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秋風起時念親情(周洪民)

​​ 秋風起時念親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秋風起時念親情》中國當代作家周洪民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秋風起時念親情

秋風漸起,涼意開始覆蓋田野;星河清朗,親情慢慢湧上心頭。

下班時刻,接到一請求加微信好友的信息,添加之後,得知對方剛剛往郵箱裡投遞了一份稿件,希望我給予編輯。為了報答文友們對我和墾利文藝平台的信任,我爽快答應。

準備上編輯兩位文友的文稿,如今再加一篇,今晚工作量有點大,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一場夜戰了。今晚恰好輪到我在單位值夜班,晚睡點無所謂,打擾不到家人正常,心就釋然了。

前兩篇文稿編輯比較順利,因文章短小精練,不到七點就編輯完成。當閱覽紅寅老師的文章時,隨着閱讀逐漸深入,一股強烈的共鳴填滿了心胸,我被紅寅老師歷時四年完稿的那份執着、信念以及文章中對爺爺的無限眷戀和深深懷念所感染。

我顧不上到外邊吃飯,趕緊泡了包方便麵,並調好提醒巡視的鬧鐘。擔心進入狀態後,耽誤出去夜班巡視,畢竟百十多畝的大院需要自己來堅守,雖然有門衛值班人員和滿院子的監控設備,但絕不能辜負了領導對自己的信任,陣地一定要堅守好,不能放鬆警惕。夜深人靜之際,獨自在大院一隅的辦公室內爬格子,這一情景倒有點像魯北老師前段時間刊發的《一個人的大樓》中的場景;這樣的夜晚,整個大院及大院裡停放的幾十輛公交大客車是我的,整個世界也是我的。

紅寅老師這篇歷時四年的文章,從着手瀏覽到編輯、校對完稿,花費四個多鐘頭。這既不是文章篇幅太長,也不是質量有問題,而是文章的內容,尤其是關於爺爺的細節描寫引發了我的情感共鳴。文中的爺爺與我的父親高度重疊,就像是我那暮年時光的老父親又來到了我的面前。父親與文中的爺爺相差15歲,也是從苦難中熬過來的,父親健在的話也有89周歲了。我的父親一生勤勞、善良、耿直、要強、倔強;與人為善、吃苦耐勞、躬耕田疇、櫛風沐雨,把一切讚美之詞用在父親身上都不為過。父親把勤勞善良的家風傳承給孩子們之後就離我們而去。我邊閱讀邊流淚邊編輯,此情此景讓我如何不感懷!

[1]

作者簡介

周洪民,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