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碰撞帶是中國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中華文化,亦稱 華夏文化[1]、 漢文化,是指以中原文化為基礎不斷演化、發展而成的中國特有文化。歷經千年以上的時間歷史演變,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2]。
名詞解釋
碰撞帶(collision zone)是指由大陸與大陸、島弧與島弧,或大陸與島弧間發生板塊碰撞所形成的帶狀構造帶。其中包括由洋盆殘餘物質(蛇綠岩)形成的、代表已消亡古大洋的縫合帶,以及因強烈擠壓和收縮作用而形成的造山帶。如喜馬拉雅碰撞造山帶和新幾內亞碰撞造。
板塊構造說將兩個大陸或大陸與島弧相碰的地帶稱碰撞帶。前者如喜馬拉雅型碰撞造山帶,後者如新幾內亞型造山帶。它也是一種類型的造山帶。開始在兩個地殼單元之間可能被大洋隔開,洋殼逐漸消亡,大陸邊緣被拖向消亡帶。由於陸殼岩石密度低,難以進入地幔,最後被擠壓而成造山帶。
中國大陸碰撞帶是以結構複雜、形成過程複雜和物質成分趨於混雜為主要特徵的。在構造特徵上,表現為由構造岩片和混雜岩帶所組成,形成扇狀褶皺和對沖型逆掩斷層。在剖面上常形成楔狀(鱷魚式)構造,在平面上可構成嵌入構造,它們其實是兩個板塊在碰撞過程中互相擠壓、縮短與穿插的、一個統一的三維共軛剪切斷裂系統中的不同表現形式。
絕大多數中國大陸碰撞帶都不是一次形成的,而是經歷了多期次、活動性質各不相同的、複雜的形成過程。為了進一步提高碰撞帶的研究水平,應該把碰撞帶及其兩側的板塊當作一個整體來進行綜合研究,應該大力加強碰撞帶周鄰板塊的沉積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古地磁學、地球化學和構造變形、變位資料的系統研究。碰撞作用時期是元素、岩石和構造單元趨於混雜的時期,而不是有利於元素、物質的分異和富集。碰撞帶的主碰撞期形成的礦床是十分有限的。
參考文獻
- ↑ 你知道「華夏」這個名號是從哪裡出現的嗎?,搜狐,2022-10-20
- ↑ 中國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搜狐,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