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五角楓
種植五角楓
五角楓屬於落葉喬木類,它外形優美,易於管理。讓人賞心悅目的觀賞類苗木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它不僅有着良好的外觀,它還耐旱,耐寒,非常適合作為綠化樹種、生態保護等。
華北五角楓別稱平基減、元寶樹、色樹、瓜子茶、五角槭。槭樹料,一年生苗,苗木多分枝,交互對生。有時上下兩對分枝相隔很近而似輪生。落葉喬木;冬芽紫褐色,有短柄。葉長6—8厘米,寬9一11厘米,基部心形或淺心形,通常5裂,裂深達葉片中部,有時3或7裂,裂片卵狀三角形,頂部漸尖或長尖,全緣,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基部脈腋有簇毛。
目錄
[隱藏]基本信息
中文名: 華北五角楓
拉丁學名: Acer truncatum Bunge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無患子目
科: 槭樹科
屬: 槭屬
分布區域: 北至遼寧西部、南至江蘇北部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可達8~12m。干皮黃褐色或灰色,縱裂。當年生枝綠色,後轉為紅褐色或灰棕色,光滑無毛。鱗芽端尖光亮。單葉對生,掌狀5裂,裂片全緣或僅中間裂片上部出現2小裂。葉基截形或稍凹,兩面光滑,偶見背面脈腋有簇毛。具長葉柄。花雜性同株,頂生傘房花序,具花6-10朵,花黃白色,萼、瓣各5枚,雄蕊48枚。翅果,熟時淡黃色,兩果張開成直角或鈍角,翅長與果體近相等。花期4-5月,果熟9-10月。
生長習性
五角楓較喜光,適應性很強,生長快,抗旱,耐嚴寒,耐貧瘠,在酸性、石灰性土壤均能生長。但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濕潤的山地褐土上生長最好。對作行道樹的每年在土壤封凍前澆一次越冬水,土壤解凍後澆一次解凍水,其他時間如何澆水,根據天氣情況而定。
栽植後每年主幹要塗白,塗抹高度為1米。塗白劑的配方: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劑原液0.5份,食鹽0.5份。[1]
用途
出地造林及四旁綠化樹種秋季葉變紅,美觀,極適用作庭園綠化承行道樹。木材堅硬,細緻。供建築,家俱、膠合板材料。樹皮纖維可造紙及代用棉種仁含油量達5%,供工業用油。也可食用。
栽培技術
採集種子
五角楓的培育主要以種子繁殖為主。秋季10月中旬,我們在大規格五角楓上採下種子,注意要等到種子變為黃褐色在進行採集。需要找到老樹進行採種最好。
處理種子
在春季播種的時候,需要提前將五角楓種子進行水泡,因為種子外殼較厚,不可以直接播種。首先將種子放到70-80度溫水中浸泡1小時左右,然後撈出浸泡到涼水中,需浸泡2-3天,待種子外殼裂開後即可撈出備種。
播種時間
因為全國範圍內,各省市春季時間不統一,我們需要體察溫度來確定播種時間。一般早春化凍後,一天內早晚不在上凍,溫度在零上10-15度的時候播種即可。 更多關於五角楓樹苗的介紹、種植技術、新聞資訊、前景、報價,請點擊五角楓進行查閱,專業的知識幫助您更好的了解五角楓。
土地準備
肥沃的土地是五角楓種子最適合不過的了。但是有些地區土地較硬,為黑土地或者紅土地,也是可以播種的。播種前我們需要深翻土地一次,儘量不要先施農家肥,容易燒壞種子。翻地後,澆水一次,待土壤不是很濕的時候,人可以站得住腳即可播種。
播種注意
在播種的時候,我們儘量不要用機器,因為五角楓種子較小,埋的深可能造成不出苗或者出苗少的現象。建議用木棍或者專業器具采溝,種子種植深度控制在2-4厘米即可。播種後3天後再澆一次水即可。
苗期管理
播種後,五角楓種子基本7-10天即可出苗,出苗後不要着急間苗,因為五角楓生長緩慢,生長期短,待苗高20厘米左右的時候在進行間苗,留下長勢旺盛的苗,每畝地留苗2500-3000棵即可。
苗圃施肥
當五角楓苗高1米左右的時候,大概就是夏季中期,我們需要對五角楓苗進行施肥,以促進其更好的生長。注意不要施肥太多,肥料要少用勤施。因為處於苗期,施肥太多也會造成燒苗。
苗期管理
1 間苗定苗 一般情況下,播種15 天種子即可出苗,此時,揭去草簾或地膜。當有50%幼苗苗高達10cm時進行間苗和定苗,雨後或澆水後,保留苗株距約8cm,每平方米保留120 株,注意不要傷及保留苗的根和芽,嚴格遵循「去弱留強,間密存稀,留勻留壯」的原則。 間苗後,及時澆水,使鬆動的*壤與苗根踏實。
2 澆水 定苗後,觀察苗床濕度,進行澆水作業,澆水後要及時進行中耕和除草,以增強*壤通透性。遇到持續降雨天氣,適時給苗床進行排水,防止五角楓幼苗苗根腐爛。
3 施肥 在*壤稍乾的晴天或陰天,將尿素與干*混合後撒在苗床上,每平方米施尿素20g,每畝施肥5kg,嚴禁將肥料撒在幼苗葉面上,防止灼傷苗木。施肥後松*覆蓋肥料,減少肥力流失。全年可施肥3 次,苗木速生階段以施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使用;9月份後停止施用氮肥,施適量施入鉀肥,以促進苗干木質化,利於苗木抗寒越冬。
栽植與修剪
1 栽植 五角楓具有根系發達、側根多、移栽成活率高等優點,2年生或3年生的幼苗即可用來造林。選擇生長良好的的五角楓一、二級小苗裸根進行栽植。起苗後,在小苗根部噴施新高脂膜後假植,保護根尖根鞘。用於綠化的多年生大苗,起苗時需帶*球,並對根部適當修剪,切口塗上愈傷防腐膜,移栽時間以春季樹木萌芽前最佳。移栽前要事先整好*地,施足底肥,栽植深淺適當,栽後要澆透定根水。
2 修剪 3.2.1 平茬2年生需要繼續留床培育的苗木,要進行再次間苗,苗株距保留在20~30cm,每畝留苗7000株左右。間苗後要平茬,讓小苗從根部重新萌發。 3.2.2 大苗修剪每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去掉樹幹萌芽,用3~5年將大苗的枝下高調整到1m以上後,截掉主頭,培育數根主枝,培育好冠形,從而適應園林綠化的需求。[2]
病蟲防治
主要病害是立枯病、漆葉斑病,主要蟲害是光肩星天牛、星天牛。對立枯病的防治,苗木出齊後,用立枯淨800至1000倍液灌根或噴灑樹體3次。
對漆葉斑病的防治,於發病初期噴波爾多液1至2次,或向樹冠噴65%代森鋅0.2%至0.25%溶液,秋季將病果病葉收集後加以處理(埋於土內或燒掉)
對光肩星天牛、星天牛的防治,幼蟲活動期往蟲道注藥,用藥棉或毒簽堵塞有新鮮蟲糞的排糞孔,從該孔上方的排糞孔注入威雷150倍液。於七八月間天牛成蟲活動期,樹上噴灑5%溴氰酯微膠囊劑2000倍液或人工捕殺天牛成蟲。[3]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