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祿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福祿鄉東與俄羅斯和東寧縣、南與綏芬河市、北與雞西市接壤,擁有邊境線41.8公里。雞馬公路縱穿全鄉腹地12公里,鄉政府駐地距八面通鎮6.5公里。全鄉轄21個行政村(含樺木、鄉直),4個森工林場(風月橋經營所、光明經營所、青溝嶺經營所、寒蔥溝經營所)、1個地方局林場(自平林場)、1個市屬第二良種場。福祿鄉農業人口17,214人,全鄉總面積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3萬畝。[1]

基本簡介

鄉名源於駐地福祿村名。原稱「亮子河」,因附近的亮子河得名。清代,屬寧古塔副都統管轄。開闢寧古塔至蜂蜜山的驛道時,於亮子河設驛站,此後道路漸通,人口逐年增多。清末,1910年(清宣統二年),隸屬穆稜縣第一警察區。中華民國成立後,1921年改隸第四區,1923年改隸八面通鎮。東北淪陷後,1933年設福祿甲,隸屬八面通保,1939年改設福祿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4月,設置福祿區。1949年2月,改為第二區。1956年3月,撤區劃鄉,分設福祿、慶豐兩個鄉。1958年9月,將兩個鄉合併成立福祿人民公社。1984年8月,政社分開,改為福祿鄉。

古城遺址

境內小四方村東南的「小四方山古城遺址」,由石城和土城組成。石城在山頂,土城在山腰。石城依山勢而築,周長880米,現存城牆高4.2米;土城與石城相連,周長1342米,現存城牆高2.5米。據考證屬新石器時代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區位優勢

福祿鄉處在東北亞「金三角」之中,又位於對俄出口的黃金通道上,雞馬公路縱穿鄉域全境,並與國際經貿大道301國道和濱綏鐵路、206省道連接,東與俄羅斯接壤,有44公里的邊境線;南連綏芬河、東寧等國家一級口岸;西接聞名遐邇的牡丹江市、風光秀麗的鏡泊湖;北靠煤城雞西市。林區面積占轄區的2/3,森林覆蓋率87%,自然生態良好,水質上乘,農產品綠色、無污染。福祿鄉是全省名烤煙基地,烤煙業發展已有27年歷史;以十文字國家級森林公園為代表的林業旅遊資源富集,山險林密,空氣質量好;以小四方人類古遺址和抗日英雄陶淨非為代表人文和歷史資源豐富;白山黑水,祥冰瑞雪,素有「塞上小江南」之美譽,是避暑休閒良好去處。

資源環境

福祿鄉境內山多水闊,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目前已發現並開採的主要有沸石、紅藍寶石、灰質頁岩等十餘種資源。森林資源有紅松、水曲柳、黃菠蘿等十餘種名貴木材。山產品資源品種多,質量優,有人參、黨參、黃芪等五十餘種藥用植物;有蕨菜、薇菜等二十種山野菜。[2]

經濟發展

福祿鄉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的純農業鄉,全鄉以種植烤煙為核心,充分挖掘比較優勢和區域特色,鄉域「兩黃一綠」(煙、牛、綠色食品)三大主導產業基本形成規模。境內山青水綠,森林覆蓋率達到46%,水資源較為豐富,且無污染,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自然資源優勢;

目前,福祿鄉把農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定位在建設綠色產業強鄉上,確立了「打活綠色牌,走強特色路」的發展戰略,緊緊依託鄉域資源、產業和技術等優勢條件,突出夯實示範帶建設、退耕還林建設、綠色食品開發、旅遊系列開發,全面構築優勢產業體系,強農富民,興綠富鄉,全力打造福祿鄉綠色特色產業經濟新格局。

文明建設

高素質鄉鎮幹部隊伍

2006年初以來,福祿鄉黨委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的有關要求,努力培養造就高素質鄉鎮幹部隊伍,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黨委把學習和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構建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榮辱觀等重要論述和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作為培訓的重點,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的原則,通過採取集中培訓、分組討論、交流互學、每周一題等學習方式,切實將培訓工作落到實處。在學習中深入開展了「雙觀」討論和「創建學習型班子」、「創建發展型班子」活動。黨委成立了理論學習督導組,建立了督導制度。以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結合機關每周「一文一讀」學習活動的開展,督促黨員領導幹部帶頭學習,帶頭謀劃發展,帶頭落實整改措施,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等各項制度。

教育培訓活動的健康開展,使黨員幹部的「四個意識」明顯增強,「兩個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各項工作得到全面落實。解決了群眾關心、關注的十件實事,累計為群眾辦實事、解決難題58件;走訪慰問貧困戶433戶,慰問錢物價值11.6萬元,慰問貧困黨員117人;發放扶貧資金15萬餘元。以黨員為主開展了「為民保平安」護秋保收夜巡活動,受到群眾好評。

穆稜市福祿鄉黨委自開展「共產黨員承諾制」活動以來,農村黨員隊伍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農村黨員有了發揮作用的平台,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密切,村級黨組織的「三力」 得到提高。

做法

2007年以來,鄉黨委積極開展了農村 「共產黨員承諾制」和爭創「十星級」黨員評比活動,根據黨員能力和特長進行定崗定責,讓黨員在爭「星」過程中充分發揮示範幫帶作用。一是選崗定責。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政策信息服務崗、科技致富示範崗等28個不同崗位,選擇「雙帶」能力較強的黨員上崗,讓黨員在崗位上通過承諾和踐諾發揮作用。主要採取黨員民主推薦的方式確定 「雙帶型」黨員;黨員自報為村集體、群眾辦1-2件實事的方式確定 「服務型」黨員;支部委員會提名,支部大會討論通過的方式確定 「自律型」黨員,實行上崗定責。二是公示明責。通過公開欄和召開村民會議等形式向村民公示黨員崗位職責和承諾內容,設立「共產黨員戶」標誌牌,接受群眾監督。三是督促履責。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採取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入戶檢查等形式,督促黨員履責履諾,讓每一位黨員都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四是考核評責。建立了考核評議制度,定期對黨員進行考核評定和公開述職。對表現優秀的黨員給予獎勵,對不合格的黨員督促限期整改;

成效

通過推行「共產黨員承諾制」,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有效的推動活動深入開展見效。一是增強了服務意識。承諾制的深入開展,激勵黨員特別是無職黨員由「無責」變「有責」,「無為」變「有為」,發揮出了內在的潛能和作用。今年58歲的巨豐村黨員李兆順,自從被推為「雙帶型」黨員後,處處認真履行職責,在村里自來水管道維修過程中,主動協調各方關係,認真解決問題,保證了維修工作的正常進行。哈市經銷商到村里收葵花籽,他又主動承擔起經濟人的作用,在村民和經銷商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避免了買賣中各種矛盾的發生;村里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他主動申請擔任組長,並在工作中堅持原則,定期公開帳目幹部群眾對他十分敬佩,親切地稱他是「真正的共產黨員」。二是增強了責任意識。黨員承諾制改變了「黨員不黨員,就差兩毛錢」,黨員意識淡薄等不利局面,促進了黨員履行職責,爭當表率。成德村64歲的老黨員李德,過去因為幫兒子競選村委會主任沒選上,常到村里鬧。通過承諾制開展,他明確了自己的義務和職責,不僅不再到村里鬧了,還主動管好自己,管好家人,努力工作。三是增強了團結意識。建立農村黨員保持先進性的長效工作機制,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盼、怨的問題。巨豐村在修村路時,黨員們積極帶頭,主動讓出自己的田間地角,自願投工投勞,帶動一大批群眾,使工程建設得以順利進行。支部書記張文陽頗有感觸地說:「開展共產黨員承諾制活動,使黨員和支部的心貼得更近了,黨員和群眾的心連得更緊了,黨支部的戰鬥力更強了。」

思考

承諾制活動的開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農村黨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急需在實踐中加以解決。比如,黨員隊伍整體發揮作用不夠全面,黨員長期發揮作用的自覺性不強,永葆黨員先進性的辦法不多,評價和激勵機制不夠健全等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有以下四點建議:一是推行黨員承諾制,要把與黨員個人能力特長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認識到黨員個體的差異性,讓農村黨員能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身邊小事做起,切實改變過去黨員不願理事、不會做事的現狀。二是推行黨員承諾制,要與有效服務群眾緊密結合起來。解決群眾所需、所盼、所急,把有效服務群眾、解決突出問題與履行崗位職責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黨員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三是推行黨員承諾制,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在活動中,鄉村黨組織起着組織、實施、監督的重要作用。因此,基層黨組織必須認真履行管黨責任,切實擔負起組織者的重要職能,不斷提升管理黨員的水平。四是推行黨員承諾制,要建立健全考評激勵機制。要保證活動持久深入地開展下去,就要建立與之相配套的考評機制,實現黨員責、權、利三者相統一,實行重獎重罰,從而增強農村黨員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農村整體工作上新台階。

我為團徽添光彩的主題團隊活動我為團徽添光彩的主題團隊活動

2006年3月29日福祿鄉團委和福祿中學團支部在鄉黨委、鄉政府和校領導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圓滿的開展了「我為團徽添光彩」的主題團隊活動。在這次團隊活動中他們得到了黨委和政府的關心與支持。 本次「我為團徽添光彩」主題團隊會是從發展新團員、成立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和鄉黨委、鄉政府領導的捐資助學活動為主、學生演講為輔。 在本次活動中發展了20名新團員。這些學生平時嚴格要求自己,一刻也不放鬆對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鍛煉和提高,時刻以團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最終他們通過了考驗,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成立是本次活動一個亮點。由於學生氣氛高漲,參加報名的學生多,經過校領導和班主任多方面的考慮;最終有15名學生成為了學校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成員。

鄉黨委和鄉政府的領導非常重視和關心這次活動。他們來到學生中間,和學生一起參加了本次團活,在活動中各位領導聽說學校的個別學生在生活中有困難,又伸出了他們的援助之手,和11名學生結成對子,開展了又一次的捐資助學結對子活動。這次捐資助學結隊子活動進一步的說明了鄉黨委和鄉政府的領導到對我鄉中學生的關心。

節能減排巾幗行節能減排巾幗行

為把「節能減排巾幗行」活動推向農村,提高農村婦女兒童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健康意識,樹立文明健康、簡約環保、限塑的科學觀念,2008年4月28日,婦聯在福祿中學舉行了以「城鄉學生手拉手、共建清潔家園」為主題的環保購物袋捐贈活動。婦聯領導、福祿鄉黨政領導、民主小學師生代表和福祿中學全體師生參加了捐贈會。[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