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科 - 漢語漢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科 - 漢語漢字

科,kē,會意字,從禾從斗。本義:品類,等級。用斗量禾,以區分出禾的品類。《說文》,"科,程也。程,品也"。引申出品級、類別、標準、法律、徵稅、處罰等,《釋名》,"科,課也。課其不如法者罪責之也"。傳統戲劇中,角色的動作亦名為科,即規定動作之義。

〈名〉

(1) 會意。從禾,從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來指衡量、分別穀子的等級品類。本義:品類,等級。

(2) 同本義 [sort]

科,在字典中有多種意思,有名詞、動詞和形容詞三種詞性。在生物學中,還是位於目與屬之間的生物分類單位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科

拼音; kē

部首; 禾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數; 9

注音字母; ㄎㄜ

結構構型; 左右結構

五筆; TUFH

倉頡; HDYJ

字級; 一級字(編號1551)

平水韻部; 平聲五歌

筆順編號; 312344412

統一碼; 基本區 U+79D1

基本資料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禾斗

漢字部件分解:禾斗

筆順編號: 312344412

筆順讀寫:撇、橫、豎、撇、點、點、點、橫、豎

部首:禾

部外筆畫:4

總筆畫:9

詳細解釋

1. 動植物的分類單位:獅子屬於貓~。槐樹是豆~。

2. 機關內部組織的劃分:~室。財務~。

3. 學術或專業的類別:~目。學~。文~。理~。外~。

4. 古代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舉。~甲。~第。登~。

5. 判定(刑罰):~處(chù)。~罰。

6. 古典戲劇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動作時的用語:笑~。~白。

7. 古同"棵"。

詳細字義

科〈名〉 1. 會意。從禾,從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來指衡量、分別穀子的等級品類。本義:品類,等級。

2. 同本義 [sort]。科,程也。--東漢·許慎《說文》為力不同科。--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論語·八佾》與此同科。--《論衡·幸偶》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巧曹》

3. 又如:科品(種類;等級);科榮(科第榮華);科爵(指封建王朝官員的品級爵位)。

4. 法令;刑律 [laws and regulations]。三儀同科。--《太玄·玄離》。注:"法也。"從水之科滿。--《太玄·從》。注:"法也。"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諸葛亮《出師表》

5. 又如:科防互設(條律禁令交相設置);科文(法令條文);科令(法令;律條);科戒(修道的戒律、法規)。

6. 科舉考試的科目或等第 [imperial examination]。設程試之科,重金爵之賞。--韋昭《博奕論》

7. 又如:科分(科舉中式之年份);科甲出身(由科舉及第而取得入仕的資格);科法(科舉取士之法);科貢(泛指科舉)。

8. 條款;段落 [article]。科條既備。--《戰國策·秦策》

9. 又如:科段(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科條(科目,項目;條例;謂分類整理成條款、綱目)。

10. 法式;規制 [norms;rule]。如:科式(法式。指宗教儀式);科制(制度;程式)。

11. 課程或業務的分類 [branch of study]。如:文科;工科;理科;科本(課本,教科書)。

12. 官署或機關中按工作性質分設的部門 [section;department]。如:科研所(從事科學研究的機構);科業(指行業中的某一部門);科道(指科道兩衙門)。

13. 指科斗文字。我國古代字體之一。以其筆劃頭圓大、尾細長、狀似蝌蚪而得名 [tadpole script]。如:科斗文(科斗文字);科斗字(科斗文字);科斗書(科斗文字);科斗籍(古文經籍)。

14. 傳統戲劇角色的動作 [act]。鼓三通,鑼三下科。--《竇娥冤》

15. 又如:打科;笑科。

16. 草叢 [tuft]。如:科生(叢生);科藤(藤的一種。可以作杖、編席、制繩索)。

17. 通"窠"。坎;坑 [pit]。其於木也,為科上槁。--《易·說卦》[水]盈科而後進。--《孟子·離婁下》

18. 又如:科子(坑子);科臼(窠臼);科雉(剛出窠之雉;幼雉)。

科〈動〉

1. 審理獄訟;判刑 [pass a sentence]。如:科罪(判處罪刑,依律斷罪);科半(指依刑律減半判罪);科決(審理判決);科案(審理查究案件)。

2. 考較;查核 [check]。如:科計(估量;計算);科校(稽核);科問(查問)。

3. 課稅,徵稅 [levy]。假此科斂丁口。--《聊齋志異》

4. 又如:科派(攤派);科差(向官府繳納的捐稅和承擔的差役);科斂(聚斂,收取財物)。

5. 謂參加科舉考試 [take part in imperial examination]。如:科甲(舊時指科舉);科進(通過科考取得進士出身);科詔(指關於科舉的詔令)。

6. 修剪枝蔓;芟除蕪穢 [trim]。如:科柏(修剪柏樹。祭掃靈墓);科斧(蠶桑工具之一種。用以砍除桑樹繁枝)。

科〈形〉

空虛 [empty]

其於木也,為科上槁。--《易·說卦》。孔穎達疏:"科,空也。陰在內為空。木即空中者,上必枯槁。"

常用詞組

1. 科白 kē bái

[actions and spoken parts in classical Chinese drama] 戲曲中角色的動作和道白。

2. 科班 kē bān

(1) [old-type opera school]∶招收兒童,培養、教育其為戲曲藝員的戲班。

(2) [regular professional training]∶正規的專業訓練。

科班出身

3. 科地 kē dì

[place;site] 供演出的場地、場子。

4. 科第 kē dì

[imperial civil examination] 指科舉考試,因科舉考試分科錄取,每科按成績排列等第。

科第世家:世代應科舉中試的人家。

5. 科爾沁草原 kē ěr qìn cǎo yuán

[Horqin Grassland]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草原,包括大興安嶺南段東側的西遼河、霍林河、洮兒河流域。為溫帶南部半乾旱草原地帶。原為優質草原,後迅速沙化,一部分已退化為科爾沁沙地。

6. 科罰 kē fá

[punish] 處罰

違者科罰

7. 科諢 kē hùn

[(of Chinese operas) comic gestures and remarks] 戲曲演出中角色的滑稽動作和道白。

8. 科技 kē jì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學技術。

9. 科甲 kē jiǎ

[imperial examinations] 科舉。因漢唐時舉士考試分甲、乙等科。也指科舉出身的人。

10. 科教片 kē jiào piān

[popular science film] 用於進行科學知識教育的影片。

11. 科舉 kē jǔ

[imperial examination] 指中國從隋唐到清代的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後備人員的考試制度。

12. 科斂 kē liǎn

[levy] 湊集或搜刮錢財。

科斂錢糧

科斂丁口(向百姓攤派費用。科斂,按規定條文攤派,聚斂,科,規定條文,名詞作狀語。丁口,人口,指百姓。)--《聊齋志異·促織》

13. 科倫坡 Kē lún pō

[Colombo] 斯里蘭卡首都。人口60萬

14. 科盲 kē máng

[a science illiterate] 沒有科學常識的成人。

農村里科盲太多。

15. 科名 kē míng

[scholarly honor won in imperial exams] 科舉考中而取得的功名。

16. 科目 kē mù

(1) [subject (in a curriculum)]。

(2) 學術等按不同性質劃分的類別。

(3) 學校教學中指課程名目。

(4) 古代分科取士的名目,始自隋唐。

(5) [headings in an account book]∶會計賬目。

17. 科派 kē pài

[apportion] 攤派[捐款]。

18. 科普 kē pǔ

[popular science] 普及科學知識。

19. 科室 kē shì

[administrative office] 各科與各室。指管理機構的直屬單位。

20.科學 kē xué

[science] 指發現、積累並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已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

21. 科學家 kē xué jiā

[scientist] 精通科學(尤指自然科學)的人。

22. 科學院 kē xué yuàn

[Academy of Science] 下屬許多研究所從事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科學管理機構或各研究所的總體。

23. 科研 kē yán

[scientific research] 科學研究的簡稱。

科研機構

24. 科員 kē yuán

[section member] 一個科里的成員。

25. 科長 kē zhǎng

[section chief] 處以下的行政或技術管理單位的領導。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下】【禾字部】科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禾切,音窠。《說文》程也。從禾從斗。斗者,量也。《徐曰》會意。 又《廣韻》條也,本也,品也。《戰國策》科條旣備。 又坎也。《孟子》盈科而後進。 又等也。《論語》為力不同科。 又科,斷也。《釋名》科,課也。課其不如法者,罪責之也。 又取人條格曰科第。

《前漢·元帝紀》詔丞相御史,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郞從官。《注》始令丞相御史舉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見在郞及從官,又令光祿每歲依此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賢否也。

《後漢·徐防傳》立博士十有四家,設甲乙之科。《注》歲課甲科四十人為郞中,乙科二十人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又木中空也。《易·說卦》科上稿。 又科頭。《史記·張儀傳》跿跔科頭。《注》謂不著兜鍪入敵。 又科斗,蝦蟆子。一名活東,頭圓大而尾細。古文書形似之。又科雉,獸名。《劉向·說苑》楚莊王獵於雲夢,射科雉。 又地名。《水經注》汳水,又東逕科城北。 又《廣韻》苦臥切,音課。滋生也。《正字通》植禾本也。

【卷七】【禾部】科

程也。從禾從斗。斗者,量也。苦禾切

外文解釋

1. [Biology] family

2. an academic discipline or branch

3. a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t a certain level

4. [Formal] to pass a sentence (of)[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