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立體像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立體像對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1],是有着鮮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濃郁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漢字之美[2],美在形體、美在風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名詞解釋

立體像對簡稱像對。從兩個不同位置對同一地區所攝取的一對相片。用立體觀測法和專用的工具可以在像對重疊影像部分內看出所攝目標的立體視模型 。

兩張同一地區的遙感影像,從不同角度進行拍攝,獲得的具有重疊區域,在一定條件下,使用專業儀器或者肉眼可以看到立體影像,通過立體影像可以進行包括測量,生成數字高程模型(DEM)。

立體像對是為增強解譯效果,按人造立體效應的原理,從攝影基線兩端攝取的具有重疊影像的一對像片。該對像片用肉眼或藉助立體鏡觀察,就能看出影像重疊部分的立體視模型。立體像對在立體測圖儀上經過相對定向和絕對定向建立立體模型後,即可進行觀測並勾繪出地質和地貌要素。

立體像對是指在同一條航線上兩張相鄰像片之間的重疊,其重疊度在60%~53%。立體像對可供在立體鏡下觀察判讀,可以觀察目標物體的立體信息,即高度信息。

立體像對的分類

立體像對可分為航攝立體像對、地面立體像對和衛星立體像對。航攝立體像對由飛機上的航攝儀沿航線定時啟動快門拍攝而成;地面立體像對是由地面對同一地物從攝影基線兩端拍攝而成;衛星立體像對一般是在地球高緯度地區由、地球資源技術衛星軌道大部分重疊的情況下獲得的,對於中、低緯度地區,也可由人工形成衛星立體像對。在進行遙感圖像地質解譯時,常使用立體像對,以增強解譯效果。

立體像對的觀察

用肉眼或立體鏡使左右眼分別觀察左右像片,在眼基線平行於攝影基線的條件下,就能在重迭影像部分內看出具有與實物凹凸和遠近上相同的光學立體模型。應用立體像對在立體測圖儀上建立立體模型後,可以對所攝地區進行觀測和繪製地形圖。在立體觀測下,立體像對有助於各種判讀和提高同名點的辨認和轉刺精度。

觀察立體像對的條件為角度不小於6度,影像沿拍攝順序從左到右放置(放反了會成為反地形),其中左手邊的為左片,右手邊為右片,左眼看左片,右眼看右片(如果不行可以使用儀器輔助,比如立體鏡),當兩張影片上的同一地物重合後則可以看到立體影像。

立體像對的應用

利用像對能夠進行立體觀察,通過像對的立體觀察可以獲得地面景物的空間光學模型。也就是說藉助於航空像片的立體觀察,使觀察者在了解攝影地區地面景物時如親臨其境,尤如乘飛機對地面進行實地觀察。立體觀察原理,是藉助於人眼的天然立體觀察能力。事實證明,人的一隻眼睛是不能判斷物體遠近的,只有兩隻眼睛才能判斷物體的遠近,也只有兩隻眼睛才能進行立體觀察。利用航空像片的一個像對進行立體觀察,是一種人為的立體觀察。它的原理是,當人們用雙眼去觀察空間遠近不同的物體時,如果在雙眼前面各放一塊玻璃片,通過玻璃片看物體,把左右兩眼所看到的影像,分別記錄在兩塊玻璃片上。如果把所觀察的物體拿掉,以觀察玻璃片上的影像來代替觀察物體,則在觀察時所構成的影像,就與觀察實物一樣,這種立體效應,稱為人為立體觀察。航空像片的立體觀察就是在這個原理的基礎上建立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