜難眠。從廣州歸來的張軍帶回了許多新鮮玩意,包括一把紅棉牌吉它,崔明亮很快便迷上了彈吉它。文工團排演了一台輕音樂節目,並要進行巡迴演出,但尹瑞娟因父親生病,不能與演出團同行。尹瑞娟和崔明亮不得不暫時分離,清晨,崔明亮、張軍等人乘着汽車漸漸遠去,開始了他們的演出之旅 。 

影片評價

表現的不僅僅是影片中人物不斷走穴經歷的種種車站,也不是僅僅描寫了一段段個人歷史的歸宿,而是影片展現出來的對普通人的尊重和生活理解,把一些普通小人物當成了重要歷史進行描寫。而相反的,那些歷史卻成為了普通人的背景。在沒有消失的歷史語錄里,那些年輕人開始觸及到人生的變遷。這讓一種歷史的背景在影片裡發揮着命運的力量。然而正是這種力量,讓一些人的命運成為歷史。歷史不再是偉人們的,而是那些為夢想、生活奔波的小人物。他們才能真正體會歷史的轉變,構成了歷史的真實註解。可以說,這部影片是那些小人物的史詩。(金鷹娛樂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