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祝英台近 北固亭(岳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祝英台近 北固亭(岳珂)

作品名稱:祝英台近 北固亭(岳珂)

創作年代: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岳珂

祝英台近 北固亭(岳珂)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詩人岳珂作品之一。

岳珂(1183年—1243年),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南宋文學家。岳珂進士出身,鄴侯、權戶部尚書。岳飛之孫,岳霖之子。[1]

正文

澹煙橫,層霧斂。勝概分雄占。月下鳴榔,風急怒濤颭。關河無限清愁,不堪臨鑒。正霜鬢、秋風塵染。

漫登覽。極目萬里沙場,事業頻看劍。古往今來,南北限天塹。倚樓誰弄新聲,重城正掩。歷歷數、西州更點。[2]

注釋

作者以寥寥七十餘字,將夜登北固亭的所見、所聞、所為和所想刻劃出來,直抒胸臆,堪稱上品。詞人夜登北固山,正值層霧逐漸斂盡的時候,天邊淡煙一抹,作者首先想到的,是這裡乃是英雄豪傑爭雄之地。此時恰有漁人鳴榔(用木條敲船,使魚驚而入網),這是多少文人吟詠過的悠閒、超脫的聲音,然而作者在聽到鳴榔的同時,卻更深切地感到了急風掀起的怒濤。「 關河 」以下三句先說國家蒙恥 ,再說個人困頓,正是萬般不得意的窘境。這種描寫,使「不堪臨鑒」的含義變得極為深廣。「極目萬里沙場」承「關河無限清愁」,說極目所見,已成戰場。「事業頻看劍」承「 正霜鬢、秋風塵染」,既表示功業未成卻已雙鬢如霜,又有「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意思。「古往今來,南北限天塹」兩句回到眼前,慨嘆長江至今仍是阻隔南北的天塹。最後四句說一重重的城門都關閉了,除了遠處樓上渺茫的歌聲之外,到處是一片死寂,唯有西州更點,清晰可聞。在這裡,詞人通過寫歌聲,寫更點將那種孤寂、淒清的感覺渲染得更為傳神。由此,情與景的交融,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這首詞中,作者另闢蹊徑,不管是情景、事件,還是感觸,出現在作者筆下時,都只剩下了最關鍵的一些片斷,詞中雖沒有交代這些意象的前因後果,但讀者可以憑自己的經驗去想象。讀者想象力的調動,以及各句詞之間關聯詞句的剔除,都保證了有限的篇幅濃縮了最廣的內涵。

簡介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紹定六年(公元1233)元宵,岳珂在京口觀燈,作詩提到宋徽宗被俘事,被人構陷以罪。嘉熙二年(公元1238)被重新起用,官至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制置使。卒於淳祐元年後。[3]

主要作品

著有《籲天辯誣》、《天定錄》,結集為《金佗粹編》(28卷,續編30卷)。又著有《桯史》15卷、《玉楮集》8卷、《棠湖詩稿》1卷、《續東幾詩餘》、《小戴記集解》(稿佚)、《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1卷等。嘉定七年(1214),在嘉興曾主修《嘉禾志》(未成書)。《桯史》以辨明「公是公非」為目的,通過對南宋朝野各階層人物的言行的記載,表現了他對主戰派和投降派人物的鮮明愛憎。書中所載之事,大都翔實可信。如《乾道受書禮》、《(范石湖)一言悟主》、《開禧北征》等條,可補史傳之闕。其中對文人軼事的記載,詩文作品的轉錄,可資輯佚、校勘,也有助文學史研究。

所著《玉楮集》8卷,有《三恬堂叢書》本。《棠湖詩稿》1卷,有《叢書集成》本。《金陀粹編》28卷,《續編》30卷,有清刊本。《愧郯錄》15卷,有《四部叢刊》本。另有《宋少保岳鄂王行實編年》2卷,有《明辨齋叢書》本。《寶真齋法書□》28卷,有《叢書集成》本。《桯史》有《四部叢刊》影元刊本、中華書局1981年點校本。[4]

參考資料

  1. 岳珂 古典文學網
  2. 「岳珂」詩詞全集 祝英台近 北固亭(岳珂) 詩詞名句網
  3. 岳珂 查字典網
  4. 岳珂介紹 書法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