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觸前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突觸前膜即突觸前成分相對應的胞膜。神經元軸突末梢的分支膨大構成突觸小體,突觸小體膜稱為突觸前膜。[1]興奮時,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突觸前膜與突觸間隙、突觸後膜組成突觸。興奮在兩個神經元之間傳遞時單向的的原因:由於神經遞質只存在於突觸前膜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後作用於突觸後膜上,因此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2]
解剖結構
突觸:
突觸是神經元之間彼此廣泛聯繫的基本結構,在中樞的調節活動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按功能特點可分為興奮性突觸和抑制性突觸。興奮性突觸:正常時,神經衝動到達興奮性突觸時,突觸囊泡釋放興奮性遞質與突觸後膜上的受體結合,使後膜對Na+通透性增加,局部去極化,產生興奮性突觸後電位,使突觸後神經元發生興奮性動作電位。抑制性突觸:抑制性神經元軸突末梢因衝動到達而釋放抑制性遞質,並與後膜上的受體結合,增高對K+和Cl-的通透性,使後膜超極化,產生抑制性突觸後電位,抑制其後神經元的興奮性,也稱超極化抑制。
突觸是神經元之間發生接觸並進行信息傳遞的特殊裝置。但接觸的部位由膜隔開,並沒有原生質聯繫。一般的突觸是由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與另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接觸形成的。軸突末梢在突觸部分的細胞膜叫突觸前膜;胞體或樹突在突觸處的細胞膜叫突觸後膜,兩膜之間的突隙叫突觸間隙。也有少數突觸,是軸突與軸突、樹突與樹突、細胞體與細胞體形成的。神經與其它器官或肌肉的接合部位,有時也稱為突觸。不同的突觸有不同的生理作用,有的是興奮性突觸,有的是抑制性突觸;此外還有包圍性突觸和依旁性突觸、化學突觸和電突觸等分別。
突觸傳遞
突觸傳遞是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效應器之間的信息傳遞。突觸是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其他細胞相接觸的部位,是一種進行傳遞信息的特殊連接裝置。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與突觸後膜三部分組成。軸突末梢形成許多球形的突觸小體,突觸前膜是突觸小體的膜,突觸後膜是突觸後神經元與突觸前膜相對應部分的膜。兩膜之間存在的間隙稱突觸間隙。在突觸小體內含有大量的突觸小泡,內含高濃度的化學遞質。突觸後膜上有特殊的遞質受體。當突觸前神經元的興奮衝動傳導至軸突末梢時,使突觸小泡內所含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遞質與突觸後膜上的特殊受體結合,使後膜電位發生變化,產生局部的突觸後電位,從而使突觸後的神經元興奮或抑制。突觸部位是神經系統活動中最易受內環境變化影響的環節,缺氧、二氧化碳、麻醉劑等均可影響突觸部位的傳遞活動,從而改變神經中樞的興奮性。如破傷風患者出現強烈的肌肉痙攣症狀,是由於破傷風梭菌的外毒素阻斷了中樞內某些抑制性突觸傳遞使抑制性突觸後電位不能產生使肌肉過度興奮所致臨床上治療各類精神病及各利精神症狀的藥物主要作用於腦幹,影響其神經元突觸部位的傳遞功能,從而使患者能消除病理性興奮,減輕憂慮緊張、幻覺妄想和病理思維等精神病症狀。外科手術時用的全身麻醉劑其主要作用也是阻斷許多腦中樞內突觸的傳遞,致使人的意識暫時喪失。
經突觸進行信息的傳遞叫突觸傳遞。其過程如下:突觸前膜動作電位產生的Ca2+內流;含化學遞質的小泡破裂並釋放化學遞質;化學遞質與突觸後膜受體結合;突觸後膜上突觸後電位產生。其中化學遞質有興奮性遞質亦有抑制性遞質,作用相反。一般1種突觸只能釋放1種遞質,1種受體亦只能與1種遞質結合;傳導1次信息,亦只能引起1次效應。
突觸傳遞有電性傳遞和化學性傳遞兩種方式,電性突觸的突觸間隙較窄,突觸前末梢的動作電流可跨越間隙作用於突觸後膜,引起突觸後神經元興奮,這種傳遞速度很快,無脊椎動物,低等脊椎動物以至哺乳動物的神經系統中都有電性突觸存在。化學性傳遞主要見於脊椎動物,特別是哺乳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這種突觸傳遞方式主要通過化學遞質起作用,當興奮傳至突觸前末梢時,引起此處釋放化學遞質,它作用於突觸後膜,使後膜神經元興奮,從前一神經元傳到後面神經元。
突觸後抑制
由於突觸後膜的興奮性降低,接受信息的能力減弱而造成的傳遞抑制。產生原因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內存在抑制性中間神經元,軸突末梢釋放抑制性遞質,使突觸後膜超極化,引起突觸後神經元不易興奮而表現信息傳遞被抑制。突觸後抑制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廣泛存在。通過這種方式可調節反射通路中神經元的興奮性,協調各反射中樞之間的活動。如屈肌與伸肌的交互抑制就是突觸後抑制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