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社會性退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社會性退縮又稱兒童社交敏感性障礙,指兒童對新環境或陌生人產生的恐懼、焦慮情緒和迴避行為並達到異常程度。隸屬於心理學。

症狀

1982年,魯賓首次將社會退縮區分為「安靜孤獨」和「活躍孤獨」兩種亞型,並得到大量研究的證實。1990年,愛森道夫認為不同的社會退縮行為是基於不同的趨避動機,不僅對魯賓提出的兩種亞型特點進行了深入分析,還分離出了第三種亞型――「沉默寡言」。這一亞型也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之後,還有研究者提出了第四種亞型――「悲傷/抑鬱」,只是尚未得到其他研究的印證。因此,公認的是三種亞型:「安靜孤獨」「沉默寡言」和「活躍孤獨」。

安靜孤獨

「安靜孤獨」指的是在同伴環境中,兒童獨自進行結構遊戲和探究活動的行為。這些兒童不喜歡社會活動,喜歡獨處,反映了低交往的趨近動機和低交往的迴避動機。這種兒童沒有社會交往能力的缺陷,有能力參與同伴互動,是比較良性的社會退縮亞型.在兒童早期更是如此。但是,隨着兒童年齡的增長,這種行為對兒童發展的負面影響將逐漸顯現。安靜孤獨的行為對男孩和女孩的意義是不同的,對女孩意味着適應,而對男孩則可能意味着不適應,這與社會文化對男女性別角色的不同期望密切相關。

沉默寡言 「沉默寡言」表現為跨情境的旁觀和無所事事的行為。愛森道夫認為這種行為反映了趨―避動機的衝突――既想參與又怕參與同伴互動,因而會出現矛盾、膽小、拘謹等情緒問題。其根源可能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抑制性氣質。這種氣質的兒童在陌生環境中表現為抑制、害羞,不能與他人很好互動;二是負面評價、期望或不利的交往地位(如被拒絕和被忽視的兒童)。這種行為最後可能發展為交往焦慮。

活躍孤獨 「活躍孤獨」表現為頻繁的、誇張的獨自遊戲,包括喧鬧、重複和多動的行為以及誇張的戲劇性表演。活躍孤獨的兒童喜歡參與同伴互動,交往趨近動機高,迴避動機低,但由於常被同伴拒絕而不得不獨自活動,反映了衝動和不成熟的行為,其社會能力較差。在兒童早期,「活躍孤獨」與同伴拒絕、缺乏社會問題解決能力及母親對兒童衝動行為的負面評價顯著相關,與學前兒童外化的問題行為也顯著相關。但由於這種行為出現頻率較低,因此研究尚不充分。

分類

「社會退縮」主要有行為描述和社會測量兩種定義類型。從行為描述的角度,「社會退縮」被界定為交往頻次低的獨處行為;從社會測量的視角,「社會退縮」則被視為低水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視兒)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絕(被拒絕兒)。有學者對這兩種界定方法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它們並不相關,社會測量中的被忽視兒和被拒絕兒並不等於社會退縮兒童。之後,人們更多地採用行為描述的方法來界定社會退縮。

如20世紀80年代初,魯賓(Rubin,1982)把兒童在自由遊戲中獨自玩,不經常與同伴交往的遊戲行為稱為「非社交遊戲」。後來,魯賓和愛森道夫(Rubin and Asendorpf,1993)統一使用「社會退縮」概念來指稱這一「非社交遊戲」行為,並把環境從遊戲情境擴大到整個社會情境,將其界定為在社會情境中個體不與其他人交往、遊戲,而只是一個人獨自打發時間的行為,其基本特徵可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泛指社會情境下的獨處行為,具有跨時間情境的一致性

社會退縮是泛指社會情境下的獨處行為,指在同伴或他人在場的情境下,兒童不參與同伴交往或遊戲活動,而且這種行為不是暫時的,具有跨時間情境的—致性,即無論在陌生環境還是熟悉環境均表現出一貫的孤獨行為。它與兒童的害羞行為不同,害羞是指陌生社會環境下兒童羞於與人交往,常伴有緊張和焦慮。例如,幼兒只是在公共場合不願說話,不願與其他小朋友玩,而在熟悉的環境中還是能與人交往,這種行為就是害羞,但如果兒童在家裡、幼兒園、公共場合等所有的社會環境下均不與人交往、遊戲,就是社會退縮的表現。  (二)社會退縮是一種內化的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是由情緒障礙導致的社會適應性困難。它與正常行為相比較·,是指那些表現過度、不足或不適當的行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病理心理學對這一新領域的研究主要關心兩種問題行為:「不能控制」(under control)和「過度控制」(over control)。「不能控制」也被稱之為「外化困難」,包括攻擊、多動、違紀等;「過度控制」也被稱之為「內化困難」,包括焦慮、恐懼、抑鬱和社會退縮等。可見,兒童的社會退縮屬於一種內化的問題行為。過去,人們一直對外化的行為問題如攻擊性行為、多動等研究較多,近年來則開始關注社會退縮等內化問題行為。

(三)社會退縮的結構具有多重維度

兒童社會退縮包括了各種形式的孤獨行為,是一種高度複雜的行為現象,具有多種表現形式和潛在原因。它呈一種多維度結構,反映了兒童的氣質、動機等心理特性,並會隨着兒童的年齡和社會背景的不同而發生變化。換言之,兒童社會退縮有着不同的亞型,每種亞型又有着不同的心理機制。國外對兒童社會退縮的研究已達到這種分型研究的水平。

產生原因

兒童的社會性退縮有其生理、心理與社會方面的原因,如先天體弱多病,性格內向,早期不良生活經歷,電視等傳播媒介的負性影響,以及現代社會人際淡漠的榜樣作用等。其中,父母與教師的不良教養方式影響最大。有些父母對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關心,拒絕、限制多,期望要求高,家庭氣氛緊張;有的對獨生子女過分保護與放縱,滿足他們一切(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包辦一切生活事務,使孩子養成唯我獨尊的性格,依賴性強,獨立性與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承受一點點委屈和挫折,不被同伴接受,在人際交往中屢屢失敗。許多兒童在家尚能和父母愉快相處,但到學校就表現得過分退縮,各種原因,與教師的懲罰有關。[1]

干預治療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已經有不少研究試圖通過干預來改善退縮兒童的狀況。干預的對策主要包括:社會技能訓練,以提高兒童的互動能力,將退縮兒童與社會交往能力較好的兒童配對,由後者向前者提供榜樣;讓退縮兒童參與學校各類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提高其互動動機;安排樂群和社會能力高的兒童主動發起與退縮兒童的互動等。這些干預主要以社會學習理論為依據,目的是通過培養互動的技能,積累互動的經驗,以激發互動動機來提高社會退縮兒童的互動頻率,改善退縮的狀況。但事實上,對社會退縮兒童來說,只訓練社會技能是不充分的,因為在大部分情況下,社會退縮的孩子知道他們該怎麼做,但從認識轉變為行動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退縮兒童如果不能控制社會畏懼和焦慮的情緒,主動交往對他們來說是極其困難的。因此,這些早期干預研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基本認識是,社會退縮行為在學齡前已經相當穩定,所以,預防和干預應該越早越好。於預不僅要聚焦於訓練社會技能,而且要調節情緒;不僅要讓熟悉和非熟悉的同伴參與,而且要讓教師、家長等相關人員介入。魯賓預言,這個領域具有廣闊的研究空間,在今後50年內將會碩果纍纍

對退縮兒的教育矯治是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學校、家庭和社會方方面面。首先要滿足退縮兒的心理需要,不僅要顧及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關心孩子的心理需求,給孩子以愛心與信任。父母和教師對剛入校的孩子應富有愛心,幫助他們適應新環境,注意滿足他們的安全感和自尊心等需要,多用表揚的方法,說話親切和藹,對性格內向的兒童,要耐心鼓勵,批評要慎重,使他們感到學校如同家裡,自在而愉快。同時,要努力創設一個健康的心理環境,利用有利條件,有針對性地幫助退縮兒建立自信心,培養獨立性。比如,鼓勵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做壞不責備,經得起失敗與挫折,做個勇敢的孩子,更好地適應不同環境。要利用遊戲,提供同伴交往的機會,相互自我介紹,進行一定的角色對話,師生一起來跳團結舞,相互學習禮貌用語,及時肯定退縮兒的每一點進步。退縮兒的教育矯治是否取得成效,有賴於父母與教師的緊密合作。對那些因精神、神經疾病導致行為退縮的兒童,父母與教師要達成共識,儘早送其到專科醫院進一步診治。[2]

研究成果

(一)有必要對學前兒童的各種社會退縮亞型的特點與成因進行更細緻的探查

從社會性遊戲的發展而言,學前兒童需要經歷獨自遊戲——旁觀遊戲——集體遊戲的發展過程。因此,在確定學前兒童是否表現出社會退縮時,必須充分考慮年齡因素和個體差異。同樣是長時間的孤獨遊戲,在6歲是社會退縮,在3歲則可能是正常行為。從研究來看,大部分研究都把3—6歲視為一個同質階段,這就可能混淆了社會退縮和正常發展,因此,有必要對學前兒童的各種社會退縮亞型的特點和成因進行更細緻的探查。

(二)應進一步研究不同亞型的性別差異和文化差異

近年來,有學者認為,在探討社會退縮的不同亞型時,應該考慮性別維度。這方面雖已有一些研究發現,但很不充分,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繼續探討不同的亞型對男女兒童具有的不同意義,以及不同亞型在男女兒童中所經歷的不同發展過程。另外,這些研究的樣本基本來自歐美國家,由於兒童社會性的發展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因此,還有必要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社會退縮表現的差異。

(三)需要進一步研究社會退縮的亞型

已有三種社會退縮的亞型得到公認,但這並不是最後的結論。在未來的研究中,有必要重新探索社會退縮的不同亞型,同時考慮每個亞型內部的不同質性,進行更細緻的分型。進一步揭示不同亞型的內在機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干預應該融合於課程和教學

以往的干預研究由於只是針對社會退縮行為本身,沒有從兒童成長的環境去認識,干預和教育是分離的,因此,即使兒童在干預計劃中取得了進步,如果生態環境不變,當他們回到原來的生態環境中就很容易故態復萌,依舊錶現出社會退縮。從這一角度出發,我們認為,應該研究和制定具有生態效度的、能夠為教師所掌握的、融合於課程和教學的干預方案,力圖達到標本兼治,將改善情境和提高交往能力相結合,實現預防和干預的統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