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秘密被揭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俄狄甫斯殺父娶母,這一可怕的秘密多少年後仍未被揭露。他雖然有 罪過,但還是個善良而正直的國王。在伊俄卡斯特的輔佐下,他治理底比斯, 深得民眾的愛戴和尊敬。 過了一段時間,神衹給這個地區降下了瘟疫,任何藥物都失去了作用。 底比斯人認為,這場可怕的災難是神衹對他們的懲罰。他們自動集中到宮門 前,要求庇護,因為他們相信國王是神衹的寵兒,一定會有辦法的。祭司們 手拿橄欖枝條,領着大隊的男女老少,涌到王宮前。他們坐在神壇周圍和台 階上要求國王接見。 俄狄甫斯走出來,問城內為何獻祭的香煙繚繞,為何到處怨聲震天。 一位老年祭司回答說:「國王啊,你可親眼看到,我們遭受到怎樣的災難: 瘟疫流行,乾旱燒焦了牧場和山林。我們忍受不了折磨,前來找你,請求幫 助。你曾經從殘酷的斯芬克斯的手裡把我們解救出來,這一定有神衹暗中幫 助你,所以我們信任你,你一定能夠再次拯救我們。」 「可憐的人哪,」俄狄甫斯說,「我明白你們的請求,我知道你們的苦難。 沒有人比我更關心這些了。我不是只關心一兩個人,我是關心整個城市的命 運!我想來想去,相信自己找到了一個解決的辦法。我派克瑞翁到特爾斐去 尋找阿波羅的神諭,問問怎樣做才能解救這座城市。」 國王正說着,克瑞翁已經回來了。他當着男女老少的面向國王報告神 諭的內容。但這神諭並不能使人感到安慰。他說:「神衹吩咐,把藏在國內 的一個罪孽之徒驅逐出去。否則,你們永遠擺脫不了苦難的懲罰,因為殺害 國王拉伊俄斯的血債使整個城市陷於毀滅。」 俄狄甫斯根本想不到是自己殺害了國王,他要求把殺害國王的事講給 他聽。聽完後,他宣布,一定要親自處理這樁殺人案,然後遣散了集合起來 的居民。 俄狄甫斯當即在全國發布命令,無論誰,只要知道殺害拉伊俄斯的凶 手的情況,必須立即前來報告。如果知情不報,或者窩藏同夥,以後一律不 得參加祭祀神靈的儀式,不得享受聖餐,不得跟國人有任何來往。最後,他 發誓,要詛咒殺人兇手,使他一生痛苦和不幸,即使他隱藏在王宮裡,也不 能逃脫重責。此外,他又派出兩位使者去邀請盲人預言家提瑞西阿斯。 他預測隱秘事的能力簡直不亞於阿波羅本人。 提瑞西阿斯由一名男孩牽着過來了,他來到居民和國王面前。俄狄甫 斯把國人遭受的災禍告訴了他,說這不僅像一座山一樣壓在他的心頭,而且 也壓在全國人民的心頭。他請提瑞西阿斯運用他神異的能力,幫助找出殺害 國王的兇手。但提瑞西阿斯發出一聲悲嘆,朝國王伸出雙手,推辭說:「這 種能力是可怕的,它將給那個知情人帶來殺身之禍!國王喲,讓我回去吧! 你承受你的重擔,讓我也承受我的重擔吧!」 俄狄甫斯聽了這話,更要他顯出本領,而圍着他的居民們也紛紛跪在 他的面前,可是他仍然不肯回答。俄狄甫斯大怒,指責他知情不報,甚至說 他是幫凶。國王的指責逼得他不得不說出了真相。「俄狄甫斯,」他說,「你 說出了對自己的判決。你用不着指責我,也別指責居民中的任何人。是你自 己的罪惡使整個城市遭殃!你就是殺害國王的兇手,又是你跟自己的母親在 罪惡的婚姻中一起生活。」 俄狄甫斯對這些話還是不明白,他指責這個預言家是騙子和惡棍。同 時他又懷疑克瑞翁,責備他和預言家合謀設此謊言,妄圖篡位。現在,提瑞 西阿斯毫不含糊地稱他為殺父的劊子手和娶母為妻的人,預言他將面臨災 難。他一邊說,一邊牽着孩子的手,憤怒地離開了國王。克瑞翁也激烈地指 責俄狄甫斯毀謗他,兩人激烈地爭吵起來。伊俄卡斯特竭力勸解,也無法使 他們平靜下來。結果克瑞翁懷着委屈,憤憤地離開了俄狄甫斯。 伊俄卡斯特比國王更不明白事情的真相。「這個預言家說的事是多麼荒 唐啊!就拿這件事來說吧,我的前夫拉伊俄斯得到過一則神諭,說他將會死 在自己兒子的手裡。但事實怎樣呢?拉伊俄斯被強盜打死在十字路口。而我 們唯一的兒子在出生後就被綁住雙腳,扔在荒山上,可惜他出世還沒有三天 就死了。」 這番嘲諷話,俄狄甫斯聽了,大受震動,王后卻根本沒有意料到。「在 十字路口?」他惶恐地問,「拉伊俄斯死在十字路口?告訴我,他是什麼模 樣,他有多大歲數?」伊俄卡斯特並沒有明白丈夫為什麼激動,她不假思索 地說:「他個子高大,頭髮灰白。模樣,跟你非常像。」 俄狄甫斯聽了感到說不出的驚恐,他心中模糊的問題一下明朗了,像 被閃電照亮似的。 「啊!提瑞西阿斯並不是瞎子,提瑞西阿斯是個眼睛明亮的人!」俄狄甫 斯大聲說。他雖然知道了可怖的事實,但他仍然問了又問,似乎希望答案能 證明這是一場誤會。可是一切細節都吻合。最後他聽說當時有一個僕人逃了 回來,報告國王被殺害的消息。這個僕人在看到俄狄甫斯登上王位時,懇求 離開城市,到最遠的牧場上去為國王放牧。俄狄甫斯想親自盤問他,便派人 把他召回來。僕人還沒有到達,科任托斯的使者卻到了宮殿,向俄狄甫斯報 告,說他父親波呂玻斯去世了,要他回去繼承王位。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