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韜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韜玉
秦韜玉
原文名 taoyuqin
出生 不詳
中國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
逝世 不詳
國籍 中國
別名 秦中明
職業 詩人
知名作品 《投知小錄》
《貧女》
《長安書懷》
《檜樹》

秦韜玉,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字中明,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或雲郃陽(今陝西合陽)人。出生於尚武世家,父為左軍軍將。少有詞藻,工歌吟,卻累舉不第,後諂附當時有權勢的宦官田令孜,充當幕僚,官丞郎,判鹽鐵。黃巢起義軍攻占長安後,韜玉從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賜進士及第,編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為工部侍郎、神策軍判官。時人戲為"巧宦",後不知所終。

代表作品

《投知小錄》、《貧女》、《長安書懷》、《檜樹》等 其詩皆是七言,構思奇巧,語言清雅,意境渾然,多有佳句,藝術成就很高。

《貧女》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長安書懷》

涼風吹雨滴寒更,鄉思欺人撥不平。

長有歸心懸馬首,可堪無寐枕蛩聲。

嵐收楚岫和空碧,秋染湘江到底清。

早晚身閒著蓑去,橘香深處釣船橫。

《檜樹》

翠雲交乾瘦輪囷,嘯雨吟風幾百春.

深蓋屈盤青麈尾,老皮張展黑龍鱗.

唯堆寒色資琴興,不放秋聲染俗塵.

歲月如波事如夢,竟留蒼翠待何人

《題竹》

削玉森森幽思清,院家高興尚分明.

捲簾陰薄漏山色,欹枕韻寒宜雨聲.

斜對酒缸偏覺好,靜籠棋局最多情.

卻驚九陌輪蹄外,獨有溪煙數十莖.

《對花》

長與韶光暗有期,可憐蜂蝶卻先知.

誰家促席臨低樹,何處橫釵戴小枝.

麗日多情疑曲照,和風得路合偏吹.

向人雖道渾無語,笑勸王孫到醉時.

《八月十五日夜同衛諫議看月》

常時月好賴新晴,不似年年此夜生。

初出海濤疑尚濕,漸來雲路覺偏清。

寒光入水蛟龍起,靜色當天鬼魅驚。

豈獨座中堪仰望,孤高應到鳳凰城。

《邊將》

劍光如電馬如風,百捷長輕是掌中.

無定河邊蕃將死,受降城外虜塵空.

旗縫雁翅和竿裊,箭捻鵰翎逐隼雄.

自指燕山最高石,不知誰為勒殊功.

《釣翁》

一竿青竹老江隈,荷葉衣裳可自裁.

潭定靜懸絲影直,風高斜颭浪紋開.

朝攜輕棹穿雲去,暮背寒塘戴月回.

世上無窮嶮巇事,算應難入釣船來

《天街》

九衢風景盡爭新,獨占天門近紫宸.

寶馬競隨朝暮客,香車爭碾古今塵.

煙光正入南山色,氣勢遙連北闕春.

莫見繁華只如此,暗中還換往來人.

《陳宮》

臨春高閣擬瀛洲,貪寵張妃作勝游.

更把江山為己有,豈知台榭是身讎.

金城暗逐歌聲碎,錢瓮潛隨舞勢休.

誰識古宮堪恨處,井桐吟雨不勝秋.

《豪家》

石甃通渠引御波,綠槐陰里五侯家。

地衣鎮角香獅子,簾額侵鈎繡避邪。

按徹清歌天未曉,飲回深院漏猶賒。

四鄰池館吞將盡,尚自堆金為買花....

《燕子》

不知大廈許棲無,頻已銜泥到座隅。

曾與佳人並頭語,幾回拋卻繡工夫。

《仙掌》

萬仞連峰積翠新,靈蹤依舊印輪巡。

何如捧日安皇道,莫把回山示世人。

已擘峻流穿太岳,長扶王氣擁強秦。

為余勢負天工背,索取風雲際會身。

《獨坐吟》

客愁不盡本如水,草色含情更無已。

又覺春愁似草生,何人種在情田裡

《讀五侯傳》

漢亡金鏡道將衰,便有奸臣競佐時。

專國只夸兄弟貴,舉家誰念子孫危。

後宮得寵人爭附,前殿陳誠帝不疑。

朱紫盈門自稱貴,可嗟區宇盡瘡痍。

《詠手 》

一雙十指玉纖纖,不是風流物不拈。

鸞鏡巧梳勻翠黛,畫樓閒望擘掰珠簾。

金杯有喜輕輕點,銀鴨無香旋旋添。

因把剪刀嫌道冷,泥人呵了弄人髯。

《採茶歌》

天柱香芽露香發,爛研瑟瑟穿荻篾。太守憐才寄野人,

山童碾破團團月。倚雲便酌泉聲煮,獸炭潛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颯颯篩風雨。老翠看塵下才熟,

攪時繞箸天雲綠,耽書病酒兩多情,坐對閩甌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應愁歌欲成。

《貴公子行》

階前莎球綠不捲,銀龜噴香挽不斷。

亂花織錦柳捻線,妝點池台畫屏展。

主人公業傳國初,六親聯絡馳朝車。

鬥雞走狗家世事,抱來皆佩黃金魚。

卻笑儒生把書卷,學得顏回忍飢面。

《紫騮馬》

渥窪奇骨本難求,況是豪家重紫騮。

膘大宜懸銀壓胯,力渾欺著玉銜頭。

生獰弄影風隨步,踥蹀沖塵汗滿溝。

若遇丈夫能控馭,任從騎取覓封侯。

= 詩歌賞析

貧女[1]

唐代: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譯文

貧家的女兒不識綺羅的芳香,想托個良媒說親更感到悲傷。

誰能愛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調?卻都喜歡時下正流行的儉妝。

敢夸十指靈巧針線做得精美,決不天天描眉與人爭短比長。

深恨年年手裡拿着金線刺繡,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注釋

蓬門:用蓬茅編扎的門,指窮人家。綺羅:華貴的絲織品或絲綢製品。這裡指富貴婦女的華麗衣裳。

擬:打算。托良媒:拜託好的媒人。益:更加。

風流高格調:指格調高雅的妝扮。風流:指意態嫻雅。高格調:很高的品格和情調。

憐:喜歡,欣賞。時事儉梳妝:當時婦女的一種妝扮。稱「時世妝」,又稱「儉妝」。時世:當世,當今。

針:《全唐詩》作「偏」,注「一作纖」。

斗:比較,競賽。

苦恨:非常懊惱。壓金線:用金線繡花。「壓」是刺繡的一種手法,這裡作動詞用,是刺繡的意思。▲

賞析   

這首詩,以語意雙關、含蘊豐富而為人傳誦。全篇都是一個未嫁貧女的獨白,傾訴她抑鬱惆悵的心情,而字裡行間卻流露出詩人懷才不遇、寄人籬下的感恨。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主人公的獨白從姑娘們的家常──衣着談起,說自己生在蓬門陋戶,自幼粗衣布裳,從未有綾羅綢緞沾身。開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這是一位純潔樸實的女子。因為貧窮,雖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卻總不見媒人前來問津。拋開女兒家的羞怯矜持請人去作媒吧,可是每生此念頭,便不由加倍地傷感。這又是為什麼呢?   

從客觀上看:「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意思是說:如今,人們競相追求時髦的奇裝異服,有誰來欣賞我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就主觀而論:「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意思是說:我所自恃的是,憑一雙巧手針黹出眾,敢在人前誇口;決不迎合流俗,把兩條眉毛畫得長長的去同別人爭妍鬥麗。   

這樣的世態人情,這樣的操守格調,調愈高,和愈寡。縱使良媒能托,亦知佳偶難覓啊。「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個人的親事茫然無望,卻要每天每天壓線刺繡,不停息地為別人做出嫁的衣裳!月復一月,年復一年,一針針刺痛着自家傷痕累累的心靈!獨白到此戛然而止,女主人公憂鬱神傷的形象默然呈現在讀者的面前。   

良媒不問蓬門之女,寄託着寒士出身貧賤、舉薦無人的苦悶哀怨;夸指巧而不鬥眉長,隱喻着寒士內美修能、超凡脫俗的孤高情調;「誰愛風流高格調」,儼然是封建文人獨清獨醒的寂寞口吻;「為他人作嫁衣裳」,則令人想到那些終年為上司捉刀獻策,自己卻久屈下僚的讀書人──或許就是詩人的自嘆。詩情哀怨沉痛,反映了封建社會貧寒士人不為世用的憤懣和不平。   

詩人刻畫貧女形象,既沒有憑藉景物氣氛和居室陳設的襯托,也沒有進行相貌衣物和神態舉止的描摹,而是把她放在與社會環境的矛盾衝突中,通過獨白揭示她內心深處的苦痛。語言沒有典故,不用比擬,全是出自貧家女兒的又細膩又爽利、富有個性的口語,毫無遮掩地傾訴心底的衷曲。   

從家庭景況談到自己的親事,從社會風氣談到個人的志趣,有自傷自嘆,也有自矜自持,如春蠶吐絲,作繭自縛,一縷縷,一層層,將自己愈纏愈緊,使自己愈陷愈深,最後終於突破抑鬱和窒息的重壓,呼出那「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慨嘆。這最後一呼,以其廣泛深刻的內涵,濃厚的生活哲理,使全詩蘊有更大的社會意義。

參考資料

  1. [1]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