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昌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昌遇生卒(不詳,天啟年間人),號廣埜山道人,又號乾乾子,南直隸松江府上海(今上海)人。

生平亮點

幼多病而學醫,以兒科著稱,後亦精內科,投劑輒效,於當地頗負盛名,求治者門庭若市。見當時幼科諸書論治,或偏寒、偏熱,或喜補、喜瀉,乃取各家之長。

生平

秦昌遇,文學家秦裕伯的裔孫。昌遇幼年多病,故於讀書之餘,也留心學習醫學知識,體驗病理。後來,逐漸對醫學發生興趣,由於他古文基礎紮實,對較深奧的醫學理論,也能讀懂並理解。成年後,便開始為家人及鄉鄰看病。診治兒科疾病出神入化。不由師授,而遍通方脈,妙語入微。每遇患者病重,一般醫生束手無策,而秦昌遇投劑即能治好,因此名動四方。他出診往來無寧時,而從不厭煩。其坦誠、認真的醫學道德為世人稱讚。 秦昌遇還喜作詩,常和文壇大家來往唱和,,書畫家董其昌(1555-1636)曾繪有《六逸圖》一幅,昌遇是六位逸土中最年輕的一位,年60歲病逝。其侄孫之楨承家傳,亦為良醫。

生平著作

醫學著作《症因脈治》5卷(1641年)、《脈法頷珠》4卷(1641年)、《幼科折衷》2卷、《幼科金針》2卷、《痘科折衷》2卷,另有《大方折衷》、《病機提要》、《大方醫驗大成》抄本、《傷寒總論》、《女科秘方摘要》抄本等。文學著作有《澹香堂詩文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