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安縣五營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安縣五營鄉地處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東北部,清水河中下游,距秦安縣城45公里,是距今8000年聞名中外的大地灣遺址所在地。全鄉區域總面積90.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650畝,轄31個村委會,9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9350戶,總人口40415人,其中農業人口39394人。五營鄉歷史文化悠久,距今約4900年至8120年的大地灣遺址,位於五營鄉邵店村東側,是甘肅東部發現較完好的一處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自1978年首次發掘以來,該遺址不僅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創造了中國六項考古之最——最早的旱作農作物標本、最早的彩陶、漢字最早的雛形、最早的宮殿式建築、最早的「混凝土」地面、最早的繪畫。[1]

中文名稱: 五營鄉

外文名稱: Wuyingxiang

別 名: 五營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

下轄地區: 邵店村等3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邵店村

電話區號: 0938

郵政區碼: 741616

地理位置: 秦安縣東北

面 積: 90.33平方公里

人 口: 40415人(2010)

方 言:中原官話(隴中片)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大地灣遺址

機 場:天水機場

火車站:天水站、天水南站、秦安火車站

車牌代碼: 甘E

平均海拔: 1662米

年均降水: 710毫米

耕地面積: 58650畝

中 學:秦安縣五營初級中學

區劃代碼: 620522

概況

五營鄉位於秦安縣東北部,清水河從東向西流經全境,平均海拔1662米。面積90.33平方千米,人口9350戶、40415人(2010年末),其中農業人口39394人。轄邵店、趙宋、馬川、羅灣、勝利、焦溝、王屲、西坡、何窪、楊灣、敦厚、腰莊、魚尾、袁莊、雒塬、張塬、楊山、北坡、王店、蔡河、薛李、陳峽、趙王、麻溝、蔡仁、閻溝、花雙、馬小、魏山、徐屲、王家陽屲31個行政村,96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邵店村,距縣城45千米。古蹟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地灣遺址(新石器時代早期原始人村落文化遺址)。

沿革

1950年設五營鄉,1962年改為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90平方千米,人口3.6萬人,轄邵店、趙宋、馬川、羅灣、勝利、焦溝、王屲、西坡、何窪、楊灣、敦厚、腰莊、魚尾、袁莊、雒塬、張塬、楊山、北坡、王店、蔡河、薛李、陳峽、安山、趙王、麻溝、蔡任、閻溝、花雙、馬小、魏山、徐屲、王家陽山32個行政村。2005年,全鄉面積99平方千米,轄32個行政村,7731戶,39851人。2006年撤銷1個村:撤銷安山村,併入趙王村。2008年末人口8350戶、40349人。

地理環境

五營鄉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東北部,距縣城45公里,平均海拔1662米,年均降雨710毫米,年平均氣溫7.5℃,全年無箱期165天。年末常用耕地面積4100萬畝,鄉鎮行政區域面積9033平方公里。

教育

中學:秦安縣五營初級中學

小學:中心小學、何窪小學、北坡初級小學、墩厚小學、張塬小學、楊山初小、楊灣小學、王店初級小學、王窪小學、羅灣小學、勝利小學、腰莊小學、花雙小學、蔡任小學、蔡河小學、薛李小學、薛李小學、袁莊小學、西坡初小、趙王小學、閻溝小學、陽窪小學、陳峽初小、雒原小學、馬川小學、魏山村學、魚尾小學、麻溝小學。

近年來,鄉上多方籌資285萬元新建了五營中學、薛李小學、羅灣小學教學樓,改建、擴建了蔡河、閆溝、楊灣等15所小學,調整了教學布局,優化了教學結構,學校的軟硬件建設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行政區劃

五營鄉現轄邵店村、趙宋村、馬川村、羅灣村、勝利村、焦溝村、王窪村、西坡村、何窪村、楊灣村、墩厚村、腰莊村、魚尾村、袁莊村、雒原村、張原村、楊山村、北坡村、王店村、蔡河村、薛李村、陳峽村、趙王村、麻溝村、蔡仁村、閻溝村、花雙村、馬小村、魏山村、徐窪村、王家陽屲村31個行政村,9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9350戶,總人口40415人。

經濟發展

鄉政府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這一目標,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建設一個以旅遊業、果蔬生產業、養殖業、勞務輸出四大產業為支柱的文化旅遊型小城鎮。積極引進了油葵、中藥材、農作物、果品蔬菜等優良品種,大力推廣農業新科技,全鄉果園面積14680畝;蔬菜面積5400畝,新建冬暖棚38座,發展蔬菜塑料大棚500個;中藥材面積3000畝;良種覆蓋率達85%,科技貢獻率達46%。近年來,五營鄉黨委、鄉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特色產業富民、支柱產業興鄉」的發展思路,把「調結構、興產業、建基地、強基礎、抓勞務、促增收」作為主線,加大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林果業、規模養殖業和優質蔬菜種植業;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着力點,加強鄉村道路建設、人畜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把關注民生和構建和諧鄉鎮作為基礎,嚴格落實各種強農惠農政策,認真進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重點區域治安案件的整治,極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化解各類信訪案件,促進了全鄉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的發展。多年來,五營鄉黨委、鄉政府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堅持「農業穩鄉,工業強鄉,科技興鄉,旅遊富鄉」的發展思路,積極實施項目帶動、小城鎮拉動、產業帶動戰略,逐步走出了一條以「山果川菜辦企業,一、二、三產業齊發展」的經濟發展路子。主要實施了「112233」工程(即抓住西部大開發的這一歷史機遇,穩定糧食生產這一基礎,發揮旅遊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裕兩大優勢,走好旅遊興鄉、勞務富民兩條路子,建成規模養殖、瓜果蔬菜、中藥材種植三大基地,實現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規模養殖、勞務輸轉已成為該鄉的兩大支柱產業,果品蔬菜生產初具規模,旅遊業已見雛形。2004年,五營鄉黨委被省委評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五個好」鄉鎮黨委,五營鄉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鄉鎮」。

旅遊

大地灣遺址座落在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級階地和相接的緩坡山地上,總面積約110萬平方米。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中共甘肅省委確定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58年,甘肅省文物部門進行文物普查時首次發現。1978-1984年進行了連續7年的考古發掘,1995年又進行了補充發掘,發掘面積共計14752平方米。據考證,大地灣遺址大致可分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層文化,其歷史年代從距今8000年一直延續到距今5000年。其中一期文化距今約8000年,是中國西北地區考古發現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考古工作者共在大地灣遺址清理髮掘出房屋遺址240座,灶址98個,灰坑和窖穴325個,墓葬71座,窯址35座及溝渠12段,累計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18件以及動物骨骼1.7萬多件,清理房屋遺址240座,灶址104個,灰坑和窖穴342個,窯址38個,墓葬79座,壕溝9條。創造了中國六項考古之最——最早的旱作農作物標本、最早的彩陶、漢字最早的雛形、最早的宮殿式建築、最早的「混凝土」地面、最早的繪畫。

視頻

張家川網:秦安縣五營鄉民族舞蹈隊表演廣場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