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建倭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福建倭竹

福建倭竹是屬於禾本科、倭竹屬。不同於原變種在於葉之下表面無毛。一般來說,冬初至早春、梅雨季節是四季竹造林的適宜季節。種植穴密度每畝80~100株,種植穴規格為長60厘米、寬60厘米、深50厘米。造林時,先將表土回填種植穴內,厚度10~15厘米,然後解除母竹根盤的綑紮物,將母竹放入穴內,根盤面與地表面保持平行,使鞭根舒展,下部與土壤緊實相接。然後澆"定根水",進一步使根土密接,等水全部滲入土中後再覆土,在竹稈基部堆成薄饅頭形。唐竹宜淺栽不可深栽,母竹根盤表面比種植穴面低3厘米。在種植穴坡的上方和兩側1米處開排水溝,以防積水爛鞭。在風大的地方需加支護架,以防風吹竹杆搖晃。

基本內容

:植物界

禾本目

: 禾本科

: 唐竹屬

形態特徵

稈高0.3~1m,徑0.3~0.4cm,分枝一側扁平,幼稈密被白粉,有紫色斑點;稈環與籜環均隆起,節內寬5mm。籜鞘綠色,上部紫色,背面密被白色柔毛,邊緣具整齊的緣毛,長度短於節間;無籜耳及遂毛,或具少數微弱遂毛;籜舌甚隆起,高3mm,先端平截,具纖毛,背面有微柔毛;籜葉條形,微帶紫色,反曲。每節分枝3枚,每枝僅2節,每小枝具葉1枚,稀2枚,葉片矩圓狀披針形,長17~18cm,寬2~2.8cm,背面密被短柔毛。供觀賞。

分布範圍

福建沙縣、南平、崇安等地。[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