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存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社會存在 | |
---|---|
社會存在,是指構成社會的一切存在,包括個體、社會組織、社會活動、各種財產等。與自然界一樣,社會存在也有三種表現形式,即物質形態的存在,這就是各種社會財產;運動形態的存在,這就是各種社會組織活動;思維形態的存在,這就是各種思想理論、知識體系等。對社會存在進行量化就有了所謂社會存在量。各種社會存在可以相互轉換。[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社會存在 [2]
外文名稱 Social existence
名詞解釋 構成人類社會的一切存在
範疇 人、社會組織、活動、財產、知識
辯證關係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相關理解
社會存在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
唯物主義社會歷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它包括地理環境、種群數量因素和生產方式。其中對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是生產方式(主要指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在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中,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首先,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是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其他一切活動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決定着社會的結構、性質和面貌,制約着動物全部社會生活。
最後,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的變化發展決定整個社會歷史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形態從低級向高級的更替和發展。
社會存在各要素的作用
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主要是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也包括地理環境和種群數量因素。地理環境是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永恆的、必要的條件,而且它作為勞動對象也不斷進入物質生產領域。同時,種群數量因素也是重要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對社會發展起着制約和影響的作用。
意識關係
簡介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反作用於社會存在。
社會意識的含義
相對的,社會意識是指社會精神生活的總和,是社會存在的總體反映。它包括政治、法律、哲學、藝術、宗教等意識形態和風俗習慣、社會心理等。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辨證統一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還有自己特有的發展形勢和規律。它的發展和社會存在的發展不完全一致,主要體現在發展變化的同步性、經濟發展水平的平衡性、歷史繼承性和能動的反作用上 。
範疇
屬於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存在"範疇的有:物質生產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所利用的自然資源,實踐活動所創造的生產力。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關係是什麼理論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關係是辨證理論,辯證關係是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社會存在指社會的物質生活過程,其基礎及決定力量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社會意識指社會的精神生活過程,廣義指社會的一切意識要素和觀念形態,包括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
狹義則專指關於社會關係的意識,即意識形態。社會存在是第一性的,它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並對社會存在起促進或阻礙的作用。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是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根本界限。
擴展資料
一、發展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存在的性質和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性質和變化。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
其中,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是第二位的,其中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歷史唯物主義既反對抹殺社會意識起作用的形而上學機械論,也反對把這種能動作用加以誇大的歷史唯心主義。
社會意識的作用在性質和程度上有兩個方面,這也體現了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一是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二是落後的、反動的、不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着阻礙作用。
社會意識在自身發展中還具有歷史繼承性。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反映那個時代的社會存在;二是集成前人留下來的精神文化成果。社會意識就是在這兩個來源中相互作用形成的。
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正確認識二者的關係,既要認識到社會存在的決定作用,要從社會實際出發。又要認識到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樹立正確的社會意識,克服錯誤的社會意識。
反對割裂二者關係,既反對片面誇大社會意識能動作用,否認社會存在起決定作用的唯心主義,又反對否認社會意識能動性的形而上學。
二、現實意義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研究讓先進的社會意識影響落後地區人們的意識的具體形式,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國地域廣大,各地的地理條件各不相同,發展不平衡。由於人的觀念和意識以及科學技術文化水平的不同,經濟狀況和觀念也各不相同。
這就造成了在一些地區的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先進的,而在另一部分地區的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落後的。具體表現在落後的群體意識所形成的各種勢力。
現在,一些落後地區或單位,許多人具有落後的群體意識而形成了各自的勢力,並有相應的勢力範圍,如果一個或是幾個有先進的個人意識的人到那裡工作,很容易被當地具有落後的群體意識的人們所同化。
有了人生驛站及其網絡環境,就能實行正向的雙向同化,用先進的社會意識改變落後的群體意識,讓具有先進的社會意識的人們形成新的對社會發展有利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