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祭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祭典

祭典,1.古代記載有關祭祀制度典籍,如《禮經》等。 2.古代祭祀專書亦有以"祭典"命名者,如《隋書.經籍志一》着錄晉范汪撰《祭典》三卷。 3.祀典。祭祀的禮儀 法度[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祭典

拼音 jì diǎn

涵義

祭典1.jpg

1.古代記載有關祭祀制度的典籍,如《禮經》等。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堂堂袁公(袁可立),揆之於祭典禮經,無弗合者。"2.古代祭祀專書亦有以"祭典"命名者,如《隋書.經籍志一》着錄晉范汪撰《祭典》三卷。3.祀典。祭祀的禮儀法度。[2]

歷史引申

黃帝陵祭典

黃帝陵祭典是在長期的實踐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格式和祀典禮儀,大致可分為官(公)祭、民祭兩種形式。軒轅黃帝開歷史之先河,創中華之文化,被奉為中華民族始祖。為了紀念和緬懷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動。黃陵縣位於陝西中部、延安市南端,因這裡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墓所在地而得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黃帝陵祭祀越來越受到海內外華夏兒女的關注,祭祀規模也日漸隆重,祭祀黃帝已成為傳承中華文明,凝聚華夏兒女,共謀祖國統一,開創美好生活的一項重大活動。

2006年5月20日,陝西省黃陵縣申報的黃帝陵祭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32)

祭典2.jpg

媽祖祭典

在媽祖誕辰和羽化升天之日,湄洲祖廟及各地媽祖廟(宮)都舉行隆重的祭典。

●祭典儀式

祭典由主祭一人、與祭若干人、司儀、司香、讀祝文等各一人主持,還有司鍾、司鼓、司樂、司僚等執事。祭典在鳴炮、鳴鐘、奏樂中開始,主祭、與祭等各就各位,虔誠地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禮,接着行"初獻禮",行"亞獻禮",行"終獻禮",……最後"焚祝文、焚寶帛",又在香煙繚繞、鐘鼓齊鳴、炮聲震天中禮成。

整個祭典過程,雍容肅穆,瑞氣氤氳。各地媽祖廟(宮)的進香團隊,以及本地媽祖信眾,好幾萬人聚集在湄洲祖廟之前,虔誠上香、膜拜、祈福,人山人海,秩序井然,真是一瓣心香到湄洲。

●鹵簿

祭典3.jpg

媽祖"出遊"(或"出巡")時,有"鑾駕"和"鹵簿"等兩者兼而有之的執事和儀仗隊。

所謂"鑾駕",就是媽祖"出遊"時所坐的神輿。所謂"鹵簿",就是儀仗隊。

儀仗隊包括:龍頭杖、大鑼、長管銅號、銅鏡、紅燈、彩旗、"天上聖母"街牌、"肅靜"牌、"迴避"牌,以及金釒戊、玉斧、大刀、畫戟、驅妖牌、斬怪刀等器械儀仗;有由人裝扮的開路神、八班、御林軍等神曹;還有吹笙、車鼓、十音、八樂、馬隊、妝閣等隊伍;最後是香亭、"鱟扇"和涼傘等擁護着媽祖的神輿。

"鹵簿"的緣由有兩種說法。一是說:"鹵",就是大盾。"出遊"時兵衛以大盾為前導,其餘儀仗隊排列的次序,都記在簿籍里,故叫"鹵簿"。一是說:"出遊"時以滷水灑道,使路面不會馬上干,可以清除塵埃。儀衛在簿籍里明明記載着:"以"鹵開頭,故叫"鹵簿"。

●船模

因為古代木帆船在海上航行時,主要依靠風力,如遇到狂風駭浪,則有生命、貨物之危,所以出海漁民及航海商人往往寄託于海神媽祖的保佑。如化險為夷,則是媽祖的神功,就要按照被保護的船為模型製作一隻小船,供奉在媽祖廟裡,並求今後能繼續得到媽祖的保佑。

山東長島縣廟島天后宮,為宋代福建人所建,原有船模350多隻,其中有中日甲午戰爭中鄧世昌贈送的"威遠號"軍艦模型。可惜這些已在"文革"中被破壞了。現廟島天后宮已闢為長島縣航海博物館,館內陳列幾十隻船模,其中有關東船、東海船、沙船、機帆船等。

香港白堂天后宮正殿中門,懸有木刻航船。正殿天后神位前、桌旁左右、牆邊,各有一隻中國式帆船模型,長約2米多,船上裝有古炮及天后聖像。

澳門媽祖閣的船模,是仿明萬曆間一隻遇風漂流來澳門的閩人貨船而製作的。殿邊還有一隻用巨石雕刻的石船,與泉州後渚港出土的宋代古船頗相似。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