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社寮東砲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社寮砲台

圖片來自xuite

社寮砲台,始建於台灣日治時期,是位於台灣基隆市北端和平島的一處砲台遺址,共分為東砲台及西砲台兩大系統,現為基隆市市定古蹟。

歷史

社寮為和平島的舊名,其戰略位置重要,而社寮砲台的歷史可追溯至荷西時期,最早為西班牙荷蘭人的戰爭根據地,於1626年建造完聖薩爾瓦多城後,則在山頂、海濱諸堡壘防禦要塞。清治時期時,在清法戰爭後於劉銘傳積極推動洋務運動,在德國技師鮑恩士設計下,由基隆駐守營勇負責築砲台,工事於1891年竣工。

日治時期

台灣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接受日本統治後,日軍隨即起調查和測繪基隆各砲臺之標高和配備,其中社寮島砲台修建於1901年5月(明治34年),是台灣總督府築城部基隆分部在1899年《基隆要塞防禦(永久)要領書》中、因應恐爆發之日俄(日露)戰爭之虞而修建之「永久防禦炮台」防禦工程之一,並在1903年(明治36年)9月竣工,備砲工事「加式三十口徑二十七釐加農砲」工程則於1904年(明治37年)竣工。

1912年,社寮島砲台更換火炮,並為了防禦近海的小型船艦,新設一座配置「九釐速射加農」的砲台。,期間增經歷多次整建。

戰後至今

2004年,基隆市政府公告指定社寮砲台(東、西區)為本市市定古蹟,目前僅有東砲台開放參觀。[1]

構造

現存社寮砲台共分為兩大系統,即東砲台(社寮島電燈所)和西砲台,均為日治時期所建。

東砲台

東砲台現存電燈機關舍、彈側庫、電燈所、觀測室、探照燈庫、探照燈台等構造物,仍舊依山形地勢分割出生活區及砲座區,兩區則是以斜坡通道相連。唯一的彈藥庫則位於其中。庫體掩蔽部位於大型掩土下方,推測應是作為暫時儲放準備發射的砲彈之用,也兼作砲兵臨時待命場所使用。

現存電燈機關舍位置,僅留四周外牆,屋頂、地坪、以及室內隔間牆、門窗等均已崩塌或遺失。半山腰的東砲側庫則將原有坡面開挖,利用安山岩設置擋土牆,並於擋土牆內設置砲側庫,做為放置彈藥的庫房使用,電燈所於東砲台區之山頂,構築於掩體之內,上方突出掩體設置平台。側面以安山岩設置階梯,經由石階梯可通電燈所平台。

電燈所結構為磚砌形式,南進入口處採混凝土半圓形拱頂構造,類似前述之東砲側庫結構,內部僅表面油漆面飾,北進為混凝土平頂結構,平頂開口可由內部直通電燈所平台,內部保留混凝土表面,並未面飾。 探照燈區位於電燈所西側,包括存放探照燈之採照燈庫房,探照燈作業之探照燈座,以及探照燈推行之軌道等三部份,新觀測所則位於電燈所與探燈區之間,為國軍接收後所增築。整座構體分南北兩棟,南棟地勢較低,為加強磚造式結構。

西砲台

當前西砲台位於天顯宮後方山頭,因屬軍事管制區內而未開放參觀,現存石砌司令指揮所等及零散遺構,其中司令指揮所建築為掩體構造設施形式,位於砲座區正後方,除了作為敵軍砲彈轟炸時的防護外,還可維持良好的溫濕度環境。掩蔽部拱券上部為斜面形式,上方雨水直接落下,流向兩側的排水溝後,再由導水溝流出。

建築之屋面為雙斜型式,為混凝土構造,建築物門窗設置於正背面,兩側並無開口,正面設置一入口大門及兩扇窗,背面則設置一扇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