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風起時念親情(陳勝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秋風起時念親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秋風起時念親情》中國當代作家陳勝華的散文。

作品欣賞

秋風起時念親情

秋風漸起,涼意開始覆蓋田野;星河清朗,親情慢慢湧上心頭。

下班時刻,接到一請求加微信好友的信息,添加之後,得知對方剛剛往郵箱裡投遞了一份稿件,希望我給予編輯。為了報答文友們對我和墾利文藝平台的信任,我爽快答應。

準備晚上編輯兩位文友的文稿,如今再加一篇,今晚工作量有點大,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一場夜戰了。今晚恰好輪到我在單位值夜班,晚睡點無所謂,打擾不到家人正常休息,心就釋然了。

前兩篇文稿編輯比較順利,因文章短小精煉,不到七點就編輯完成。當閱覽紅寅老師的文章時,隨着閱讀逐漸深入,一股強烈的共鳴填滿了心胸,我被紅寅老師時四年完稿的那份執着、信念以及文章中對爺爺的無限眷戀和深深懷念所感染

吃飯,趕緊泡了包方便麵,並調好提醒巡視的鬧鐘。擔心進入狀態後,耽誤出去夜班巡視,畢竟百十多畝的大院需要自己來堅守,雖然有門衛值班人員和滿院子的監控設備,但絕不能辜負了領導對自己的信任,陣地一定要堅守好,不能放鬆警惕。夜深人靜之際,獨自在大院一隅的辦公室內爬格子,這一情景倒有點像魯北老師前段時間刊發的《一個人的大樓》中的場景;這樣的夜晚,整個大院及大院裡停放的幾十輛公交大客車是我的,整個世界也是我的。

紅寅老師這篇歷時四年的文章,從着手瀏覽到編輯、校對完稿,花費四個多鐘頭。這既不是文章篇幅太長,也不是質量有問題,而是文章的內容,尤其是關於爺爺的細節描寫引發了我的情感共鳴。文中的爺爺與我的父親高度重疊,就像是我那暮年時光的老父親又來到了我的面前。父親與文中的爺爺相差15歲,也是從苦難中熬過來的,父親健在的話也有89周歲了。我的父親一生勤勞、善良、耿直、要強、倔強;與人為善、吃苦耐勞、躬耕田疇、櫛風沐雨,把一切讚美之詞用在父親身上都不為過。父親把勤勞善良的家風傳承給孩子們之後就離我們而去。我邊閱讀邊流淚邊編輯,此情此景讓我如何不感懷!

熱愛土地的父親不顧孩子和親戚們的反對,始終如忙碌的蜜蜂、勤勞的耕牛,不舍晝夜在田野里侍弄莊稼,開荒種樹,春華秋實,歲物豐成。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勤勞的父親用汗水換來的財富給孩子們創造了良好的讀書條件,並且先後蓋起了幾處敞亮的院落,最終靠勞動實現了一名老農民的夢想。

父親一生住過三次醫院。第一次是因為年齡大了不服老,趕着驢車去農田勞作,因為毛驢受到驚嚇,狂奔不止,父親不小心從車上摔下來把左肩胛骨摔骨折了,遭此一劫之後,父親身體大不如從前。倔強的脾性始終貫穿於父親的一生,仍然舍不的自己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良田和生態林,只好把毛驢賣了,換成了行動遲緩的老黃牛。第二次和第三次住院皆因一個毛病——腦梗阻。第一次腦梗阻就醫比較及時也比較輕微,出院之後父親已經離不開藥物鞏固治療了。不服老不服輸的父親最終放棄了鍾愛一生的良田和大牲畜。放棄了一日三餐愛喝點酒的嗜好,煙也抽的不那麼勤了,由每日兩包降到了半包,有時煙癮上來自己感覺超量時,就會拿着香煙放到鼻子下邊不停地深呼吸,然後閉上眼睛慢慢呼氣,尋找吸煙的感覺和愜意。

[1]

作者簡介

陳勝華,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