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神行天地.意融九州 (蕭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神行天地.意融九州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神行天地.意融九州》中國當代作家蕭放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神行天地.意融九州

甲辰龍年,是中華民族的生肖年。「龍」這一圖騰,將海內外華人的情感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是中華民族承續千年的精神力量之源。「龍」自何來,在典籍中有何形容,其演進與流布歷程若何,所代表的中華文化象徵為何,在新一輪生肖龍年到來之際,似乎又有了重新說道的理由。

司農之神

《管子·水地》曰:「龍生於水,被五色而游,故神。」神遊天地,主司雨水的龍,是中華民族的生存保護神。

由於我國位居面向海洋敞開的東亞大陸,受太平洋環流帶來的季風氣候影響,宜於作物生長。因此,中國人很早就選擇了以農耕為主的生計方式。考古發現中國農作物的栽培有長達萬年的歷史。農業生產春種秋收,靠天吃飯,充沛的雨水是農作物生長的保障,同時雨量也須節制,防止洪澇災害發生。在人類力量幼弱的時代,靠天吃飯的先民,敏銳地觀測到雨水來自東南亞的季風。為了農業的豐收與生存的安定,先民們便幻化出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興雲布雨的東方神龍之象。

那麼,神龍是何模樣呢?《管子》說龍「欲小則化如蠶蠋,欲大則藏於天下,欲上則凌於雲氣,欲下則入於深泉」。而《說文解字》不僅描述了龍的形體變化,而且記錄了龍的運行規律:「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龍是變化莫測的時間之神與農事之神,《易·乾卦》曰:「雲行雨施,品物流形」「時乘六龍以御天」。

除典籍中的記載之外,考古發現也屢次證明龍為上古先民崇拜的聖物。從遼河流域紅山文化的豬龍,到黃河流域龍山文化陶盤上的彩繪蟠龍、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綠松石龍,以及江南良渚文化的龍首玉鐲,我們都能看到上古時代南北地區的龍神信仰。

龍在古代文獻中很早就有記錄。殷商甲骨文中已經出現「龍」的象形字,甲骨卜辭中多見龍與雨水的記載。在傳世文獻中,龍最早見於《左傳·昭公十七年》「太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這一記載。上古太昊伏羲,不僅是傳說中的「長頭修目」「龜齒龍唇」及人首蛇身呈「龍狀」,而且屬於春天之神,號稱「春皇」,也是上古曆法的開創者。他重視曆法制訂,《周髀算經》中有「伏羲作歷度」的記載。他以天象中東方蒼龍七宿的升降位置作為觀測季節變化的標誌,以黃昏時分天角星在東方地平線升起作為新歲的開始,這便是所謂的龍星紀年。

《漢書·律曆志》云:「伏羲畫八卦,由數起。」八卦最先可能是用來測度天時的曆法。乾卦六爻,被視為季節變化的符號,稱為「六龍歷」,即「時乘六龍以御天」。六爻歷中——初九「潛龍勿用」象徵陽氣在下,龍角尚未出東方地平線;九二「見龍在田」表示龍星已經顯現在東方地平線上,陽光溫暖,文德光耀;九五「飛龍在天」象徵到了最好的季節,人事也達到最好的狀態。

太昊伏羲時代基於天文觀測與農事需要而形成崇龍的原始信仰,以東方蒼龍在天空的升沉變化作為標示季節的依據,同時也將官員系統以龍命名,這的確有人類學所述圖騰制的特徵。由此我們認定,龍為古代華夏族的圖騰是有道理的。學者馮時說龍的原初形象就是東方七宿構成的形象,中華民族對巨龍的崇拜,事實上是對東方星宿的崇拜。

首領之形

在神話歷史化的漢、魏,龍與上古部落國家首領密切關聯。伏羲、神農、炎帝、黃帝、堯、舜、禹等上古人文先祖,無不與龍有着切近的聯繫。有的形似,如「伏羲龍狀」,黃帝「龍顏有聖德」。有的直接成為龍的傳人,如神農母親女登「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陽山,而生神農」(《河圖稽命征》)。還有的有御龍之力,如《論衡》卷第六記載「禹渡於江,黃龍負船」,再如崑崙山上有弱水而「非乘龍不得至」。除此之外,不僅有神龍負河圖給伏羲、黃帝的傳說,還有以龍為旗,黃帝五旗、東方青龍旗、中央黃龍旗等記載。

由此可見,龍在上古社會是普遍的崇信對象,而且與部落國家首領人物緊密關聯。「龍」這一符號的傳播,為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牢築提供了重要的依據與心理基礎。

漢代王充在《論衡》中說:「世俗畫龍之象,馬首蛇尾。」宋代人說龍有「九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圖畫見聞志》卷一)。聞一多先生曾論述,龍是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而成的一種綜合體。龍的九似形體,是中華大地上眾多民族信仰的融合,它象徵着以伏羲、神農、炎帝、黃帝等以龍為圖騰的民族對其他民族信仰的接納,並最終成為完整的龍圖騰。費孝通先生所說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特徵,在「龍」這一形象中得到了生動體現。

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除漢民族崇龍外,羌族、苗族、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都奉龍為圖騰。羌族認為他們是神龍爺的後代;苗族有龍公龍母,自認是龍子龍孫;白族信奉龍神,自認是伏羲九子黃龍氏的後代;彝族將龍年龍月龍日龍時出生的人取名「支格阿龍」。

龍為農業民族的司雨之神,同時也是農業國家的保護神。

一般認為,夏朝是以晉西南農業部落為基礎,建立在中華大地上的第一個國家。夏朝崇龍傳統深厚,夏禹治水黃龍開道,夏啟出行雙龍為乘,《山海經》曰:「大樂之野,夏後啟於此儛九代,乘兩龍。」

秦王嬴政號為「祖龍」,《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高祖劉邦母親因野外赤龍所感孕育了劉邦,由此龍與中國帝王結緣,原始的部族信仰上升為帝王信仰。此後,「真龍天子」也成為神化帝王權威的社會習語。雖然漢代王充等反讖緯迷信的思想家專門在《論衡·龍虛篇》中予以辨析,但社會上的龍神信仰傳承不息,直至清代還以黃龍旗為王朝政治的標誌。

在近代民族國家建立過程中,龍也依然是民族認同的精神源泉。抗日戰爭中,中國人的民族意識空前增強,龍之精神鼓舞軍民上下一心,救亡圖存。改革開放,我們以龍的傳人凝聚海內外華人力量,共同建設我們的祖國。

在中國傳統社會,雖然龍從起源上看與首領、巫師、貴族有關,在發展過程中逐步與帝王權力結合而成為威權象徵,但龍畢竟是農業社會的神靈,與百姓也有着密切的關係。

人們為了風調雨順,虔誠祭祀龍神,不僅在各地水濱修建龍王廟、龍王堂,還在泉眼水源處供奉龍王。龍主司水源,在百姓印象中,水潭常為龍神棲身之所,如《論衡》所說,「且龍之所居,常在水澤之中」。荀子曰「積水成淵,蛟龍生焉」,龍不離水,水無龍不靈。

民間傳說中的四海龍王,其水下宮殿是人間帝王皇宮的比擬。柳毅傳書與龍女的傳奇故事,讓百姓們津津樂道。人們還以龍脈貫通地形地貌,例如認為崑崙山為東亞巨龍之首,其龍身逶迤到東海,龍成為東亞大陸一體化的精神具象。

麟、鳳、龜、龍,為中國古代四大靈物。作為四靈之一,龍是吉祥美好的象徵,在中國社會普遍流行。《廣雅》認為,龍有四類:「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民間傳說,龍生九子:蒲牢好鳴,囚牛好音,鴟吻好吞,嘲風好險,睚眥好殺,贔屓好文,狴犴好訟,狻猊好坐,霸下好負重。我們從漢、魏以來至唐、宋、元、明、清歷代建築的磚雕、石雕、木雕中,以及銅鏡、瓷盤、年畫、剪紙等各種器物的圖案中,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祥龍」形象。

在歲時節令,各地要舉行游神賽會。在年節社火中,舞龍必不可少。舞龍,按場域分有祠堂龍、村社龍、坊巷龍,按形態分有香火龍、板凳龍、魚龍等。二月二,是龍抬頭的時節,也稱青龍節、春龍節,人們吃龍牙(餃子)、龍鱗餅與龍鬚麵,以祈平安。山西永濟的青龍節,人們赤膊背着大冰塊與大鍘刀巡遊,祈求農業豐收。端午時節,各地賽龍船以祈豐年,比如湖北孝感就有民諺:「不打龍船不得豐年。」

傳統社會中國南北地區都有分龍節,分龍節的時間各地不一,但大體上在初夏與仲夏時節。按照《清嘉錄》引用地方志的資料記載,「四月二十日為小分龍,五月二十日為大分龍,分龍次日雨,主豐稔」。俗諺有云:「二十分龍廿一雨,石頭縫裡都是米。」分龍節後,「分方行雨」,咫尺之間,晴雨不同,百姓認為這是龍神使然。毛南族以龍神為主神,分龍節是毛南族的盛大節日。在夏至之後,毛南族會舉行五月廟會,進行隆重的祭龍儀式,家家戶戶喜蒸五色糯米飯和粉蒸肉,供神以祈求豐收。

晉傅玄《龍銘》曰:「麗哉神龍,誕應陽精。潛景九淵,飛曜天庭。屈伸從時,變化無形。」龍能升天,又能潛淵,常常神龍見首不見尾。龍在民間習語中還象徵着吉祥貴氣,如以「人中龍鳳」形容傑出人才,「龍馬精神」顯示昂揚氣象,而龍騰虎躍、龍行虎步、虎嘯龍吟、大澤龍蛇等語詞更令人倍感大氣磅礴。

甲辰龍年,充滿朝氣。甲為東方,是春天植物萌發之象,辰為伸展之意,意味春回大地。《說文解字》記載:「辰,震也,三月陽氣動,雷電震,民農時也。」甲辰年,不僅是一個生肖輪迴的開始,更是生命力蓬勃之年。[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