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福安話(houk7 aŋ1 wo6)是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閩東語的一種方言,屬閩東語的福寧片(北片區),也是福寧片的代表方言。

福安話分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狹義的福安話專指福安市區通行的方言。廣義的福安話指閩東語的福寧片,主要通行於福建省東北部交溪福安、壽寧周寧柘榮四縣市,這些地區都屬於昔日的福寧府。歷史上,福寧的治所一直在霞浦縣,但霞浦地理位置較偏僻,福安因為交通便捷,反而超越了政治中心霞浦,成為閩東地區經濟、文化中心。因此福安話比霞浦話更為通用,在福寧片大部分地區可以自由交流。

福安話比侯官片(南片)的福州話多了j,w兩個濁音聲母,可能是因為受到了吳語的影響。一些基本的詞彙也有自己的特色。福安話與福寧片的其他方言可以比較方便地交流,但與侯官片方言交流有一定困難。與侯官片的代表方言福州話相比,兩者之間的詞彙與音調有一定的差別。但其語言內部的一些特有的特點卻極其相似,如連讀聲母的變化、韻母的變化、音調的變化等。與福州話不同的是,福安話並未出現/n/和/l/混淆的情況,日常常用詞彙南北兩片比較接近[1]

目錄

歷史

閩東方言大概形成於唐朝,底層詞彙一定程度上受到古越語的影響。自從福建第一本方言韻書《戚林八音》[2]之後,各地均出現了不同的方言韻書。在福安,從十八世紀中期至十九世紀末,先後出現了《安腔八音》和《簡易識字七音字彙》等福安話韻書,為方便傳教西班牙傳教士伊格那西歐·伊巴聶茲歷時近11年編了一本福安話詞典——《班華字典》。作為天主教多明我會在中國的主要傳教地,從高琦1632年首次進入福安傳教至今先後有兩三百名傳教士進入福安傳教,他們留下了大量的書信大部分為西班牙文,文中用涉及到了很多福安地名和人名,這些都成了研究福安話古音的可能材料。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同一個地名不同的傳教士拼寫卻並不一致,如穆陽:就有Mo-Yang,Mu-yang,Mouc-yiong,Muc-yang,Mouc-yong等多種拼寫。當代還有郭旻所著的《新福安七音》和95年版《七音字典》。

視頻

福安話 相關視頻

搞笑福安話 第四期
硬核!敲鑼大喇叭廣播的福安話版防疫順口溜,你記住了嗎?

參考文獻

  1. 趣說福安話 ,道客巴巴,2014-10-8
  2. 一本珍藏170多年的福州方言字典——《戚林八音》 ,閩侯新聞網,201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