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程德全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程德全(1860年—1930年),字純如,號雪樓、本良[1]四川雲陽(今屬重慶)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2]

程德全為廩貢生出身,光緒十四年(1888年)[3],程德全入三姓副都統文格幕當差。光緒十六年(1890年),入國子監肄業。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程德全赴黑龍江入副都統壽山幕。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入侵東北,受命赴前敵督隊,積極籌戰,後任黑龍江營務處總辦[4]。次年,擢升直隸州知州。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擢升道員,賞加副都統銜,署理齊齊哈爾副都統。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擢升黑龍江將軍。光緒三十四年(1909年),任奉天巡撫。宣統元年(1910年),調任江蘇巡撫,參與預備立憲。宣統二年(1911年)11月5日,程德全被推為蘇軍都督,成了第一位參加革命的清朝封疆大吏。12月3日,就任江蘇都督[5]

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程德全被孫中山任命為內務部總長,曾經與章太炎等先後組織中華民國聯合會、統一黨、共和黨等。袁世凱任總統後,被任命為江蘇都督,着手恢復秩序。民國二年(1913年),宋教仁被刺後,曾親赴上海處理「宋案」並公布內幕。他反對二次革命,主張與革命黨人調和,後辭職退出政界隱居上海,閉門誦經。民國十五年(1926年),受戒於常州天寧寺,法名寂照。民國十九年(1930年)5月29日,病逝於上海,享年70歲。其遺著有《程中丞奏稿》、《撫吳文牘》等。[6]

程德全生於咸豐十年(1860年)7月22日,出身雲陽縣一書香世家。程氏家族曾經是雲陽的一個顯赫家族,到程德全父親這一代時家道衰落,致使程德全早年生活非常拮据。父親是個秀才,以教書為生,程德全隨父親讀書,因家貧,稍長即協助教讀,長年在外。

程氏原是個四世同堂的大族,因光緒元年(1875年)川東發生大饑荒,無法共求生存。只得析產分居,各自謀生。當時,程德全正在夔州應郡試,回到剛搬進去的家裡,除了瓦盆竹筷,存糧數合,一無所有。母親多病,弟妹年幼。

光緒四年(1878年),程德全完婚,由能幹的新媳婦操持家務,自己仍因貧無以自給,只好繼續出外教書。光緒十六年(1890年),程德全把家事托給夫人,出川遊歷,希望擺脫貧困的生活。他是廩貢生出生,至京師入國子監學習。然而,他貧困依舊,常常受飢受寒,甚至因飢餓無法出門。他在京學習時,看到東北時局的危機,精心研究起東北問題,這給了他改變命運的機會。

初入仕途

旗人壽山,得知程德全熟悉東北問題,相識後很賞識程的才華。

光緒十七年(1891年),程德全經壽山推薦,到東北做幕僚,生計問題才得到解決。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程德全經歷了中日戰爭後被保舉為安徽省候補知縣。1896年起,他才得以把妻子兒女接到身邊生活。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底,程德全又擔任黑龍江副都統壽山的幕僚(在璦琿)。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2月,壽山赴齊齊哈爾任署理黑龍江將軍,程德全隨行,任黑龍江銀元局總董,兼辦將軍文案。

周旋強俄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6月下旬,清政府開始對俄國軍隊進行戰爭動員。7月21日,俄軍在海蘭泡對長期居住在那裡的中國公民進行大屠殺。同時,俄軍侵入江東六十四屯,屠殺中國人民。在中俄邊境地區製造了兩起慘案。8月5日俄軍占領璦琿,全面向東北進攻。中國軍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後,連連敗退。

戰爭爆發後,程德全由黑龍江將軍壽山任為行營營務處總理,前往前線監軍。行次博爾多(今訥河縣),正值謨訥爾河河水暴漲,數萬難民哭號爭渡。摩爾根(今嫩江縣)也已失守,而站上兵不滿千,萎靡不可整頓,已無法組織抵抗。為此,程函致壽山,主張向俄軍請和。8月19日壽山接到清廷議和的命令,當即指派程德全與俄軍議和。22日,程德全三次赴俄營求和,企圖阻止俄軍前進,均遭拒絕。由於程德全以死相求,拔刀自刎,俄軍官急掣程腕制止:「何至於是。」俄軍於是同意不攻省城,不殺無辜,不掠財產。程德全即回齊齊哈爾,撤出軍隊及軍火糧餉,準備和平讓城。24日,俄軍渡過謨訥爾河,28日進抵齊齊哈爾郊外,為俄軍作翻譯的姜某秘密謊報俄軍說:「省城有伏,議和乃誘使近城也。」俄軍擬即發炮攻城。程急忙出城與俄軍相見,以身擋炮口,懇求俄軍停止進攻,俄軍遂停止炮擊。自此他堅持留在俄軍中,作為人質以釋敵疑。29日,俄軍大驅入城,進占齊齊哈爾,黑龍江將軍壽山自殺。俄軍將領連年剛博夫入齊齊哈爾,大肆擄掠。

同時,俄軍欲強立程德全為黑龍江將軍,作俄軍傀儡。程德全認為這是違背國家體制,未得任命,堅決拒絕,並投江自盡以明志,為俄軍救起。為此,程德全致書俄國沙皇,要求俄國撤軍:「寒冬將至,大皇帝應該撤回兵隊,從而使得地方安寧,商貿興隆。昨天收到伯利總督來電稱是要遵循大皇帝的諭旨,讓我擔任將軍。我是離家在外之人,寄居在黑龍江,這次變亂,我一開始就是為了要保護子民的安全,正是因為大皇帝專一邦交,省城才得以安然無恙,現在大皇帝就因為壽山將軍殉難,就想讓我自行決斷處理擔任將軍,更不用說還沒有得到皇上的批准,所以才不敢獨斷專行,而我已經是逃跑的臣子,苟且偷生,又有什麼顏面來擔任將軍?此刻大皇帝不知道,我極度悲痛,苟延殘喘,怎麼可以辦理地方政務?看在黑龍江全省局勢還沒有安定的份上,貴國必須力保和平,以免再傷生靈。我為數百萬的清朝子民行九頓首之禮來請求:『不傷害生靈;不搶百姓財產;不要欺淫婦女;照舊優待中國人民;不改變大清國政令;官員人民如果有要遷徙的發放護照;發給各城各站人民營業執照;前往呼蘭等地收容安撫人民;發布告示,使百姓都知道。』」

不久,程德全被俄軍挾往赤塔,途經呼倫布雨爾(今海拉爾),因天寒患病,由俄國紅十字會治療後釋回,於11月7日返抵齊齊哈爾。但從此患上了風寒病。

程德全與俄軍周旋的行動,在朝野贏得聲譽,東北士民曾希望以權宜之計推程出任黑龍江將軍。但程德全資歷很淺。更何況按照清制,東北維持傳統的旗制,用旗人,不用漢人,以維護清王朝的發祥之地和有戰鬥力的兵源。萬無一躍而任為將軍之理。東北士民的推舉沒有被清廷接受。不過,後來的黑龍江將軍、吉林將軍也一再要求清廷重用程德全。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2月,程德全被清廷擢升以直隸知州用,賞戴花翎加三品銜。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9月,吉林將軍長順委程德全任三姓(今依蘭)辦理善後交涉兼辦籌餉緝捕事務。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冬,沙俄拖延在東北撤軍,日俄戰爭正在醞釀中。清廷急需能員赴東北。但清廷在東北傳統的統治基礎已經瓦解,危機來臨,乏人可用,不得不有所改變。12月28日,慈禧召見程德全,垂詢黑龍江事務,他的回答讓慈禧很滿意,被擢升為道員,翌日又加副都統銜、署理齊齊哈爾副都統。副都統是帶兵官,對程德全的任命,既是越級提拔,又打破了東北不用漢人的慣例。據說,慈禧在任命之前,招待外賓,俄公使夫人在慈禧面前也盛讚程德全,促成了慈禧對他的破格提拔。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5月15日,清廷任命程德全署理黑龍江將軍,全權處理全省軍政事務。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初,清廷將東北改為行省,以袁世凱官僚集團的徐世昌為總督,程德全於5月7日僅被任為署理黑龍江巡撫,職權削弱,顯然是受到袁世凱官僚集團的排擠。為此,程德全被迫一再稱病奏請開缺。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3月,徐世昌即以程德全「腿疾未愈」,建議軍機處「賞假數月,回籍就醫」。是月19日,清廷即將程德全署理黑龍江巡撫一職開缺。

調任江蘇

宣統元年(1909年)初,攝政王載灃將徐世昌內調,任錫良為東三省總督,程德全也重新被起用,於5月23日任署理奉天巡撫,旋實授。

宣統二年(1910年)4月28日,清廷裁撤奉天巡撫,程德全被調任江蘇巡撫。

當時,江蘇地區的立憲運動開展得十分熱鬧,張謇是運動的領袖。程德全支持張謇召開國會、建設責任內閣的主張。他和督撫們也有廣泛的聯絡,希望挽救清廷的統治危機。到任後,程德全在致中樞人士的信中表示說:江蘇士紳的學問一直以來都占有優勝地位,如今西方文明輸入,知識日新月異,再加上張謇等作為之導師,加大提倡,將要作為全國的教育模範。他非常尊重張謇的意見,與當地士紳也關係良好,同時,他也堅強表示:程德全辦事,向來不畏難,務必用貞靜專一作為約束自己的準繩;用站穩腳跟,隨機應變來作為治理百姓的法則。

宣統二年(1910年)10月25日,程德全列名東三省總督錫良領銜的主張內閣、國會同時設立的奏摺。迫於各方面的要求,清廷於11月4日宣布宣統五年開設國會。但程德全繼續要求清廷「趕速簡派內閣總理」。他在給湖廣總督瑞瀓的電報中表露體現出強烈的危機意識:現在無論怎樣籌備清單和籌備事項延緩和修改都沒有用。所以除催朝廷設立內閣之外,竟然沒有別的選擇了。催設內閣,並不是說天下就能治理好了,但如果不設立總理,那就只能等着人民去推翻這項制度了。

辛亥上奏

程德全在政界資歷很淺,實力不雄。而張謇在地方上聲譽很盛,但兩江總督張人駿不支持立憲運動,與張謇政見不合。程德全和張謇兩人原本不認識,1911年,兩人開始互相取暖,合作應對時局。宣統三年(1911年)2月18日,張謇到蘇州會晤了程德全,從此建立了密切的聯繫。江蘇官紳形成了一個應對危機的政治集團,程德全成了政治上的操盤手。

武昌起義後,程德全連續上奏清廷,要求採取強有力的改革措施,以爭取人心,挽救危機。他在10月13日致內閣電中指出,革命黨人勇敢舉義,內由於政治改革的觀念,外由於世界潮流的影響,如果朝廷有再不採取措施,恐怕百姓就有前仆後繼的隱患。程德全雖然是為了「消弭革命」,但已經揚棄了忠君愛國的觀念,為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礎。

張謇在輪船上目睹了武昌起義的景象,到達南京後,即去會見張人駿,要求張出兵援鄂,並速定憲法。張人駿斷然拒絕,使張謇深感危機的嚴重性,不能不另謀他策。程德全獲悉張謇回到南京,即電邀張前往蘇州,共謀應對時局的方策。程德全和張謇的合作,為他們走向與革命黨合作,在江蘇開闢一個新局面,奠定了基礎。10月16日,張謇趕到蘇州,程德全非常贊成張謇的政治主張,囑咐張為自己起草奏稿,張即帶了兩個年輕人雷奮、楊廷棟連夜起草,這份奏稿要求皇帝早做決定,參照西方列國的法律,頒布詔書,解散皇族內閣,欽定任用有才能的人;並頒布罪己詔,處分禍亂朝綱的罪魁禍首。然後宣布憲法,修改紀元。由於得不到各省督撫的響應,這封奏稿至10月22日才電致內閣入奏,已經不可能發揮作用。

民國四年(1915年),楊廷棟從箱子裡翻出了這份草稿,請吳湖帆繪畫裝裱,張一鵬題名為《秋夜草疏圖》。民國五年(1916年)3月,楊廷棟向程德全出示了這幅《秋夜草疏圖》,程德全仍是以生靈為念,寫了自跋:辛亥後,國家已經改革了,而仍然猜忌和紛爭仍然未停息,我常常兩端調節卻不奏效。到現在,綱紀廢弛,道德滅絕,人民仍然陷於水深火熱。我既沒有理由面對皇上,更別提國人。罪深孽重,又有什麼好說的呢?

毅然反正

程德全開始改變施政方針,不再以從事變革,挽救清王朝為目標,而是以維持地方秩序,保護地方經濟和人民安定的生活為目標。他先通電江蘇各屬令趕辦團防,以固結民氣,保衛治安,「振尚武之精神,弭無窮之隱患」,維持公共治安。上海起義之際,他告急電給劉燕翼:目前保全中外商民的產業是最要緊的事情,請立馬邀集地方紳商會商各國領事,設法維持,不能再放任現狀再壞下去。

上海起義發動後,蘇屬士紳已屢次協議,決定宣布獨立,正在推舉代表,進謁撫院。宣統三年(1911年)11月3日夜,民軍五十餘人由滬專車赴蘇,先赴楓橋新軍標營,宣告一切,共表同情。民軍進城之後,直接向撫院請見,共相推戴程德全反正。程德全宣言:在現在這個無可奈何的時刻,我不贊成也沒有用了,請大家務必對百姓秋毫無犯。於是民軍將江蘇都督印呈進,他不得已而接受了。程德全既宣布獨立,作為第一個反正的前清大吏,也引起一部分革命黨人的不信任。於是,為了安定民心,程德全一面理去自己的辮髮為人民倡,也表示自己的革命決心;一面收集院司各種印信,銷毀於都督府大堂,與舊體制割斷聯繫。各種謠言於是杜絕。

蘇州獨立後,程德全任命張謇為民政長,張謇一系的立憲派後起之秀,楊廷棟、沈恩孚、雷奮、黃炎培都參加了都督府的工作。程德全也參與了新國家的體制建設工作,11月11日,程德全會同浙江都督湯壽潛致電滬軍都督陳其美:上海這個商埠交通便利、不受兵禍,應該仿照美國第一次大陸會議的做法,在上海設立臨時會議總機關,磋商對內對外的妥善方法,以此保疆土統一,務必請各省選舉代表派往上海。11月13、14日,連續兩天會議,通過陳其美召集了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

同時,張謇也在努力爭取袁世凱反正,起草了《擬會程德全屬楊廷棟進說袁世凱》,勸袁反正:共和的大勢已經確定下來毋庸置疑。只不過在清王朝崩潰的時候,一定要維持國家的統一。憑你的能力,應該看清形勢,及時參加共和。

宣統三年(1911年)11月11日,程德全向張謇求援說:「我勉強支撐局勢,現在已經精力耗盡;希望你快點前來,有了你的安撫,不僅各方面的疑惑都會消除,而且能夠商定各都督推舉臨時大統領,便才對時局有益。」但張謇不願當政界要衝,僅將前清諮議局改組為民國省議會。為了緩解革命陣營內部的矛盾,11月14日,程又致電各省都督:大局現在基本安定,但軍政民政還急切需要統一,懇請東南各軍政府公電孫中山迅速回國,組織臨時政府。同時,張謇全力推動程德全統一江蘇,唐文治領銜上書陳其美說:現在大局還沒有全部穩定,軍事計劃肯定要特別注重,應該把上海作為重鎮鎮守。蘇州光復後,各軍隊及各屬士民一致推舉程都督主持大局,文治等深深知道程都督熱心國事,銳意改革,以往清廷的督撫沒有哪個可以與他相提並論。上海也是江蘇的一部分,如果行政分立,會對全省統一造成障礙,陳其美復函表示:「江蘇省平定後,民政方面事務自然由程都督統轄最好。只不過出於現在情勢,駐滬各軍必須有所行動,所以我們先負責出兵統一全省。」陳的承諾,穩定了程德全的地位。

宣統三年(1911年)11月21日,張謇到蘇州主持了省議會開幕式,程德全即請張謇代理都督,自己則於22日抱病前往高資(江蘇鎮江市丹徒區)前線視師,發表誓師詞,並抵達前沿勞軍。當時,上海起義成功後,蘇浙各地相繼響應,組成蘇浙聯軍,進攻負隅頑抗的南京清軍。張謇希望程德全在前線立功,出任蘇寧統一的江蘇都督。但程德全自己的軍事力量薄弱,還沒有力量駕馭革命多年、派系分立的聯軍將領。

12月2日,聯軍攻克南京,鎮軍將領林述慶自稱都督,與聯軍總司令徐紹楨發生衝突。當時程德全正到達上海與各方商量政局,各方達成一致,公推程德全為江蘇都督,請林述慶進兵臨淮,以解決南京方面的紛爭。12月5日晚上,程德全由滬赴寧,出任江蘇都督。程德全在反正後的一系列政治措施,深得革命黨人的信任,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脫離政壇

民國元年(1912年)4月1日,孫中山解除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務,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後,任命唐紹儀為國務總理,經在南京的臨時參議院通過,接收了南京政府,遷往北京。程德全當時沒有職務在身,準備前往國外遊歷考察。但時局還不允許他賦閒。由於莊蘊寬能力薄弱,無法控制複雜的政局,各界迫切希望程德全復出。4月13日,袁世凱任命程德全為江蘇都督,移駐南京。程德全在張謇的支持下,完成了江蘇的統一。但江蘇地區也是革命力量雄厚的地區,程德全作為中間派的政治領袖,以雄渾的魄力、靈敏的手段、公正的宅心,努力維持政局和社會的穩定,贏得了社會的稱頌。同時,他在全國的紛擾中努力調和南北矛盾,是中間派的重鎮。

由於袁世凱蓄意武力統一中國,南北終於決裂,爆發了二次革命。袁世凱派遣北洋軍隊和張勳所部南下。程德全已經無能為力,被迫下野,脫離了政壇,閉門頌佛。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7月,程德全奏准由宋小濂接替周冕辦理黑龍江鐵路交涉事宜。在程德全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反覆交涉,最終宣布廢除周冕與俄方簽訂的所有合同,重訂購地和伐木合同,收回了不少原先喪失的權益:「不惟呼蘭、諾敏、濃濃等河毫未撥給,而地段亦減縮十分之九。」在提高購地價格等方面,也有不少收穫。在俄強的總體形勢下,宋小濂在程德全的全力支持下,能將大量有可能喪失的國家權益爭取回來,實在難能可貴。

治理黑省

程德全在黑江省任職期間,大興改革之風,開關設署,興辦教育,修築鐵路,統一錢法,開放荒地,使江省落後的局面被迅速扭轉。

光復甦省

宣統二年(1910年),程德全調任江蘇巡撫。任職第二年即逢辛亥革命爆發。他在四次上書要求清廷徹底改革而不得答覆之後,毅然轉向革命,主導了蘇州「和平光復」,並傳檄江蘇全省「和平光復」,程德全在辛亥革命中主導的蘇州「和平光復」模式,與「武昌首義」的暴力革命模式,是民國建立的兩大典範模式。此舉帶動了東南六省五天之內宣布光復。同時,他還以蘇州之財力組建江浙聯軍,督師攻克南京。從而,在在南京確立了革命的新基地。清廷失去東南半壁的漕糧與財經支持而無法持久。孫中山任命程為南京臨時政府的首任內政部長,正是對其民國元勛歷史地位的肯定。

蘇州「和平光復」的模式,幾天內帶動六省獨立,造成「清朝土崩瓦解之勢已成」,使辛亥革命轉危為安,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程德全。「上海與蘇州的光復,程德全與張謇的影響最大」、 「江蘇士紳與程德全是蘇州光復的關鍵人物」、 「蘇州的光復代表江蘇省的光復,南京方面雖然仍作頑強的抵抗,但已陷於孤立」。程德全宣布蘇州和平光復後,以「中華民國蘇軍都督府程德全」的名義,通電全省各府、州、縣,按照蘇州和平光復的模式,「立即遵照辦理」。不多日,江蘇全境除南京、徐州外,大江南北各州縣相繼和平光復。「兵不刃血,民不受驚」,使江蘇人民在短期內脫離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有利於社會的安全和生產的發展,受到江蘇人民的歡迎。同時,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所在地提供了基地,為革命派鼎足東南建立民國,作出了重要貢獻。程德全蘇州「和平光復」的模式,使反正的舊官僚、立憲派、革命派的統一戰線擴大到清廷督撫大員一級,從而也使得東南乃至全國的政治天平頃刻間徹底倒向革命陣營一邊。最終引導了袁世凱接受共和,迫使清廷遜位,辛亥革命得以完成。這對於清政府的最終退出歷史舞台,是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程德全無愧於民國元勛之稱。

程德全不僅以其蘇州「和平光復」的模式帶動了江蘇及東南沿海六省的「獨立」,更重要的是,他以蘇州藩庫預存的數十萬兩白銀作軍費,以蘇州新軍劉之潔為統領的「蘇軍」,與浙江新軍合組成「江浙聯軍」,由蘇、杭出兵到鎮江與從南京敗退出來的第九鎮新軍會合,「舉行『聯合軍事會議』。議決蘇軍攻堯化門,鎮軍攻儀鳳門,滬軍往來策應,浙軍從獅子山進攻天保城」,「這時上海製造局日夜開工,趕造步槍子彈」,「鎮軍的駐滬聯絡員陶遜(賓南)得悉前線情勢,謁見製造局李鍾珏局長,談及『從前吳淞炮台拆下一尊德制要塞炮,此炮交局修理後,試驗結果,威力極大。最好運到前線,攻打南京城,定能得手』。江南製造局在德國工程師的指導下,二天內將此炮運到南京江浙聯軍手中」;「炮抵堯化門,就對準城牆一炮,毀去城牆一部,軍隊頓時喧譁大亂。張勳急得走投無路,終於不顧一切,於12月1日和張人駿、鐵良、提學使李瑞清一起出南門,上津浦鐵路車北遁」。漢陽失守四天後,南京光復。岌岌可危的辛亥革命由此轉危為安,這個由敗轉勝的轉折點則是程德全主持的蘇州和平光復。江蘇的和平光復,使江、浙、滬形成鼎足東南之勢,它不僅對分崩離析的清王朝是一個致命的打擊,而且對處於艱苦戰鬥階段的武漢前線革命軍民是一個有力的支持。從此辛亥革命出現了走出低谷、向奪取全國性勝利方向發展的轉折。不久,程德全支持江浙聯軍,對東南革命形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程德全宣布江蘇獨立後,對江蘇的舊的統治秩序進行了必要的改革。如:(1)廢除清朝年號,採用革命黨人的黃帝紀年。(2)廢除清朝官制,制定《江蘇軍政府官制總綱》和《江蘇暫行地方官制》,打破列朝封建舊規,按同盟會規定的章程和資產階級三權分立的原則,來設立江蘇官制。(3)制定《江蘇臨時議會章程》,建立屬於資產階級性質的江蘇臨時議會。

調和政黨

程德全在前清時,就認識到國家立憲就需要組織政黨。而這時光復會會長章太炎和孫中山有分歧,也在組織政黨。於是,兩人合作,於1月3日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聯合會。

但程德全很快就體察到中國政界的落後與幼稚,無法履行政黨政治的職責。他勸章太炎遇事平心,但章太炎絕不見聽,兩人無法合作,程即退出了由聯合會改組演變而來的共和黨,與副總統、湖北都督黎元洪組設政見商榷會,但也沒有成功。後來,程德全在給黃興的一封長電中說:「近日實無所謂政黨,不過一二沽名之士以黨名為符號,而一般無意識之人從而附和,自命政黨,居之不疑,叩以政見,毫無所有。德全前之脫除共和黨籍實由於此,後之組設政見商榷會亦由於此。」後來張國淦正在組織民主黨,程德全告誡說:「智識幼稚,如吾國是,則黨派實不應發生太早,由此點思之,吾國至少非有五年或十年之預備,不可言黨也。」

收藏佛經

北藏》刻於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至正統五年(1440年)凡1621部,6361卷,7186冊,636函。民國十四年(1925年)雲陽人程德全施資購於北京,入藏雲陽彌陀院

,此院藏書條件較差,解放初期始由萬縣人民政府捐贈西南人民圖書館。

民國二年(1913年)9月,程德全辭職住進了上海的租界。他閉門誦經念佛,逐漸看破紅塵。1920年,他在常州天寧寺治開和尚座下受了五戒,接着又受了菩薩戒,成為皈依佛門的在家居士。程德全一心禮佛,賣掉了家產,購買了大量佛經,包括《永樂北藏》(清印本,約1800銀元),並將這部《永樂北藏》送給了他的家鄉雲陽縣(現為重慶市)的彌勒院。後來到了木瀆鎮的法雲庵,開始了隱居生活。

民國十三年(1924年)春,程德全在上海請得一套清末民初刊刻的《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置放於自己捐資修建的雲陽沙門寺,後移放於滴翠寺。《頻伽藏》在清宣統元年(1909年)由上海頻伽精舍主人羅迦陵發起,民國二年(1913年)成書於上海哈同花園中的「頻伽精舍」。它成書最晚、規模最大、收經種類最多,共收佛經8416卷。為了適合現代人閱讀,該套藏經專門標註有句讀,然而其行格密集(半葉二十行,每行四十五字),開本較小(邊框長29.5-30厘米,寬22-22.5厘米)

,正文用四號字體排印,因此不便閱讀。為更好弘揚佛法,程德全與萬縣彌陀院住持德高老和尚商議,擬合力再請全套《大藏經》,以備佛門弟子參學誦習,以傳法寶於久遠。

民國十三年(1924年)秋,窮了庵主人隱光同友人董冰鵠在北京坊間見有明刻本《大藏經》六千餘卷,稍有殘缺,但是刻工精良,紙本精緻,於是與葉柏皋先生談及此事。葉氏則告知程德全京都有明版《大藏經》出讓之事,程德全於是委託隱光代為辦理前期事宜。隱光則與書商劉若嵩議定,讓其用柏林寺所藏《龍藏》本來補齊此明藏中的殘破部分,以配足全經。民國十四年(1925年)春,程德全進京親自商議此事,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洽淡,最後成交,運費由程氏另籌。經過訂價目、立議單、請部照,以及辦理轉運保險等各種手續後,四月下旬,程德全等人將這套藏經從北京運到上海。此時程德全已是65歲的老人,卻在迎請佛經舉措中事必躬親、任勞不懈,其虔誠之心可謂日月可鑑。

重修寺廟

寒山寺的最後一次重修是在清末。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江蘇巡撫陳夔龍等籌款集資,拓門構堂,鑄鐘築樓, 稍謀復興。程德全於宣統三年(1911年)繼任江蘇巡撫後,和布政使陸鍾奇等募修擴建, 重構大殿, 翼以樓亭迴廊,「幾為吳下精藍之冠」,「起衰復古,厥功偉哉。」

為修築寒山寺,程德全做了一系列工作。 程德全與張人駿於宣統二年(1910年)秋首先發布 《募修寒山寺啟》。 寒山寺重新修建之後程德全又撰寫 《重修寒山寺碑記》,陸鍾奇撰寫《重修寒山寺記》。 在重修寒山寺期間,歷任翰林院侍講、國史館提調、 會典館幫總纂等職的學者葉昌熾於宣統三年(1909年)受邀編纂《寒山寺志》。 全志分為三卷,內設志橋、志寺、志象、志鍾、志碑、志僧、志產、志游、志事、志詩10志。 其中卷三附有寒山、拾得事跡,《寒山子詩集》 解題及諸家書牘、詩話、序、跋、考證。 程德全親自為《寒山寺志》作序。 志成之後, 程德全又宴請名士鄭文焯厘定。

視頻

程德全 相關視頻

蘇州史紀 蘇州光復程德全
蘇州史紀 蘇州光復程德全

參考文獻

  1. 移至 程德全(1860年—1930年),字純如,號雪樓、本良 ,世界程氏宗親聯誼總會-weixin.qq.com - 2019-04-06
  2. 移至 四川雲陽(今屬重慶)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阿旗融媒發布蒙古文-weixin.qq.com - 2021-05-19
  3. 移至 程德全為廩貢生出身,光緒十四年(1888年) ,世界程氏宗親聯誼總會-weixin.qq.com - 2019-04-06
  4. 移至 受命赴前敵督隊,積極籌戰,後任黑龍江營務處總辦,搜狐, 2014-06-27
  5. 移至 成了第一位參加革命的清朝封疆大吏。12月3日,就任江蘇都督 ,程氏家族-weixin.qq.com - 2015-12-22
  6. 移至 程德全:辛亥反正第一人,騰訊網,201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