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秀英炮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秀英炮台位於海口市秀英港區東南側,海秀大道秀英村,是海南古代宏大的軍事設施。炮台北側原來的海水區域已經被後來的圍海造地工程填沒。秀英炮台與天津大沽口炮台、上海吳淞炮台、廣東虎門炮台同為清代晚期聞名遐爾的海岸炮台,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

秀英炮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海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德育基地以及海口警備區"中國少年雛鷹行動"基地,位于海口市海秀大道世貿南路。管理單位是海南省軍區。

秀英炮台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與天津大沽炮台、上海吳淞炮台、廣東虎門炮台同為清代晚期聞名遐爾的四大海岸炮台[1] ,是我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

海口古稱海口浦,是海南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地處海南島北端,北臨瓊州海峽,與中國大陸雷州半島相望。明代,築城設防,稱海口所城;清代,修炮台,置海口水師營,鞏固海防設施。

但是由於年代久遠等原因,秀英炮台於2006年閉門謝客,由政府進行保養與保護,2013年,海口市投入資金600多萬元,對秀英炮台進行修繕,並於當年12月底重新對市民遊客開放。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秀英炮台

地理位置:海口市秀英港區東南側

占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

開放時間:除星期四外均開放,上午9:00-下午18:00

門票價格:旺季10元,淡季8元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城市:海南省海口市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規模意義

該炮台在240多米長的海岸小山丘上東西直線而築,建築規模宏大,呈長方形,由拱北、鎮東、定西、振武和振威五座炮台組成。中心主炮"拱北"鋼炮口徑0.24米,主炮"鎮東"和"定西"口徑為0.2米,"振武"和"振威"口徑為0.15米。炮口朝北,面臨大海,射程控制了整個海口港灣,四周是堅固的城垣環抱,內部有巷道,兩側有營房、火藥庫,後段有階梯,通向地面,炮台區中部為練兵場,場東為指揮室,場南為營房。整個炮台連同附屬建築物占地總面積達50畝。原炮台大炮已於大躍進時被焚毀,現炮台陳列大炮為按比例縮小的仿製品。

19世紀80年代,中法戰爭爆發,法國企圖侵略中國西南,同時,東南海疆也受到威脅。清政府為了加強瓊州防務,1887年兩廣總督張之洞一邊派馮子材率軍出鎮南關抵禦法國侵略者,一邊與雷瓊道台並雷瓊兵備道水路統領二品銜朱采巡視海疆防務,並委朱采及海口營參將陳良傑籌集白銀10萬餘兩,於瓊州海峽南岸控制海峽咽喉的秀英村兩邊的金剛嶺築建炮台,歷時4年完工。秀英炮台曾在1939年2月10日的抗擊日軍侵瓊的戰鬥中發揮過作用。

布局結構

秀英炮台整個炮台區占地約3萬多平方米,在200米長的海岸小山丘上東西直線而築

五座炮台

設"鎮東"、"拱北"、"定西"三座大炮台和"振武"、"振威"兩座小炮台,自東向西一字排列,長跨240米,五門產自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的大炮臥於炮位,炮口朝北面向大海鎮守着瓊州海峽。

炮台內部採用明台暗室結構,全部用紅毛土(洋水泥)與青石築成。每個炮台均設有指揮室、藏身洞、彈藥庫、送彈孔,兵房頂部設有空氣流通孔,五個炮台巷道相通。凹形掩體內安放着從德國購買的三門24公分口徑、兩門15公分口徑的克虜伯大炮,使用開花鐵蛋。

沿着台階登上炮台路,明台暗室的炮台結構,周圍是茂盛的綠樹和灌木,有很大的隱蔽作用,使人遠遠的很難發現大炮。五座依次排開的炮台隱蔽在炮位里,走到跟前才能看清伸出的炮口。大炮都安放在在中軸的炮座上,炮口可以根據需要移動方向,保存最完整的是最後一座振威炮台,那門15厘米口徑的大炮炮口向外,似乎嚴陣以待時刻警惕着來犯之敵。

南部還備有的操練場和營房,由海口水師營鎮守要塞,參將陳良傑曾任第一任台長

相關歷史

1890年,清政府為抵禦法軍入侵,命令各軍嚴防沿海各口岸。兩廣總督張之洞臨瓊視察海口形勢後,下令建造秀英炮台。炮台建築在離海岸約200米的小山丘上,面向大海,居高臨下,遙控着整個瓊州海峽。有大小炮台五座,拱北、鎮東、定西為三大炮台,振武、振威為兩小炮台。五座炮台自東向西成一直線,朝北並列,虎視大海,威風凜凜。五尊大炮均購自德國克虜伯炮廠。炮台東南側設有指揮室,背後有操練場和營房。整個台區占地3.3萬平方米。秀英炮台是海南古代宏大的軍事設施,也是中國古代規模較大的軍事設施之一。

秀英炮台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抗日戰爭爆發後,1939年2月,日軍進攻海南。面對強大的侵略者,軍民浴血奮戰,秀英古炮怒吼沖天,痛擊來犯日寇,譜寫了瓊崖人民不屈不撓、勇敢鬥爭的壯烈一頁。近代,隨着外國列強對華侵略,海口地區的軍事防禦地位日益重要。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於1858年被迫簽訂《天津條約》,瓊州(海口)被西方列強劃為通商口岸。

現這處重要遺址被省政府正式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確定為海口市國防教育基地。19世紀80年代,爆發中法戰爭,法國企圖侵略中國西南,同時,東南海疆受到威脅。清朝為加強瓊州防務,於1891年修築秀英炮台,建成拱北、鎮東、定西、振武、振威炮台五座,各置大炮一門。

文物保護

1985年,海口市政府公布此炮台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門停業

秀英炮台曾經歷過修繕並對外開放,但因多種原因於2006年3月關門停業。五座炮台磚石脫落,內部滲水嚴重,院落內雜草叢生,附屬設施殘破不堪。

動工修繕

2013年10月18日,海口秀英炮台開始動工修繕,工程總投資為593.88萬元,包括文物修繕和環境綜合整治兩部分。文物修繕方面,對秀英炮台北側部分垮塌的毛石擋土牆、振威台、定西台、拱北台、振武台、指揮所、營房、彈藥庫等單體建築進行了修繕;環境綜合整治方面,對外牆進行清理粉刷,更換破損的門窗,新增無障礙通道、盲道、桌凳、垃圾桶、指示牌等設施。已經以遺址公園形式對外開放。

視頻

參觀海口秀英炮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