稹文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稹文彥 | |
---|---|
出生 | 1928年 東京 |
國籍 | 日本 |
母校 | 東京大學 |
職業 | 建築設計師 |
稹文彥
人物簡介[1]
- 1928年,楨文彥生於東京。
- 1950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建系。
- 1953年赴美國,先後獲克倫布魯克美術學院建築碩士和哈佛大學建築碩士。
- 1956年至1965年期間為華盛頓大學和哈佛大學准教授。60年代末,楨文彥回到日本。
- 1979年至1989年為東京大學建築系教授,現為楨綜合設計事務所代表。
- 楨文彥的作品植根於風土 並具有文化品質,凝聚了東西方雙重文化的精神。1989年9月,日本《新建築》雜誌的一份調查資料表明:在目前日本國內受人喜愛的建築師行列里,楨文彥名列榜首。1993年,楨文彥獲得被稱為國際建築界諾貝爾獎的UIA金獎和美國普利策建築獎。
- 以全球建築時代的視點俯視世界建築潮流,在多元浩繁的建築風格間隙中建立和發展獨立體系,這是貞文彥的設計方針。
- 以尺度數碼簡練精緻地表現意匠、尊重人性、傳達情感、形成意境,這是貞文彥的設計方法。 簡潔洗鍊的構成、輕快細膩的質感、溫馨雅致的格調、清風明月的純靜,這是貞文彥作品的品質。
代表作品[2]
- 代官山集合住宅
- 「群集理論」:被運用來分析建築與城市間相互作用的關係,以獲得建築的多重功能。
- 「場所形成」觀念:是楨文彥最基本的建築觀點,即建築是向場所開放的,作品對建築的使用的最終目的並非在建築物本身,而是在城市組織中加強與地點的,建築成為消除自我的角色,這也是他的追求建築的本質。
作品選
- 代官山集合住宅
- 福岡大學學生中心
- 慶應義塾大學研究生院研究中心
- YKK研究及開發中心
- YBC視覺藝術中心
- 東京市體育館
- 千葉幕張博覽中心
- TEPIA宇宙科學館
- 京都國立現代美術館
- 華哥爾藝術中心
- 藤澤體育館
- 岩崎美術館
設計哲學
- 建築語言:不是固定的風格,是以「人」為基準的尺度數碼。
- 設計方針:以全球的視點俯視世界建築潮流,在多元浩繁的建築風格間隙中建立和發展自己獨立的體系。
- 設計方法:以尺度數碼簡練精緻的表現意匠、尊重人性、傳達情感、形成意境。
- 作品的品質:簡潔洗鍊的構成、輕快細膩的質感、溫馨雅致的格調、清風明白的純淨。
主要成就
- 先後獲克倫布魯克美術學院建築碩士和哈佛大學建築碩士
主要獲獎
- 1993年,被譽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UIA金獎和美國普利策建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