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文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文化

 

 

 

 

 秦文化

秦文化,是中國地緣歷史文化,其根源乃嬴秦文化,又稱秦氏文化。而秦氏文化是歷代秦氏先祖和秦人在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共同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所有秦氏宗族及其相關組織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秦氏宗族形成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秦國文化主要來自周文化。

簡介

秦文化是嬴秦自身的宗族文化,它的載體包括秦人及其相關族系組織。秦文化是贏姓秦氏先祖在秦氏文化的基礎上開創的人類文明成果,是我國法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典範,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它發源於秦國故地,在西周時期,它由宗族文化逐漸發展成為區域性文化;在春秋戰國時期,它升華為當時社會的主流文化;在秦國統一中國後,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它又上升為占居主導地位的全國性文化。在以後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秦文化的要素又轉變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明法度,定律令「的法治思想是秦文化的基礎,「維護國家大一統和推行中央集權政治制度」是秦文化的核心內容。它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多個朝代、近千年歷史的錘鍊。

文化特點

縱觀秦文化的發展,早期由於秦偏在西垂,周文化對秦的影響在西周初年即已開始,尤其在秦文公時代打敗戎人及後來占有西周故地之後 ,秦對周文化有了更多的吸收和繼承。在秦文化的發展中,真正與周文化發生重大偏離的是在戰國中晚期,即秦孝公以後到始皇帝的這一時期,法家思想在秦得到貫徹和施行,秦國政、俗為之一大變。尤其是自商鞅變法之後,秦形成了和周文化傳統截然不同的一種全新法家文化體系,人們所說的秦「刻薄寡恩」、「尚首功」、「虎狼之國」、「貪狼強力,寡義而趨利」(《淮南·要略》)的這些特徵,正是產生於這一階段。至此,秦的文化(制度)已走向了一條與周文化不同的道路,到戰國晚期,秦文化已發展成一種極端的文化,形成了以法治為基礎的嚴厲特徵。

在秦人的價值觀上,功利主義的特徵十分明顯,與儒家提倡的重禮義道德大不相同。《漢書刑法志》這樣描述秦國:「其生民也狹隘,其使民也酷烈。…皆干賞蹈利之兵,庸徒鬻賣之道耳,未有安制矜節之理也。」《荀子議兵》也有類似的話:「秦人其生民也陿阸(即狹隘),其使民也酷烈。」顏師古注《漢書》和楊倞(jing4)《荀子》,都解「狹隘」為地勢狹小險固,但郝懿行《荀子補註》、王念孫《讀書雜誌荀子第五》認為「狹隘」在這裡指秦國人民生計窮蹙。而商鞅之法又規定「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在這種政治下,秦人社會養成了十分明顯的功利色彩,其生活節奏和社會風氣里顯現出「急促」的特徵,與齊、魯等地「舒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整個社會形成了「貪狼強力」的風俗,無疑,商鞅變法對秦俗的這種改變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秦人著述的《秦詩十篇》,王照圓《詩說》論云:「秦晉詩音節皆入商聲,殊少大和元氣之妙。而秦尤雄厲,或以為水土使然。然溯其始,秦固周岐豐之地也。二南之作,為王化始基,周若彼其和平,秦若此其猛厲。何歟?且帝王不易民而治,彼強悍戰鬥之俗,獨非忠厚仁讓之道歟?此無他,古今之異宜,則政教之殊致也。」又曰:「秦晉之風多剽急,而少舒緩之體。與齊音正相反。」李斯說秦的音樂也是「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具有簡單粗獷的特色,與鄭、衛之音的靡麗也大不相同。

尚黑

秦國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雜役奴僕全都穿着以黑色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們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就連朝堂的裝修風格也有別於其他國家的金碧輝煌,而是以黑色為主色調。 [4] 而秦尚黑是有原因的。在東漢歷史學家編纂的《漢書·律曆志》中曾有這樣的記載:「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早年秦文公外出打獵時,曾經捕獲過一條黑色的龍。而這正是五行之中水德的象徵。因此,秦國統治者認為自己是水德,崇尚水。而在五行中水德對應的標誌顏色是黑色。所以,從春秋戰國時的秦國開始一直到一統天下的秦帝國,就都崇尚黑色。 [4] 秦國的後勤供給與其他諸侯國不同,是由國家供給的。秦國的軍旗是統一的,也是由國家供給的。秦國的軍旗為黑色。為什麼用黑色作為軍旗的顏色?第一是文化的原因,水德之君對應的就是黑色。第二,黑色的軍旗便於隱蔽,耐髒。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就把黑色定為秦朝的國色。

車軌

秦始皇的「鐵路」是用木材鋪設的。做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至今尚保存完好。不過枕木已腐朽不堪,顯然沒經防腐處理,材質也不如軌道堅硬。專家認為這是有意識地選擇的。比較軟的枕木可以和夯築得非常堅硬的路基密切結合,從而使軌道平穩。

兩根枕木距離和人的步子很不合適,在枕木上走路既慢又不習慣。但經過測量,秦始皇的「鐵路」,枕木之間的距離竟然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馬匹一旦拉車到了軌道上,就不能不飛快奔跑,幾乎無法停下來。專家分析,應該還有專門的車站,在車站枕木之間由木材填充平整,因此馬兒到了車站,就可以逐漸減慢速度並停下來。由於使用軌道,摩擦力大大減小,所以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貨物。專家認為這是一種效率極高的方法。公認的速度日行六百里,這比號稱「八百里加急」的「馬上飛遞」(按規定以每天300里的速度傳遞)還高一倍多。 [1]

參考文獻

  1. [https://new.qq.com/omn/20180819/20180819A027AL.html   秦文化的概念與起源,2017-06-08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