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測量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社會測量法是心理學家莫里諾(J.L. Moreno)於1934年提出的一種研究方法。它主要用於研究團體內(特別是小團體)成員之間人際關係和人際相互作用的模式,即所謂社會結構,通過社會測量,人們可以了解人的人際知覺方式、團體凝聚力等團體特徵。
原理與假設
莫里諾認為,在每一個群體中,成員與成員之間由於存在着交往和相互作用的關係,所以,他們的心理上必然會產生相互影響,而這種相互影響也一定會反映在他們彼此之間的行為上。那麼,如果考察成員之間在特定情境下的相互選擇行為或行為意向,就應該能夠了解成員之間的心理聯繫狀況。
比如,成員相互之間進行肯定選擇,那就意味着他們之間在心理上是相互接納的關係,如果他們之間進行否定的選擇,那就說明他們之間在心理上是相互排斥的關係。所以,可以假設,在一個群體中,成員在不同評價意義上進行肯定或否定選擇的時候,就反映出了這些成員之間在該評價意義方面的人際關係狀況。
因此,只要測定成員在群體中對其他人的選擇和他自己被選擇的情況,就可以了解成員與他人關係狀況,也可以了解該成員在群體中的地位以及整個群體的結構狀況。
特點
社會測量法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1)涉及社會性的變量。它主要研究人際關係及人際結構特徵,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
(2)社會測量是對人的某種評價,因此,它容易引起被測人較強的興趣與動機。
(3)測量結果特別適合於小團體研究。在研究團體效率和凝聚力方面等具有很強的應用性。
實施過程
測量標準的選擇
1.在確定標準時,需要考慮標準的性質、數目以及可以選擇的數目。標準的多少根據研究的要求而定,一般情況下不宜太多。因為太多、太嚴的標準將會給被試的選擇帶來困難,如找不到可選的對象。
2.如果按標準的重要性,可以將它們分成強標準和弱標準。
強標準是指對於工作或生活有重要意義和長期影響的標準,例如一起工作、一起學習等;弱標準往往是臨時和短期的活動或任務,比如,讓受測人選擇與誰在一起參加某次活動。
3.選擇標準時,應注意使標準儘可能具體,讓受測者充分了解標準的內容,如說明一起參加什麼工作或活動,避免由於理解不同而導致的偏差。
4.標準可以用積極方式,也可以用消極方式提出。積極方式如:「你喜歡與誰一起討論工作計劃?」消極方式如:「你不希望與誰一起參加某一活動?」消極方式容易引起受測者的焦慮和不安,因而要謹慎使用。
5.每次測量一般使用一個標準;只有在有特殊需要時,才用多個標準和更多選擇。
具體實施過程
讓受測者在自願基礎上參加測量,並向他們說明,將不公開測量結果,使他們無拘束地參加測量,避免影響正常團體氣氛和成員之間關係;
讓受試者在限定範圍內選擇適當對象。同時,根據研究目的和任務,向被測人說明測量意義,熟悉他們的情況,建立融洽的合作關係,使測量順利進行。
根據要求,社會測量常用以下幾種方式。
(1)等級排列法。將團體其他成員按喜愛程度排出等級順序;然後,對等級順序進行加權記分。例如,給「最好」的同伴記3分,給「第二好」的同伴記2分,給「第三好」的人記1分。再以這些分數乘以被選次數,得出每個人的等級分數。
(2)靶式社會圖。這種方式以靶圖方式標出被選頻次,靶心為頻次最高的人,越向外周,被人選擇的次數越少。
(3)「猜測」技術。這種方法給受測人呈現一些有關積極或消極特徵的簡短描述,讓他們列出與這一系列描述相匹配的人,然後根據這些選擇做出分析。
應用
社會測量法主要可以了解群體內部三個方面的問題:即了解群體中最受歡迎的人,群體中有無非正式小群體,了解群體內部的人際關係整體狀況。
這種方法,可以把群體成員心理上的結合加以數量化,而且揭示出的群體內的人際關係狀況是不被當事人所覺察的,比如成員之間的好感或情緒方面的聯繫等。
另外,運用這種方法了解一個群體內的人際關係狀況相對比較節省時間,因而,社會測量法一經問世,就受到許多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的廣泛注意,被廣泛運用於工廠、機關、學校等團體的各個方面的人際關係測查和人員選拔、人事推薦等。大量的研究者還為社會測量法的發展作了很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測量方法的改進措施,如現在被廣泛運用於兒童群體人際關係測量的"同伴提名法",用於測查群體成員選擇動機和被成員所重視的人員範圍的「參照測量法」和「關係測量法」等。 [1]
視頻
社會測量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