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窄帶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目錄

名詞解釋

將網絡接入速度為56Kbps(最大下載速度為8KB/S)及其以下的網絡接入方式稱為「窄帶」,相對於寬帶而言窄帶的缺點是接入速度慢。

傳輸速率低,很多互聯網應用無法在窄帶環境下進行,如在線電影,網絡遊戲,高清晰的視頻及語音聊天等。當然更無法下載較大文件。

舉例:撥號上網是最常見的一種窄帶。

在通信系統中,窄帶系統是指已調波信號的有效帶寬比其所在的載頻或中心頻率要小的多的信道,即B<<f0

其中無線信道是典型的窄帶信道(但要注意無線通信不一定就是窄帶通信系統)。

主要窄帶技術

1、撥號電話連接

2、使用調製解調器的租用電路

3、部分T1數據電路

4、ISDN及其他電信數據服務

寬帶介紹

從2010年世界電信日(5.17)開始,不到4M一概稱為窄帶,只有4M或以上才能被稱為寬帶

純粹的以56kbps這個數字來區分窄帶和寬帶是武斷模糊的。這只是一個傳輸速率,而不能代表頻譜寬度。要理解通信意義上的「寬帶」而不是運營商提供的那種「ADSL寬帶。

相關區別

概念上講,「窄」和「寬」是一個相對概念,並無嚴格數字界限,相對於什麼呢?是指信道特性相對於信號特性。

第一,什麼叫寬帶信號,「有待傳輸的信號」我們稱為信源,信源是具備一定的頻譜特徵的.信源信號通常需要一個載波信號來調製它,才能發送到遠方。

信源信號帶寬遠小於載波中心頻率的是窄帶信號,反之,二者大小可比擬的稱為寬帶信號。

第二,實際通信中,分配給你的頻帶資源+真實的傳播環境, 我們稱之為信道。

信道也具備一定的頻譜特徵。通常情況下,分配到的頻帶資源越寬,傳播環境越穩定,信道能夠承載的數據速率就越高。

第三,從波形的頻譜來看,信號帶寬為Δf ,載波頻率為fc ,當Δf<<fc 時稱該系統為窄帶系統。

什麼叫系統?「系統」的組成就是信源+信道,其中Δf可以認為是信源特徵,fc可以認為是信道特徵。對比本論述的第一條,可見「窄帶信道」和「窄帶信號」其實都在同一個定義範疇之內,就是「窄帶系統」,二者相輔相成。

第四,窄帶信道上傳輸寬帶信號,會出現什麼問題?

答案:頻率選擇性衰落。本問題比較難以描述,簡單打個比方,就好比一輛很寬的汽車行駛在一個比它窄的公路上。或者說一個餅乾生產線,流水線上,大量的餅乾進入一個較窄的接收通道,必然兩旁的餅乾都會掉落到地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