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秋下荊門》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寫於詩人第一次出蜀遠遊時。[1]

《秋下荊門》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根據裴斐編制的《李白年譜簡編》,此詩作於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當年李白再游峨眉山,秋間經清溪、渝州、三峽去蜀,來游楚地,在離開荊門時作此詩。

詩中借景抒情,妙用典故,抒發了秋日出遊的愉悅心情,也表達了詩人意欲飽覽祖國山河而不惜遠走他鄉的豪情與心志。全詩雍容典雅,又不失豪放飄逸,意味深長。詩中洋溢着積極而浪漫的熱情。

目錄

作品原文

秋下荊門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鱠,自愛名山入剡中。

白話譯文

秋霜降落在荊門江樹葉子落空,布帆完好地掛在杆上招引秋風。

我這次出去不是為了那鱸魚鱠,本來就熱愛名山因此才去剡中。

詞句注釋

⑴荊門:山名,位於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的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⑵空:指樹枝葉落已盡。

⑶布帆無恙:運用《晉書·顧愷之傳》的典故:顧愷之從他上司荊州刺史殷仲堪那裡借到布帆,駛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風,他寫信給殷仲堪,說:"行人安穩,布帆無恙。"此處表示旅途平安。

⑷鱸魚鱠:運用《世說新語·識鑒》的典故:西晉吳人張翰在洛陽做官時,見秋風起,想到家鄉菰菜、鱸魚鱠的美味,遂辭官回鄉。

⑸剡中:指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帶。《廣博物志》:"剡中多名山,可以避災。"

作品鑑賞

荊門山戰國時為楚國的西方門戶,乘船東下過荊門,就意味着告別了巴山蜀水。這首詩寫於詩人第一次出蜀遠遊時。對錦繡前程的憧憬,對新奇而美好的世界的幻想,使他戰勝了對峨眉山月的依戀,去熱烈地追求理想中的未來。詩中洋溢着積極而浪漫的熱情。

第一句是寫景,同時點出題中的"秋"和"荊門"。荊門山原是林木森森,綠葉滿山,然而詩人到來時,卻是秋來霜下,木葉零落,眼前一空。由于山空,江面也顯得更為開闊。這個"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繪出山明水淨、天地清肅的景象,寥廓高朗,而無蕭瑟衰颯之感。

第二句"布帆無恙掛秋風",承上句"江"字,並暗點題中"下"字。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為荊州刺史殷仲堪幕府的參軍,曾告假乘舟東下,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給他,途中遇大風,顧愷之寫信給殷仲堪說:"行人安穩,布帆無恙。"這裡借用了"布帆無恙"這一典故,不僅說明詩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風順、天助人願的意味。這種秋風萬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動地寫出了詩人無比樂觀欣慰的心情。

前人有詩:"張翰江東去,正值秋風時。"這首詩的第三句,就是由第二句中的"秋風"連及而來的。據說西晉時吳人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而想到故鄉的蓴羹、鱸魚鱠,說:"人生貴得適志耳,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於是回到了故鄉。李白此行正值秋天,船又是向着長江下游駛行,這便使他聯想到張翰的故事,不過他聲明"此行不為鱸魚鱠",此行目的與張翰不同,他自己是遠離家鄉。這樣反跌一筆,不但使詩變得起伏跌宕,而且急呼下文"自愛名山入剡中"。剡中,今浙江嵊州,境內多名山佳水。句中"自"字,與上一句中"不為"相呼應,兩句緊相連貫,增強了感情色彩。

古人曾說過:"詩人之言,不足為實也。"那意思大概就是說詩具有凝鍊、概括、誇張、含蓄等特色,詩中語言的含意,往往不能就字面講"實"、講死,所以說寫詩的人也應該"不以辭害意"。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如果只理解為詩人在表白"此行"的目的,不是為了吳地的美味佳肴,而是要去欣賞剡中的名山,那就未免太表面了,太"實"了。李白"入剡中",是若干年以後的事。讀者要知道它的含意到底是什麼,還得回到詩的第三句。從張翰所說的話來看,張翰是把"名爵"與"鱸魚鱠"對立起來,放棄前一個,而選後一個;而李白對後者的態度很明朗--"此行不為鱸魚鱠"。

至於對前者,詩人沒有明說。可是,"秋下荊門"以後的所言,所行,就把這個問題說得很清楚了。第一,"此行"並沒有"入剡中",而是週遊在江漢一帶,尋找機會,以求仕進;第二,他還明白地聲稱:"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上安州裴長史書》)他還希求"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這種建功立業的宏願,積極用世的精神,和張翰的態度恰恰相反。所以詩人此時對"名爵"和"鱸魚鱠"都是一反張翰的意思,只不過在詩中說一半留一半罷了。當然,這也是"適志",是辭親遠遊、建功立業的"志"。詩的第四句說,飽覽紹興的名山佳水,也是詩人所嚮往的。這種興趣,早在他出蜀之前就已經表露出來了,不過聯繫上一句來看,就不能僅僅局限於此了。自視不凡的李白,是不想通過當時一般文人所走的科舉道路去獲取功名的,而是要選擇另一條富有浪漫色彩的途徑,那便是遊歷,任俠,隱居名山,求仙學道,結交名流,樹立聲譽,以期達到目標。所以這裡的"自愛名山入剡中",無非是在標榜詩人自己那種高人雅士的格調,無非是那種不同凡俗的生活情趣的一種藝術概括。這種樂觀浪漫、豪爽開朗、昂揚奮發的精神,生動地表現了詩人的個性,以及盛唐時代的精神風貌。

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也頗有特色。全詩雖四句,但寫景、敘事、議論各具形象,集中地抒發了詩人年輕時"仗劍去國"的熱情,筆勢變幻靈活,而又自然渾成。四句詩中連用了兩個典故,或暗用而不露痕跡,或反用而有新意,讀來沒有凝滯堆砌之感,達到了推陳出新、語如己出、活潑自然的境界。

名家點評

《唐詩絕句類選》:蔣仲舒曰:"掛"字最得趣。徐子擴曰:閒適。

《唐詩直解》:信口拈出,興味自佳。

《唐詩訓解》:霜落則木葉俱盡,故云"空"。於此時而掛帆來游,豈欲以鱸自高耶?所以入剡中者,愛此名山耳。

唐詩鏡》:無意無色,自然高妙。

《唐詩摘鈔》:用事之法,貴有變化,不宜即事用事。如"行人安穩,布帆無恙",本言濟險之狀,而詩中無濟險意,偶用四字,成筆趣而已,是謂借用古事("不為鱸魚"句下),翻案用事。

《唐詩別裁》:明明說天下將亂,孑身歸隱,卻又推開解說,此古人身份不可及處。

《唐宋詩醇》:輕秀。運古入化,絕妙好辭。

《網師園唐詩箋》:言微旨遠(末二句下)。

《詩法易簡錄》:首句寫荊門,用"霜落"、"樹空"等宇,已為次句"秋風"通氣。次句寫舟下,趁便嵌入"掛秋風"字,暗引起第三句"鱸魚膾"意來。第三句即以"此行"承住上二句,以"不為鱸魚膾"五字翻用張翰事,以生出第四句來,托興名山,用意微蜿。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清景幽情,自然深出,若着一點俗思,作不得亦讀不得。此等句點撥入神,筆端真有造化。

李太白詩醇》:嚴滄浪曰:後半自清勝,然"思鱸魚"是晉人偏趣,翻作"愛山"是唐人,便痴。翼云云:"霜落"則葉空矣,先寫秋意。次句以題中"下"字意承。"此行"便緊接上文作轉,以"張翰見秋風起,思吳中蓴鱸"事開一筆。剡縣隸會稽,多佳山水,"自"字合上"不為"二字。

作者簡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3]

視頻

一代詩人 李白

康震:大詩人李白的氣韻與風采

參考資料

  1. 《秋下荊門》 詩詞文句網
  2. 李白簡介 古詩文網
  3. 「李白」詩詞全集(982首)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