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突脈金絲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突脈金絲桃

中文名稱:突脈金絲桃

科:藤黃科

屬:金絲桃屬

突脈金絲桃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圓柱形,少分枝。葉對生,卵形,基部心形,抱莖,長約4-5厘米,寬2-2.5厘米,下面葉脈隆起。花頂生,成聚傘花序,直徑長約2厘米,黃色;萼片5,矩圓形,長約1厘米;花柱頂端五裂,長約5毫米。蒴果圓錐形,長約1.3厘米。花期6月,果期9月。[1]

分布於青海、甘肅、陝西、河南、湖北、四川。生于山坡和林邊草叢中

別名大葉劉寄奴;大對經草;大葉對經草;大對月草;突滕金絲桃;王不留行;老君茶;大花金絲桃;

信息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山茶目

族:金絲桃族

形態

莖直立,圓柱形,少分枝。葉對生,卵形,基部心形,抱莖,長約4-5厘米,寬2-2.5厘米,下面葉脈隆起。花頂生,成聚傘花序,直徑長約2厘米,黃色;萼片5,矩圓形,長約1厘米;花柱頂端五裂,長約5毫米。蒴果圓錐形,長約1.3厘米。

多年生草本,高0.3-0.5米,全體無毛。莖多數,圓柱形,具多數葉,不分枝或有時在上部具腋生小枝。葉無柄,葉片向莖基部者漸變小而靠近,莖最下部者為倒卵形,向莖上部者為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5厘米,寬1-2.5 (-3)厘米,先端鈍形且常微缺,基部心形而抱莖,全緣,堅紙質,上面綠色,下面白綠色,散布淡色腺點,側脈約4對,與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脈網稀疏,只在下面隱約可見。

花序頂生,為了花的聚傘花序,有時連同側生小花枝組成傘房花序或為圓錐狀。花直徑約2厘米,開展;花蕾長卵珠形,先端銳尖;花梗伸長,長達3(4)厘米。萼片直伸,長圓形,不等大,長8-10毫米,寬2-4毫米,邊緣全緣但常呈波狀,無腺點,果時萼片增大,長達15毫米,寬5毫米。花瓣5,長圓形,稍彎曲,長約14毫米,寬約為長的1/2。雄蕊5束,每束有雄蕊約15枚,與花瓣等長或略起出花瓣,花葯近球形,無腺點。子房卵珠形,長6-8毫米,5室,光滑;花柱5,長約6毫米,自中部以上分離。

蒴果卵珠形,長約1.8厘米,寬1.2厘米,散布有縱線紋,成熟後先端5裂。種子淡褐色,圓柱形,長5毫米,?蕉巳竇猓?徊嚶辛?親賜黃穡?礱嬗邢阜湮鹽啤;ㄆ?6-7月,果期8-9月。 生長習性:生于山坡及河邊灌叢等處,海拔2740-3400米。 [2]

生長環境

突脈金絲桃生于山坡和林邊草叢中,海拔2740-3400米。

分布範圍

突脈金絲桃分布於青海、甘肅、陝西、河南、湖北、四川。

金絲梅和金絲桃的區別

金絲梅和金絲桃最顯著的區別是金絲梅的雄蕊比花瓣短,約為花瓣長度的的2/5-1/2,而金絲桃的雄蕊幾乎與花瓣等長,看起來更為明顯。

兩者具體區別如下

1、莖

金絲桃

莖紅色,幼時具2(4)縱線棱及兩側壓扁,很快為圓柱形;皮層橙褐色。

金絲梅

莖淡紅至橙色,幼時具4縱線棱或4棱形,很快具2縱線棱,有時最後呈圓柱形;節間長0.8-4厘米,短於或稀有長於葉;皮層灰褐色。

2、葉

金絲桃

葉無柄或具短柄,柄長達1.5毫米;葉片倒披針形或橢圓形至長圓形,或較稀為披針形至卵狀三角形或卵形,長2-11.2厘米,寬1-4.1厘米,先端銳尖至圓形,通常具細小尖突,基部楔形至圓形或上部者有時截形至心形,邊緣平坦,堅紙質,上面綠色,下面淡綠但不呈灰白色,主側脈4-6對,分枝,常與中脈分枝不分明,第*脈網密集,不明顯,腹腺體無,葉片腺體小而點狀。

金絲梅

葉具柄,葉柄長0.5-2毫米;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至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5-6厘米,寬0.5-3厘米,先端鈍形至圓形,常具小尖突,基部狹或寬楔形至短漸狹,邊緣平坦,不增厚,堅紙質,上面綠色,下面較為蒼白色,主側脈3對,中脈在上方分枝,第*脈網稀疏而幾不可見,腹腺體多少密集,葉片腺體短線形和點狀。

3、花

金絲桃

花序具1-15(-30)花,自莖端第1節生出,疏鬆的近傘房狀,有時亦自莖端1-3節生出,稀有1-2對次生分枝;花梗長0.8-2.8(-5 )厘米;苞片小,線狀披針形,早落。花直徑3-6.5厘米,星狀;花蕾卵珠形,先端近銳尖至鈍形。萼片寬或狹橢圓形或長圓形至披針形或倒披針形,先端銳尖至圓形,邊緣全緣,中脈分明,細脈不明顯,有或多或少的腺體,在基部的線形至條紋狀,向頂端的點狀。花瓣金*至檸檬*,無紅暈,開張,三角狀倒卵形,長2-3.4厘米,寬1-2厘米,長約為萼片的2.5-4.5倍,邊緣全緣,無腺體,有側生的小尖突,小尖突先端銳尖至圓形或消失。雄蕊5束,每束有雄蕊25-35枚,最長者長1.8-3.2厘米,與花瓣幾等長,花葯黃至暗橙色。子房卵珠形或卵珠狀圓錐形至近球形,長2.5-5毫米,寬2.5-3毫米;花柱長1.2-2厘米,長約為子房的3.5-5倍,合生幾達頂端然後向外彎或極偶有合生至全長之半;柱頭小。

金絲梅

花序具1-15花,自莖頂端第1-2節生出,傘房狀,有時頂端第一節間短,有時在莖中部有一些具1-3花的小枝;花梗長2-4(-7)毫米;苞片狹橢圓形至狹長圓形,凋落。花直徑2.5-4厘米,多少呈杯狀;花蕾寬卵珠形,先端鈍形。萼片離生,在花蕾及果時直立,寬卵形或寬橢圓形或近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或倒卵狀匙形,近等大或不等大,長5-10毫米,寬3.5-7毫米,先端鈍形至圓形或微凹而常有小尖突,邊緣有細的齧蝕狀小齒至具小緣毛,膜質,常帶淡紅色,中脈通常分明,小脈不明顯或略明顯,有多數腺條紋。

花瓣金*,無紅暈,多少內彎,長圓狀倒卵形至寬倒卵形,長1.2-1.8厘米,寬1-1.4厘米,長約為萼片1.5-2.5倍,邊緣全緣或略為齧蝕狀小齒,有1行近邊緣生的腺點,有側生的小尖突,小尖突先端多少圓形至消失。雄蕊5束,每束有雄蕊約50-70枚,最長者長7-12毫米,長約為花瓣的2/5-1/2,花葯亮*。[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