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祝淑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祝淑釵
出生 1965年
國籍 中國


祝淑釵,民盟盟員,第九屆河北省政協委員。1965年生於河北省安平縣,現任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放療科副主任,放三病區主任。1987年畢業於河北醫學院留校工作,1995年獲天津醫科大學碩士學位,晉升主治醫師。1995年至1997年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並於1997年晉升副教授,1998年被批准為碩士生指導教師。1999年破格晉升教授、主任醫師,2001年5月被批准為博士生指導教師。現被中華醫學會、中華放射腫瘤學會聘為《中華放射腫瘤學雜誌》編委。[1]

人物生平

從事腫瘤放射治療工作18年,發表專業論文60餘篇,中華系列核心雜誌28篇,國家級雜誌30篇,省級雜誌5篇(大多數為第1作者)。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並交流,1997年5月,應邀參加在瑞典召開的歐洲近距離治療研討會,並在會上宣讀論文,與會者對此給予很高評價,引起極大反響,也因此獲得大會資助。 2001年2月參加在澳大利亞召開的第四屆國際放射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進行大會發言,促進了國際間交流與合作。研究成果《周期素D1、增殖細胞核抗原蛋白表達及DNA含量對食管癌放療的作用》1999年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CT掃描和內外照射加化療治療食管癌的循證研究》2001年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獎均為第一完成人。1999年被衛生部評為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同年被國家教育部評為高等學校骨幹教師,2000年被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崗位能手稱號,2001被評為河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被教育部評為高校優秀青年教師。 [2] 主持教育部21世紀教育行動計劃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河北省醫學重點學科跟蹤項目1項,均為項目負責人。

主要論著

食管癌根治術後放療與放化療療效比較1

食管癌術後區域性復發的放療

食管癌標本中PCNA及cyclinD1蛋白表達與DNA含量同時檢測的意義

食管癌活檢標本PCNA、cyclinD1蛋白表達與DNA含量檢測的臨床意義

500例中晚期食管癌單純放射治療的多因素分析

食管內置網狀金屬支架對放療劑量的影響

非手術治療胸段食管癌臨床分期與預後關係的初步探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