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村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村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秦村鎮

所屬地區: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

秦村鎮,隸屬於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東南與山東省寧津縣張大莊鄉隔漳衛新河相望,南接龍王李鄉,西與找王鎮為鄰,北與燈明寺鎮接壤,鎮人民政府距東光縣人民政府21.3千米 ,總面積71.91平方千米 。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秦村鎮境域為東光縣第三區;1984年,改為秦村鎮;1995年12月,張彥恆鄉併入 ;截至2018年末,秦村鎮有戶籍人口31288人 ;截至2020年6月,秦村鎮下轄38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張彥恆村 。 2011年,秦村鎮財政總收入1295萬元,比上年增長3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45萬元,比上年增長2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76.2萬元,增值稅1.5萬元,企業所得稅123.5萬元,個人所得稅13.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5%、7%、27.3%、6%,人均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12% ;2018年,秦村鎮有工業企業78個,規模以上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1]

位置境域

秦村鎮東南與山東省寧津縣張大莊鄉隔漳衛新河相望,南接龍王李鄉,西與找王鎮為鄰,北與燈明寺鎮接壤,鎮人民政府距東光縣人民政府21.3千米 ,總面積71.9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秦村鎮境內為平原,地勢平坦,傾斜緩慢,西南高、東北低 。

氣候

秦村鎮年平均降水量580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550毫米,極端年最少雨量376毫米 。

水文

秦村鎮境內河道有江溝河、龍王河,總長25千米,年排澇量2400萬立方米,主幹溝渠3條總長9.3千米;配套支渠11條,總長30.5千米,年徑流總量5立方米,年排澇量3700立方米 。

自然災害

秦村鎮主要自然災害冰雹、旱、澇、風災、低溫、霜凍等,雹災平均5年3遇,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6年7月19日,涉及境內李全、大寧、大付、北小胡等5個行政村,受災面積達2500畝,風災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最嚴重的一次發生2000年7月26日,造成3.2萬畝玉米受災,減產1500萬千克 。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秦村鎮轄區總人口3096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347人,城鎮化率7.6%,總人口中,男性15849人,占51.2%;女性15120人占48.8%;14歲以下的4824人,占15.6%;15—64歲22403人,占72.3%;65歲以上3742人,占12.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0937人,占99.1%;有滿、蒙古、回、壯、黎5個少數民族,共32人,占0.1%,人口出生率13.01‰,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長率6.81‰ 。 截至2017年,秦村鎮常住人口28130人 。 截至2018年末,秦村鎮有戶籍人口31288人 。

經濟

綜述

2011年,秦村鎮財政總收入1295萬元,比上年增長3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45萬元,比上年增長2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76.2萬元,增值稅1.5萬元,企業所得稅123.5萬元,個人所得稅13.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5%、7%、27.3%、6%,人均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12% 。 2018年,秦村鎮有工業企業78個,規模以上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

農業

2011年,秦村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7.6萬畝,人均2.5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為主,農業總產值49644萬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5.2萬噸,其中小麥3.1萬噸,玉米2.1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棉花、花生,種植棉花3.3萬畝,單產皮棉85千克/畝,總產皮棉2805噸;花生種植面積0.5萬畝,總產量250萬千克,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雞為主,生豬飼養量2萬頭,年末存欄0.5萬頭;牛飼養量2.7萬頭,年末存欄1.1萬頭;羊飼養量2.3萬隻年末存欄1.3萬隻;雞飼養量17.5萬羽,年上市雞蛋15萬千克;畜牧業總產值13765萬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