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獻公賞罰分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獻公賞罰分明》是一則哲理故事[1]

故事是指過往發生的事,包含真實發生過歷史,也包含了從未發生過的虛擬故事。

哲理故事往往篇幅很短,閱讀故事,能緩解你的壓力,同時給你一些思考及感悟[2]。這些故事雖然篇幅短小,只有50字、100字、200字、300字、500字不等,但這些經典人生哲理故事深入淺出地詮釋了許多人生大道理[3],為你的成功指明方向,提供動力,激勵你的人生每一天!

內容

秦惠公死後,年幼的出子即位,人稱「小主」。小主的母親把持了國政,並重用奄變。奄變為人奸詐,不久就把秦國弄得一團糟。賢人們都憤憤不平,隱匿不出;老百姓也怨聲載道。

公子連此時正流亡在魏國,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就打算乘機回秦國奪取政權,取代小主為君。於是他藉助秦國大臣和百姓的支持回到秦國,來到了鄭所要塞。

鄭所要塞的守將是右主然,他下令嚴加防守,不放公子連進去,說道:「實在對不起公子了,俗話說:忠臣不事二主。公子您還是儘快離開這裡吧!」

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公子連離開了鄭所要塞,進入北狄,轉道來到了焉氏要塞。守塞的菌改把他放了進去。小主的母親和奄變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大驚失色,馬上下令起兵攻打公子連。

秦國的將士們接到命令說:「敵寇在邊境上。」將士們在出發的時候都口口聲聲地說:「去迎擊敵寇!」但走到半路時,將士們乘機發動了譁變,都說:「我們不是去迎擊敵寇,而是去迎接國君。」

於是公子連帶領軍隊殺回了國都,小主的母親走投無路自殺身亡。公子連立為國君,是為秦獻公。

秦獻公登基後要重賞有功人員。他很感激菌改,想多多地賞賜他;同時又很怨恨右主然,想重重地處罰他。

大臣監突了解到秦獻公的打算後,便進諫道:「國君這樣做不行。秦公子流亡在外的很多。如果您這樣做了的話,那麼大臣們就會爭先恐後地把流亡在外的公子放進國來。這對您是很不利的。

秦獻公想了想,認為監突的意見確實非常的有道理。於是他下令赦免了右主然,而賜給菌改以官大夫的爵位,賞給守塞的士兵每人二十石米。

【大道理】:

賞罰應該是看一個人的行為將會導致什麼結果來決定的,而不是從個人對此人的愛憎來決定。

小故事大道理

小故事是一種篇幅短小,故事情節簡單而又富於哲理的故事[4],因其每個故事都能給人以啟迪,成功做人之道而受到廣大讀者特別是在校學生的喜愛。雖然小故事並不是一種獨立的文體,但有其自身的特點,每個故事都能說明一個道理,或者總結一次教訓,大致可分為哲理故事,勵志故事名人故事成功故事失敗故事[5]

讀故事,講道理,使人明白故事中蘊含的哲理[6],心靈得到沐浴,閱讀一些短篇故事,你可以從生活道路中獲得很多靈感。

視頻

秦獻公賞罰分明 相關視頻

兒童哲理故事
小故事的哲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