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海棠葉斑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海棠葉斑病

秋海棠葉斑病
原圖鏈接

四季秋海棠細菌性葉斑病是由細菌引起球根秋海棠普遍發生的一種葉斑病。初期,病斑是小皰狀,逐漸變成透明。後期,病斑擴大並連接成片,形成枯斑。

症狀

秋海棠葉斑病
原圖鏈接

其細菌主要侵染葉片。感病葉片在初期葉面出現淡綠色水漬狀小點,後擴大成圓形或近圓形的皰狀斑,略隆起,呈褐色至黑褐色,病部周圍組織呈淡黃色或紅褐色,並有明顯的暈圈,病斑可相互連接成大斑。後期病組織變為褐色,乾枯。 [1]

病原

病原為細菌,野油菜黃單胞菌秋海棠致病變種(Xanthomonas compestris pv.begoniae),屬假單胞菌科。細菌菌體杆狀,具1-2根極生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適溫為28-30℃。

發病規律

危害各種秋海棠,種和品種間抗病能力有差別;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或生活在病株上,由風雨傳播,遠距離傳播依靠帶病苗木;從氣孔和傷口侵入;6月開始危害,高溫和多雨季節為病害盛發期。管理不善、土地貧瘠,發嚴重。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不要在被病原細菌污染的土壤上繁殖新株,應換用新土。有條件時可將病土進行滅菌處理(利用福爾馬林或加熱)。實行輪作,選用無病植株作母本,所用修剪工具要用70%酒精處理。對局部感染的植株,應及時剪除病枝燒毀,以防病害擴展。從盆沿澆水,防止葉片帶水過夜,溫室栽培要控制密度,加強通風。適時、適量施肥,以增加土壤肥力,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抗病能力。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施30%琥膠肥酸銅500-600倍液,一般不能與其他藥劑混用。或60%琥乙膦鋁(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劑400倍液。還可用硫酸鏈黴素或72%農用鏈黴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新植黴素200-250ppm,也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噴灑1次。噴藥次數視病情定。或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 也可用0.5%波爾多液。

3、溫室盆栽時要注意通風透光,以免濕度過高誘發病害,並避免淋澆。 [2]


相關視頻

秋海棠也能養死?2個經常「手法」,都是養死的關鍵

養殖秋海棠,超過一半人養錯了,難怪開花少還乾枯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