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穿越多雄拉(冀捐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穿越多雄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穿越多雄拉》中國當代作家冀捐灶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穿越多雄拉

從林芝出發一路陽光燦爛,天藍雲白,空氣清新,平緩的雅魯藏布江水向東北方向流去。我們用了近兩小時,汽車到達了近四千米的多雄拉雪山隧道入口,略做休息後,開始穿越約五公里長的高海拔隧道。據說該條線路2014年就開始修建,計劃2019年全線貫通,2022年建成通車,但由於海拔高,進山後基本都是單行道,彎急路窄,海拔提升快導致坡度大,運輸建材困難,再加上隧道內的地質條件複雜,時常有塌方透水等發生,故隧道現在還未完全建好,靠山頂的路面未全都硬化,車要不斷地涉水越坑,特別是隧道內有好幾處還堆積着建材或停放着施工車,我們的車只能緩慢勉強地行駛。出了隧道,又用了兩個多小時,一直沿着多雄拉峽谷盤山而下,直接從約四千米的海拔降到五六百米。在原始森林中穿越下降,除了左拐就是右拐,一側是懸崖絕壁,一側是萬丈深谷中的濤濤洪流。

自從出了隧道口,雨一直嘩嘩的下着,雨刮器在高速不停地刷着擋風玻璃,我第一次才體驗到什麼是亞熱帶雨林性氣候,什麼是亞熱帶原始森林。由於頻繁的雪崩,隧道出口不得不改道,第三個隧道出口正在修建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半山上的片雲和峰間迷霧,在車的左右兩側隨處可見,略帶遺憾的是你只能欣賞車的一側風景,車的另一側風景根本沒時間和機會顧及,只能留給旁邊的同行者,讓他幫忙代欣賞,以後交流分享。一路景色,美不勝收,你就盡情地看,盡情地欣賞,想找個地方停車下車拍照,十分地困難。偶遇對面來車,雙方都要減速慢行,尋找稍寬路面等待對方車輛小心地通過。

現在回想起來還都有點後怕,但當時的眼睛被一路你想像不到的變幻無窮的美景所吸引和控制,三個同行者,除了激動地只顧觀景賞景外,根本就沒時間去想突發的泥石流、突遇的大水坑和從天而降的飛流或落石等,會給車和人帶來多大地危險。幸虧給我們開車的年輕戰友精力充沛,經驗豐富,晚上約八點半,我們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墨脫縣城。墨脫縣2013年底才通了公路,是我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是傳說中的秘境,是現實中的世外桃源,我們終於可以一睹它的真容了。

我們是下午三點二十分從林芝市出發的,用了整整五個小時,完成了從林芝到墨脫駕車穿越多雄拉線。接我們的戰友說,如果走波墨線到墨脫,要經過波密縣,快也需要八九個小時,一般需十多個小時甚至更長,我們走的這條線路要經過米林縣的派鎮,故又叫派墨線。由於整個線路還在不斷地建設中,特別是出了多雄拉隧道口,南坡和北坡的氣候完全不同,一個月內沒晴幾日,幾乎天天都在下雨,隧道出口年年春季都會發生雪崩,只是規模大小不同而已,聽說今年春季五六月份的雪崩一下埋了七八輛車,現場現在還未完全清理乾淨,已修好的隧道出口路段盤山道路,再次遭到嚴重破壞,現走的路是改道後的臨時便道。

多雄拉線路從進山開始一直到墨脫,全為單行道,路窄海拔落差約三千米,還不時有泥石流和落石發生,故該線路兩端進山口都設置了關卡攔截,正常情況下,只有施工車輛才能進入,由於我們的車是特珠的工作用車,接待方早已協調好,車到關卡就順利通過了。這條線路是林芝進入墨脫的第二條線路,在多雄拉隧道未開通前,每年十月到次年六月之間,大雪封山封路,只有七月至九月才開放讓人翻山通行,由於要翻越四千二百多米的多雄拉雪山口,單程一般需要近一周的時間。而從林芝到墨脫的第一條線路,是從林芝市出發,經過波密縣到達墨脫,故稱波密線路,由於要經過波密縣的扎木鎮,又稱扎墨線,在嗄隆拉雪山隧道2010年未開通前,每年也只有約三個月時間汽車才能通行。扎墨線部分路段要穿越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據說景色迷人驚險刺激,也值得去一探。

一路走來,真心地佩服開車的戰友和坐車的我們是多麼地勇敢!真心地感謝開車和接我們的戰友一路的講解提醒和照應!真心地感謝來自上海的費老師和來自杭州的羅老師二位同行者,我們有緣將在墨脫這個人間秘境裡開展一段新的工作和生活,想必會終生難忘。[1]

作者簡介

冀捐灶,陝西商洛市人,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高教事業,古詩詞業餘愛好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