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科拉松·阿基諾

科拉松·阿基諾瑪莉亞·科拉松·「柯莉」·許寰哥·阿基諾(菲律賓語:Maria Corazon "Cory" Cojuangco Aquino,1933年1月25日-2009年8月1日),亦稱科拉松,本名許娜桑,華文媒體通常簡稱阿基諾夫人,菲律賓第11任總統,亦是菲律賓及亞洲首位民選女總統,1986年至1992年在任。出身於富裕的閩南家族「許寰哥家族」,祖籍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鴻漸村(現屬漳州龍海市);科拉松曾自稱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婦」。婚前姓名為Maria Corazon Sumulong Cojuanco;其長子貝尼格諾·阿基諾三世(華名亞謹諾)在2010年6月30日至2016年6月30日亦擔任總統;其女姬絲·阿奎諾Kris Aquino為菲律賓演員,信仰基督教。

菲律賓是東南亞的一個天主教國家[1],1億多人口中卻足足有着92%的民眾信仰基督,其中絕大多數為天主教[2]

目錄

簡介

她與馬科斯總統最堅定的批評家小班尼格諾·阿基諾參議員結婚。在她的丈夫於1983年8月21日從美國返回菲律賓後被暗殺後,她成為反對派領導人。1985年末,費迪南德·馬科斯要求進行大選,阿基諾競選總統,前參議員薩爾瓦多·勞雷爾競選副總統。1986年2月7日舉行大選後,馬科斯和他的競選夥伴被宣布為獲勝者,因有關選舉欺詐的指控,阿基諾呼籲採取大規模的公民抗命行動。菲律賓武裝部隊的轉向和當地天主教等級制的支持導致了人民力量革命,該革命驅逐了馬科斯。阿基諾於1986年2月25日繼任為總統。

作為總統,阿基諾監督了1987年《憲法》的頒布,該憲法限制了總統的權力並重新建立了兩院制國會。她的政府非常重視並關注公民自由和人權,以及為解決正在進行的共產主義叛亂和伊斯蘭運動而進行了和平談判。她的經濟政策以恢復經濟健康和信心為中心,並致力於建立以市場為導向,對社會負責的經濟。1987年,她成為第一位獲得享有盛譽的自由獎(Prize For Freedom)的菲律賓人。

對阿基諾政府的幾次政變企圖直到1992年其任期結束,她任內也面臨着各種自然災害。菲德爾·拉莫斯繼任總統後,她重返平民生活,同時繼續公開表達對政治問題的看法。為了表彰她在世界上最和平的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她於1998年獲得了Ramon Magsaysay獎。

視頻

科拉松·阿基諾 相關視頻

天主教次經/馬加比書_誠心呈義_莊政誠
天主教徒首次來到中國,為規勸皇帝皈依天主教,煞費苦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