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票交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2016年6月,央行與商業銀行溝通,或牽頭籌建票據交易所。初步的方案是「票交所」將按照公司化、市場化的方式運營,由央行主導,多家商業銀行參股聯合組建的形式。

如何看待票交所的成立?

票交所的成立,從人員、組織和市場主體層面,改變了中國現有票據市場的形態。

數十萬億規模的中國票據市場就此被激活了。

由於票據在利率中的特殊地位,票交易市場的影響很可能超過整個債券市場。

市場期盼已久的全國票據交易所建設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11月2日,央行下發了《關於做好票據交易平台接入準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表示,為防範票據市場風險,提高票據交易效率,中國人民銀行籌建票據交易平台並擬於2016年12月8日組織交易系統試運行。央行通知顯示,票據交易平台交易系統(以下簡稱票交所系統)建設分為兩期。第一期實現紙質商業匯票交易功能;第二期實現紙質商業匯票和電子商業匯票交易功能。

現在推行的票交所系統一期主推「紙票電子化」,能夠化解紙票交易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降低票據風險事件發生幾率。長期看,票交所將票據市場體系、金融機構、票據中介帶來重大變革,改變從業人員結構、豐富市場多元參與主體、改變票據中介生存方式。

根據央行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商業匯票簽發量為9.4萬億元,金融機構累計貼現量達到51.9萬億元。業內人士分析,票交所將形成一個參與者眾多、交易價格透明的有效交易市場,有望激活龐大票據交易市場。

1.票交所激活了龐大票據交易市場

中國票據市場規模。根據央行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商業匯票簽發量為9.4萬億元,金融機構累計貼現量達到51.9萬億元。2015年全年商業匯票簽發量為22.4萬億元,金融機構累計貼現102.1萬億元。而滬深流通市值在2015年為40餘萬億。

中國票據市場參與者。央行通知顯示,票據市場參與者實行會員管理制度,金融機構法人可申請成為會員,會員下設系統參與者,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行及其授權分支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總部和非法人投資產品可作為系統參與者加入票交所系統。在首批進入試點的機構中除了工行、農行等35家銀行,還包括了美的集團財務公司、中國石化財務公司2家財務公司,招商、海通、中信3家券商,華泰資管、興業財富、上海浦銀安盛3家基金公司。「票據交易所接入非銀機構,可以有效的避免銀行同業機構的同質化現象,豐富票據交易所的參與主體,提升市場交易量。」趙慈拉指出。

中國票據市場交易產品。票交所的交易產品可涵蓋票據直貼、轉貼現、再貼現、票據基金、特殊目的載體(SPV)、票據資產證券化(ABS)等,交易總量將逾百萬億。在此一體化票據交易市場上,區域差別得以消除,交易價格將充分體現市場競爭性。

中國票據交易市場的作用。央行通過這個平台可構建以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為下限、再貼現利率為上限的票據市場利率走廊。可以預見,一體化票據交易市場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將遠甚於債券市場。

票交所成立後,票據中介面臨轉型問題

票交所一期主要是覆蓋到銀行及金融機構間市場,中介活躍於企業與銀行間。目前,票據中介還可以繼續開展票據撮合業務。不過,隨着票交所系統的逐步完善,屆時,資金掮客類的票據中介將不復存在。

對於票據中介的轉型,票據中介服務可以朝着票據業務上游(商票承兌)和票據業務下游(票據理財)兩端進行轉型。 商票專業承兌公司將是一個更專業化經營的擔保公司,發揮其具備較強的資本實力、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具備很強的風控能力的優勢,為中小微企業簽發的電子商業承兌匯票提供增信服務,實現風險溢價收益。

票據理財服務機構將是特殊目的載體(票據基金)的管理機構。具有很強的風險識別能力,擁有一批理財投資客戶,通過P2C理財平台,為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定製、組合不同信用評級的票據基金,以需求側定製方式委託票交所參與者從市場上買入,向投資者發行。

當然,票據中介也能參與到票交所的建設過程中,票交所需要多方市場參與主體,既要包括金融機構,還需包括監管者、第三方服務機構(票據中介、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需要開發和規範「票據資產包衍生票據票據互換票據期權、票據指數」等產品。票交所需要建立票據中介甄別制度,引進合格的票據中介成為票交所的經紀商;建立票據評級制度,建設或引進合格的評級公司對銀票和商票進行評級。

票交所運行降低風險事件發生幾率

紙票電子化是央行的重要目標,紙票存量巨大,風險頻發,因此先實現紙票的電子化在情理之中;紙票電子化後,為今後統一的紙票、電票平台打下結實基礎。 2016年以來,國內票據市場發生了多起紙質商業匯票案件,且相關案件均存在發案金額巨大、運作手法隱蔽等特點,如何規範票據業務發展,票據市場如何去中介化等議題成為票據行業亟需解決的主要矛盾。票交所實施全面電子化交易,紙質票據繳存託管轉化為電子介質後,央行對票據業務的監管可覆蓋至所有票據業務的全過程。轉貼現交易全面電子化,可省去原轉貼現交易項下大量的驗票、傳遞、保管等人工操作,降低了風險事件的發生。轉貼現交易將可實現總、分行層面的互聯網集約化經營模式。[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