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神池縣八角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神池縣八角鎮地處神池縣城西北40公里處,背靠南高山,屬丘陵山區,境內海拔1400—1600米,無霜期12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40mm,平均氣溫4.4℃。 [1]

八角鎮下轄:圪坨莊村、崔家莊村、張家村、王家寨村、西溝村、田家村、榆嶺村、下石會村、川口村、南莊窩村、馬家窪村、韓家坪村、三道溝村、大馬軍營村、申家溝村、小馬軍營村、上鋪兒村、營頭鎮村、八角村、上八角村、郭家村、溫家山村、石廟村、獅子坪村、山腳底村、細嶺村、西鶴落窪村、王家窪村、東鶴落窪村、流海莊村、前坪村、小嚴備村、北莊子村、瓦窯頭村等。

八角鎮總面積212.3平方千米,總人口7978人(2017)。

中文名稱:八角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

電話區號:0350

面 積:212.3平方千米

人 口:7978人(2017)

車牌代碼:晉H

建置沿革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興場,因場址四周東有後頭山、玉環山、牛頭山、南有安子山、萬靈山、西有江二山、北湖山、北有平頂山、八個山嘴相擁,得名八角嘴,又稱八角場。

民國7年(公元1918年)屬東區,民國10年(公元1921年)起屬三區,民國24年(公元1935年)建八角聯保處,民國29年(公元1940年)設八角鄉,轄12個保,151個甲,屬金孔區。

1950年土政結束,建八角區,轄八角鄉、九龍鄉、會真鄉、林農鄉,三岔、安佛、和平7個鄉,1953年三岔鄉劃入富驛區。

1955年三元鄉、五龍鄉劃歸黃甸區。1957年安佛鄉劃入金孔區。

1958年改為八角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撤區並鄉建八角鎮,原八角鄉、會真鄉、九龍鄉改為辦事處。1995年九龍辦事處成立獨立鄉。

行政區劃

2018年八角鎮下轄青龍村、樂建村、復新村、靈龍村、人民村、天星村、騎龍村、長嶺村、雙壩村、雙江村、新勝村、青松村,12個行政村和一個場鎮社區居委會。

鄉鎮簡介

八角鎮地處縣城西北40公里處,背靠南高山,屬丘陵山區,境內海拔1400—1600米,無霜期12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40mm,平均氣溫4.4℃。

全鎮36個自然村,31個行政村,總面積212.3平方千米,總人口7978人(2017),2010年人均純收入3200元,全鎮16個村涉及耕地,共有林地面積6萬餘畝,大畜2300頭,豬3600頭,羊5.3萬隻。

行政區劃

轄:圪坨莊村、崔家莊村、張家村、王家寨村、西溝村、田家村、榆嶺村、下石會村、川口村、南莊窩村、馬家窪村、韓家坪村、三道溝村、大馬軍營村、申家溝村、小馬軍營村、上鋪兒村、營頭鎮村、八角村、上八角村、郭家村、溫家山村、石廟村、獅子坪村、山腳底村、細嶺村、西鶴落窪村、王家窪村、東鶴落窪村、流海莊村、前坪村、小嚴備村、北莊子村、瓦窯頭村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