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正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程序正義》,副標題:向個人的分配,作者:貝勒斯(Bayles,M.D.) 著,鄧海平 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07-01,ISBN:9787040172102。
書籍對於人類原有很重大的意義,但,書籍不僅對那些不會讀書的人是毫無用處,就是對那些機械地讀完了書還不會從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1]的人也是無用的。 —— 烏申斯基[2]
內容簡介
法學界對程序正義的問題研究的並不少,但主要關注個別領域或個別情況下,是否實現了正義。真正從更普遍的意義上,研究一般的程序正義問題,還是很少的。該書可以說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作者主要關注程序的道德方面。
一般來說,在三種語境下使用程序一詞:做出集體決定或選舉代表的程序,典型的是議會程序;對兩造爭端進行裁決的程序,典型的是民事訴訟;對相對方做出負擔或利益行為的程序,典型的是行政行為和刑事追訴行為。作者主要研究的是最後一種程序。
該書對程序理論進行了一次系統的分析,被公認為是這一領域的的一部經典之作。
目錄
章 導論
程序語境
某些區分
一種規範的方法
對抗式審判模式
部分 傳統原則
第二章 無偏私
利益、偏見和必要性
獨立性
單方接觸
小結
第三章 得到聽證的機會
聽證公開
及時性和通知
證據的提交
辯護
記錄
上訴
小結
第四章 決定的依據
自由裁量權
標準
結論和理由
舉證責任
司法審查
小結
第五章 形式正義
一致性
遵循先例
服從規則
小結
第二部分 理 論
第六章 一種理論論證
經濟成本
道德成本
過程利益
基本原則的合理性
小結
第七章 法律的限度
國家行為
剝奪
重要性
特殊標準
替代性保護
小結
第八章 替代性決定模式
對抗式審判的局限
替代模式
模式選擇
小結
第三部分 應 用
第九章職業懲戒
法律和審判
無偏私
得到聽證的機會
調查結論、理由和形式正義
小結
第十章 雇用決定
聘用
業績和提升
懲戒和降職
終止雇用
小結
著作索引
案例目錄
名詞索引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