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收人(李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收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秋收人》中國當代作家李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秋收人

在九月,如果有機會,你應當抽空去鄉間的田野轉轉,親自感受一下金秋的豐收,以及秋收期間農民伯伯的艱辛。

放眼望去,山間成片成片的玉米秸稈已經枯黃,玉米苞谷病懨懨地垂下了頭,青綠色的玉米鬍鬚漸漸變成棕褐色。天蒙蒙亮,玉米地里已有人影晃動,他們趕着清晨的涼爽出門勞作了。為了防止蟲子爬上身上,他們身穿透氣的長袖上衣和寬鬆長褲,用扁擔挑着籮筐陸陸續續趕來山上了。

你可以看到高高的玉米秸稈足足把整個人淹沒,他們用一隻手迅速地掰下帶有苞谷的玉米,順勢扔向一個中心地方將其堆積在一起,另一隻手持着彎刀,熟練地砍斷玉米秸稈,朝一個方向撲倒,在山上風吹日曬而乾的玉米秸稈可以日後挑回家當柴火。當他們收完秸稈上的玉米,此時的玉米地已經是另一番景象。高高的玉米秸稈撲倒在四周,聚積起來的玉米堆在各處凸起。隨之,人們開始撕堆在一起的玉米苞谷,從玉米尖將苞谷撕開分為左右兩邊,連着鬍鬚朝下剔,然後在底端玉米莖的地方折斷,扔掉苞谷將顆粒飽滿的黃燦燦的玉米放進籮筐。待到滿滿一籮筐時,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彎着背,挑着沉重的玉米一搖一擺趕回家吃早飯。此時,太陽已經露出了臉,金黃的玉米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生活的艱辛讓白髮過早地爬滿了他們的頭,一張張黝黑的臉上滿是皺紋。他們趕回家煮飯,同時又忙着餵豬食,把關在籠子裡的雞鴨放出來餵食,又趕着去菜園裡摘一個冬瓜或南瓜、一籃辣椒再炒幾個雞蛋就是早餐。簡單吃過飯後,又趕在太陽剛升起來時去曬玉米粒,在太陽的照耀下,金黃的玉米粒鋪滿整個房子平頂,望上去很是耀眼,同一次曬的玉米要在烈日下曬三天左右才能收進倉庫,那是農民伯伯一個季節的心血。

曬完玉米,他們又要去脫玉米粒。用一條長木凳放倒,在兩端的凳腳上裝上兩隻帶有齒輪的鞋子,用繩子固定後,便兩手握着玉米在鞋底面滾動,通過摩擦使玉米粒脫落。這是很古老的一種方法,人們一天下來大概只能收穫三籮筐的玉米粒,待三天後屋頂的玉米粒收起來之後,又要將新的玉米粒挑出去曬。這看似簡單的方法卻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

曬着的玉米每隔兩三個小時就要進行翻動,用一根竹子做成的手指朝下的彎曲的形狀進行翻動。待下午高溫過後,人們又繼續上山去進行收割,又要趕在天黑之前回家收平頂的玉米粒,用竹子分枝做成的掃帚將其聚集在一起堆成錐形,如果天氣持續晴朗的話,夜晚便可用尼龍布蓋住,而如果有雨,只能用籮筐裝起來,晴天的時候再曬出來。農民是隨着天氣做事的,這話形容的十分貼切,如果在脫玉米粒的過程中,天空中有烏雲,那麼人們必須立刻去平頂收玉米,以防下雨將其打濕。而雨是說下就下的,即將曬乾的玉米粒被水沖走是常有的事。每逢下雨,人們便會犯愁,因為如果持續陰雨天氣,玉米粒便會發芽,人們又要採取措施來進行防範。

這樣忙碌艱苦的生活大概要持續整個秋季,包括人們拔花生、收稻穀。而對他們來說,每一天的時間是不夠的。他們從春季播種等待的就是豐收的時刻。秋季,對農民伯伯來說,是無比勞累的,他們每天頂着烈日,在田地間汗流浹背地進行收割,但他們心中更多的是喜悅,難以言說的喜悅……

我想,他們是值得無比尊敬的![1]

作者簡介

李容,女95後,湖南新化人,現讀於冷水江市婁底幼兒師範學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