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禹永春

禹永春
圖片來自搜狗網

[1]

禹永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目前擔任復旦大學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復旦大學腦科學前沿科學中心副主任。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負責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獲得者等。獲得張香桐神經科學青年科學家獎、明治生命科學優秀獎等多項榮譽稱號。主要從事哺乳動物腦皮層神經突觸環路發育研究,特別是在電突觸對大腦皮層神經環路發育、移植中間神經元促進恐懼記憶的消除等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作為通訊作者,相關論文發表在Nature(2012)、Neuron(2016)、Nature Communications(2016)、Protein Cell(2021, 2022)、PNAS(2017)、Elife(2017,2019)和Cereb Cortex(2014)等具有國際重要影響力的學術雜誌上。相關研究成果被Cell, 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和Nature Neuroscience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專題報道。Faculty 1000中對多篇文章進行了亮點點評。近年來主持包括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上海市科研創新計劃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

目錄

招生專業

神經生物學

研究方向

本研究組的研究目標是揭示大腦皮層如何形成神經突觸環路,不同神經元間形成突觸環路的發育特點及其分子機制,並試圖闡明這些神經環路處理信息的機制。我們將利用多通道膜片鉗記錄、腦片光學刺激、電場轉基因小鼠遺傳分析和細胞、分子生物學等多種研究手段,應用離體腦片和整體動物模型對神經環路發育進行分子到整體水平的研究。此外,通過前期收集到大腦皮質發育畸形性腦病家系臨床病例樣本,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後,獲得相關候選致病基因,建立多種轉基因雪貂模型,從多角度論證候選基因的致病性。

正在開展的研究工作包括

1.大腦皮層神經幹細胞發育特徵、突觸環路的建立以及神經元間信號傳遞的整合機制。 2.大腦皮層溝回結構形成的分子細胞機制。 3.神經膠質細胞對大腦皮層神經突觸環路發育的影響。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