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祖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祖姓出自子姓,起源於商朝。黃帝的後裔。始祖為祖己。祖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二百四十九位。名人輩出,有祖逖、祖沖之等。

姓氏起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王族之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商王朝的開國君王叫"湯",所以後史中提到商王朝的時候也多稱商湯。

湯的六代孫開始有祖乙、祖辛、祖丁、祖庚、祖甲、祖己……都曾是商王朝君王的廟號,其中的祖乙,名字叫子滕,是這些商王中最有作為的帝王,他任用巫賢為相,勵精圖治,使當時已經衰落下去的商王朝中興起來。

關於祖己的世系,一般認為是:

少典→軒轅→玄囂→蟜極→夋[夔]→契[卨]→昭明[王吳]→相土[土]→昌若[羔]→曹圉[根圉]→冥[季]→核[王亥]→微[上甲]→報丁[報乙]→報乙[報丙]→報丙[報丁]→主壬[示壬]→主癸[示癸]→履(天乙、成湯)[太乙、唐、成]→[太丁]→至[太甲]→辨[太庚]→密[太戊]→整(河亶甲)[戔甲]→滕[祖乙]→旦[祖辛]→新[祖丁]→斂[小乙]→昭[武丁]→曜[祖庚]→載[祖甲]→孝己[祖己(祖伊)]。

商王之名出自史籍《竹書紀年》中的記載,"[]"內的名號是甲古文字記載的君王廟號。

在商王朝開國君主商湯執政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左相仲虺,在仲虺的後代中,有人名叫祖己(祖伊),為仲虺之後的商王朝宰相。

據史籍《元和姓纂》《姓譜》等書記載:"子姓,殷後,殷王祖甲、乙、丙、丁支庶因氏焉,殷有祖己、祖伊,漢有祖沂,始家涿郡,望出范陽。"


姓氏學界一般認為,祖氏得姓始祖應當從祖己起算。在殷商武丁的時間,從古籍上已經發現了最早姓祖者的史實記載,那便是當時以"道訓諫王"的賢臣祖己,這在典籍《書經•高宗彤日》中有明確記載:"高宗祭成湯,有飛雉升鼎耳而雒;祖己訓諸王,作高宗彤日之訓。"

商高宗,就是武丁子昭(公元前1250~前1192年在位),祖己時為商王朝的國相,他借用商高宗在祭祀成湯的重大典禮上,獻祭品野雉飛到了國鼎之上的現象,引道訓諫商高宗及其王子們要"仁政治國"。

按此記載,祖氏家族的得姓歷史至少在三千三百年以上。

在祖己(祖伊)的後裔子孫中,有取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祖氏,世代相傳至今,祖氏最初是發祥於涿郡,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蒙古族各根義召日氏,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姓氏群體,就是世代的"守陵者"。

蒙語"各各召"是"祖墳"之意,延伸的"各根義召日"表明為更崇高的"祖陵",多用於對蒙古民族歷史商功勳卓著的先祖、王爺、可汗、大汗等陵寢的尊稱,後有專職

世襲的守陵人取之為家族姓氏,即稱各根義召日氏。

在明朝時期,有蒙古族各根義召日氏族人取姓氏的漢義改冠漢姓為祖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薩克達氏,本稱巴雅拉氏,後改以地名為氏,滿語為Sakda Hala,滿語"蒼老、老祖宗",是一個龐大的滿族氏族部落,有諸多分支,世居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阿扈河(今黑龍江寧安南部六十公里處)、葉赫(今吉林葉赫河、伊通河、伊丹河、東遼河流域)、薩克達(今遼寧撫順峽河流域)、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德里倭赫(今遼寧撫順渾河兩岸)、黑龍江兩岸等地,所冠漢姓為多為祖氏、蒼氏、倉氏、麻氏、駱氏、李氏、高氏、海氏、薩氏、里氏、陳氏、羅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禮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⑵.滿族組佳氏,滿語為Ju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鐵嶺(今遼寧鐵嶺),後多冠漢姓為祖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彝族、東鄉族、傣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祖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1]

祖姓始祖

祖氏是河北省的名門著姓,他們是殷商王室的子孫後裔,就是受千秋萬世敬仰的上古聖君商湯的子孫。祖氏的來源,《元和姓纂》和《姓譜》等書記載說:"子姓,殷後,殷王祖甲、乙、丙、丁支庶因氏焉,殷有祖己、祖伊,漢有祖沂,始家涿郡,望出范陽。"在殷商有天下的645年之中,前後28個君主,以祖為名的君主不在少數,有第十一代的祖乙、第十二代的祖辛、第十四代的祖丁、第二十一代的祖庚等等。後世祖姓中國人的始祖,究竟是哪一位呢?一般人認為應該算是祖己,因為在殷商武丁的時間,從古籍上已經發現了了姓祖的人,那便是當時以道訓諫王的賢臣祖己。《書經》上的"高宗彤日"指出:"高宗祭成湯,有飛雉升鼎耳而雒;祖己訓諸王,作高宗彤日之訓。"根據這個記載,中國祖氏家族的得姓歷史至少在3300年以上。由此可見,祖氏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姓氏,最初是發祥於涿郡。古代的涿郡,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這個地方便是祖氏的老家所在,他跟中華民族的淵源十分深遠。5000年前,黃帝與尤戰於涿鹿之野,奠定中華民族繁衍成長的地盤,就是這個地方。望族居范陽郡(今河北涿縣)。故祖氏後人多奉祖己為祖姓的始祖。

堂號

涿郡(涿郡堂)

春秋戰國時期初為燕國涿邑,秦朝時期屬於上谷郡。漢高祖劉邦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設立涿郡,轄涿(今河北涿州),領二十九縣,其中良鄉縣、西鄉縣和陽鄉縣北部在今北京市房山區境,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博野縣、涿州市一帶地區。王莽時期改名為垣翰郡。東漢復名涿郡,省西鄉縣,僅良鄉縣在今北京市境。三國時期曹魏改為范陽郡。西晉時期為范陽國。十六國、北朝時期為陽范郡。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廢幽州改置涿郡,轄薊州,故城在今北京市區西南,領九縣,其中薊、昌平、潞、良鄉四縣及懷戎縣的東部在今北京市境。唐朝時期改涿縣為范陽縣,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復改范陽縣為幽州。明朝時期省縣入州。民國政府成立時改為涿縣。

京兆(京兆堂)

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是上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

范陽郡(范陽堂)

秦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定興縣境內,治所在固城(今河北省定興縣固城鎮)。三國時期曹魏國魏文帝黃初七年(丙午,公元226年)改涿郡置范陽郡,其治所在薊(今河北薊縣),其時轄地在今北京市昌平區、房山區及河北省涿州市一帶。西晉時期改為范陽國,北魏時期復改回范陽郡。隋朝開皇初年廢黜。唐朝時期的幽州范陽郡,本是幽州涿郡,唐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置,治所在薊縣(今北京),又名為方鎮。唐寶應元年(壬寅,公元762年)改幽州,併兼盧龍。唐大曆四年(己酉,公元769年),與固安等縣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陽縣為治所。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