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碑亭文化探究(蕭啟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碑亭文化探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碑亭文化探究》中國當代作家蕭啟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碑亭文化探究

墓,舜帝陵「九嶷山」,還有一千多年前尚未挖掘的陝西大唐時期乾陵,以及女皇武則天墓前的無字碑,你將會為它們的存在而震撼心靈,實實在在認為這些建築藝術的確已登峰造極,舉世無雙。

不過,在驚嘆這些建築藝術驚世駭俗的時候,是否已從幾千年歷史中,發現了在漫長的社會中,歷朝歷代,不僅環環相扣,錯綜複雜,又一脈相承,社會體制制度十分完備嚴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竟會如此之大?社會的禮制也如此之細密,猶如一張無形的天網,把所有的人群都按照不同類別網絡其中,讓你動彈不得。如果從現存的史料閱讀中,偶爾看到了這些現象,還不一定真正會感覺到在那個等級森嚴的社會裡,竟是如此可怕。我想,等真正弄懂了這些的時候,才會在讀古代詩文的時候,真正體悟到三國魏晉時代大詩人描寫的那種社會現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才會真正體會到杜甫《長歌行》中的詩句對社會的期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寒士俱歡顏」。還有被描繪的社會現實:即階級的對立差別也如此之大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當然,這種現象的存在,不僅僅是在天子居住的「都」與「國」,也不僅僅是在天子直接任命的諸侯或王公貴族,以及屬下管理的「邑」,還有「郡丶州丶牧丶府丶縣」這些領地是普遍現象,就是在所有的鄉村之間,也普遍存在這種狀況,真是自上而下,「一貫到底」了。

這裡,我在最近幾年中下鄉考察民間文化遺蹟時,從現存的碑文中也竟然發現了這種社會等級的森嚴的禮制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存在之大,以及社會的體制分工如此之嚴,社會分配不公現象的確大量存在的現象。

下面我以三塊碑文的實物來分別加以說明,說說我對這些歷史文物記載的探究與理解。

(一)第一塊碑,關於古代「廟考」的探究

先說第一塊碑:關於廟考「的事。1990年8月,我遇到過這樣一件事:一天,我去黃花鎮五桂溪二妹家去玩時,在四處游山觀景中,不經意之間,於一處荒野的山林中,竟然發現了一塊古老的碑文。碑高有三尺左右,石碑寬0.6米,石碑的厚在20公分以上,石料為青色石,料質還不錯。與附近相鄰的墳墓碑文差別不大,但奇的是在封土堆的面積上,要比一般墳墓要大了許多,儘管周圍被老百姓挖了一些土做菜田,而且還因年深日久,遭風吹雨林,墓上的積土被水沖走了不少,周圍又儘是樹木雜草遮掩,但依然還是那麼巍峨。估計墳墓直徑在數丈以上,足見此墓主人不凡,家族的勢力也大有來歷。更奇的是墓碑文字正中雕刻的文字是:「皇考陶公xxx大人之墓」。墓碑左邊刻孝子xxx,右邊刻字為:大清順治xxx年吉日立。我知道,在本地區,按一般立碑規矩,我看到過有「故考」、「顯考"、「祖考」、「曾考"、「高考」、「清考"或是「岳考」、「伯考」、「兄考」之類。這是對不同等級的男性尊稱;當然還有「故妣"、「祖妣"、「曾妣」對故去女性的稱謂。但是,在這塊碑文上,竟然還有「皇考」二字,真是不可思議。

我知道,中國這些「廟考」或說是「祖考」,起源實在是久遠的事。從最早的分封制就沿襲下來了。據有關史料文字《禮記》一書中就有了這方面的記載。喻曉其事,還是先從社會高層的分封制說起吧。

在古老的中國,向來是講求「國」與「家」的關係傳承來源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因此,國與家自古就連在一起 ,不可分離。自黃帝開始,中國就從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變成了「國」的概念。於是,人與人之間也就有了等級的劃分。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百姓,就有了不可逾越的鴻溝。 不僅人在世時是這樣,就是死了也是這樣。帝王在世時,可「稱孤道寡」。而帝王手下的官員呢,則自稱「愚臣、小僕」。至於庶民,就只能稱自己為「小奴」為「奴婢」了。即使死了,因分封體制是這樣,在生前享受的等級待遇不同,因此,死後也因此劃分為不同的等級稱謂來加以區別。如天子之死叫「駕崩」,諸侯之死叫做「薨」,士大夫之死叫「不祿」;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之死叫「卒」或「歿」;而庶民的死才稱之為「死」或「故」。因此,人死後的墳墓也就顯現出不同等級的格局。天子或皇上的墳墓稱謂「廟」,「祖廟」,「太祖廟」。或者叫「陵」(如秦始皇的墳墓叫「秦陵」、唐高祖李治的墓則叫「乾陵」;明朝皇室墓地叫「明陵」)。皇上以下的官吏的墓地呢,則叫「陵寢」(如「壽終正寢」),再往下劃分才叫「墓」或「塋」」,最後到老百姓的墓時,才叫「墳墓」 。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裡,不僅男性是這樣,,即是對女性的稱謂,也是大有講究的。天子皇上的正妻生前叫國母,被稱之為「皇后」,為正宮娘娘;至於妃嬪,稱之為「貴妃」或「昭儀」,還有其他妻妾則稱之為「才人」和「良娣」。皇上的母親呢,則稱之為「皇太后」,「太皇太后」;即是皇帝的姐姐或是妹妹,也分別稱作為「皇姊」或「御妹」。皇帝的女兒被稱作為「公主」、「格格」什麼的。由於皇帝手下的寵臣則被稱作是「愛卿(皇上對臣子)」;還有「公公」、「大人」、「將軍」一類的稱呼(即對官員的稱呼),因而對官員的夫人稱之為:「太太」、「夫人」。如果人死了,則按夫家官職稱謂等級來區分:「一、二等官員稱為「夫人」,三等為「淑人」,四等為「恭人」,五等為「宣人」,六等「安人」、七等為「孺人」。這些稱謂都有一定之規,都不可違規禮制,胡亂稱謂。否則就是大逆不道,壞了規矩,要按法治罪。

再說碑文上的刻字。對於至親長輩的去世後,更是大有講究。男性父輩曰「考」,祖父曰「祖考」,曾祖父曰「曾考」,再往上去就是「高考」,「太祖」考、「烈考」和「雲考"之類了。至於女的死後,雖統稱之為「妣」,但也分別冠為「先妣"、「祖妣」、「曾祖妣"、「高祖妣"、「太祖妣",這是一般常見現象。但是,還有極為少見現象的稱謂。

我經過查閱大量有關資料,最後才弄清了「考廟」(又稱妳廟)的由來。在周代以前,天子的宗廟分為「五廟」。根據焦循《群經宮室圖》一書記載說:「蓋五廟之制,自虞至周,自天子至附庸皆同」。這「五廟」分別是「考廟,王考廟、皇考廟、宣考廟、太祖廟」。按照這個標準換算起來,就是對「父考丶祖考丶曾考丶高考」的稱謂。這在古代稱之謂「四親廟」。「太祖廟」則稱之為「太廟」,奉祀的是始封之君。始祖以下,「四親廟」以上,各代祖先的神主則陪祀於太祖廟之中。可是到了周朝中期,隨着世系的延續,周文王,周武王已不復屬「考,王考,皇考,顯考」四親了,按制不應當在昭穆廟中受祭祀。但鑑於周文王、周武王為周朝建立了煌煌功業,為有德之王;則為祖宗,其廟不可毀。」(摘自《尚書》孔安國傳)。故而又增設了文丶武二世之廟。並將文武以下,「四親廟」以上諸祖先神主藏於二世室中,於是這樣,便有了「七廟」之說存在。所以,《禮記.王制》中云:「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七廟的布局依宗法制度,始祖以下逐代遞相排列為「昭丶穆」二輩,「昭」居左,「穆」位右,「太祖廟」居中。左為「三昭」即「武世室,顯考廟,王考廟」。右為「三穆」:即「文世室,皇考廟,考廟」,中間為「庭」。與太祖廟相對的為「都宮門」。所以,「天子」七廟,諸候「五廟」,士大夫「三廟",就是這樣產生的。以至於後來西漢時,賈誼所言的秦「七廟」就是指這些內容了。為此,我也由這塊墓碑想到了封建社會等級分封的由來,把這取名稱之為「廟考」或說是「祖考」,實在是源淵流長啊。

(二)關於第二塊墓碑,對古代官職設置分封的探究

接下來,該說第二塊碑的發現與探究了,我把這塊石碑文稱之為"官考"。

先說這塊碑的發現時間是2022年8月底的一天。地點在分鄉場社區劉家沖四組一帶,一個叫閻家老屋場的下面,有一塊墓群地。因早先就聽聞到有這樣一個故墓,據說是清王朝時期的一個官墓,至於是什麼官,當地老百姓也說不清楚。為此,作為地方文物遺蹟,我們這些編寫村志的人必然要這事要搞清楚。於是,我們幾人就到了這個墓群來考察。結果到此地一看,便發現這裡確實有墳墓數十座存在。也許這裡是民間傳說的「風水寶地」吧,為「二龍護主」之地。因此,這兒葬的墳墓很多。年代時間也比較長,有百年以上,從清朝至現在都有。最古老的一座墓是清光緒年間,墓前一碑,是門字形框架性結構,為七塊石,俗稱「七塊石碑」。墓碑高2米以上,碑頂上有雕刻的圖案為鳥形,似是孔雀一類飛禽之物。墓碑正中刻有「清封登仕郎楊公諱永發墓」11個大字;左刻孝子xxx;右刻立碑時間為「清光緒二十五年喜月」。整個墓碑寬1.2米,碑的厚度為25公分。這在我們當地來講,這樣的墓碑雖還不少,(最多的石塊為九塊石,叫「九塊石碑」),但是有這樣的規格,確實少見,足見墓碑主人家身份地位不低。尤其還稱之為「登仕郎」的很少見,而且是「清封」,這就更加引人注意了。據我所知,在分鄉目前發現的朝廷官員自古以來,最高的算是宋朝的楊大異,字同伯,是南宋寧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的進士,曾官至為大理寺丞。另外就是陳著,字謙之,又字子微。也曾於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考中進士,被朝廷授著作郎。以後因忤奸臣賈似道,被擠出朝廷,出任嘉興縣知州。宋度宗咸淳七年,遷通判揚州,尋改臨安府簽判轉運判,擢太學博士。再就是袁泰,他是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開科進士,初授靈縣縣丞,後官至右都御史。最後一個名人就是清同治年間,分鄉南埡人全敬村,一名心地,又名在茲。他12歲便考中秀才,由兩湖總督張之洞愛其才,而選入兩湖書院,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官費赴日留學,入陸軍士官學校炮兵科。於第五期畢業後,又升任「陸軍畢業生第六期考試獎炮科舉人」,「副軍校陸軍少將」等職。於1905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回國後,參加留學生會考,因成績優異,被朝廷閱卷的軍事家蔣百里所看中推薦,由朝廷欽賜為舉人,任清廷禁衛軍管帶。後投入陳裕時、黃愷元等投入反清革命。1912年任國民軍第八師陳之驥部參謀長。1916年任孫中山總統府伺從室少將武官。1934年任陸軍炮兵學校研究委員會委員。1937年因身受重傷而回鄉閒居。1947年被選為國大代表,同年9月被評為湖北省政府顧問。至於這個分鄉場社區劉家沖的楊永發,被清廷授予「登仕郎」,似乎還真是沒聽說過。還有,據我所知,「登仕郎「這一官職」是何等級,似乎也還少見。

我知道,自古至今,中國朝廷的官職起源也很早。根據有關史料文字記載:中國的社會官職起自於遠古的「分封制」。據相關文獻記載:自盤古開天地之後,於是,就有了宇宙分天地,人間有君臣;性別分男女;地位有尊卑。這幾乎成了千古不變的自然法則。在中國歷史記載文字中,在「三皇五帝」的傳說的故事記載中,就出現了封官職一說。

還是先看君王的世襲官職分封吧。在古代封建社會裡,向來是講究君權神授的。上帝就是「天」。那麼,主管人間的統治者自然成為「天之驕子」,地位神聖,已是至高無上,不可逾越。因此,《禮記.禮下》一書記載上說:「君天下曰天子」。《尚書.洪範》也言:「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由此可見,「三皇五帝」的神聖地位就是至高無上了。自然,就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定論。

至於中國君王的「王權」傳遞。在夏朝以前,講究的是「禪讓」,即選擇有德行、有才能,會辦事的人才能繼承王位,他們之間的傳位,自然就是上一代的君王指定下一代人來傳承,這叫「沿襲」。據說,最初的時候,這一現象是從五帝的「堯」開始的。堯之後傳至舜 ,舜之後又傳至禹。這一禮制的實行向來是被後來儒家津津樂道稱頌的主張。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舉賢薦能,講信修睦」,這就是禪讓的由來。但是,到了夏朝的始祖「大禹」開始,就不是這樣了。已由「禪讓」變成了「世襲」。《三字經》一書說:「夏傳子,家天下」。據有關史書記載,自夏啟開始,傳了十六代王,前後有五百年以上。商朝自湯開始,傳了32王,有600多年歷史;而周代呢,自周武王開始至周赧王止,共傳了40王,有800年之多。都是「由父傳子,子繼父王」,這叫「世襲親授」。如果上一代沒有親生兒子,那就用另一種形式,有上一代君王指定兄弟或是兄弟的兒子來繼承王位,這叫「兄終弟及」如宋太祖趙匡胤之後的宋太宗趙匡義就是這樣。後來,從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後,自稱「始皇」,直到後來漢滅秦,劉邦建立西漢和劉秀立東漢以後,又出現了三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隋、唐以及後來的宋、元、明、清等歷朝歷代,期間除了被改朝換代外,幾乎這個世襲制度一直沒變更過,長達了幾千年,帝王的王位都是世襲體制,可見已根深蒂固。

再說歷朝「官封」體制問題。在堯舜時代,君臣之禮就已經很完備了。據有關史料文字記載,在原始社會末期,炎黃時期時,軒轅黃帝就有「內行刀鋸,外用甲兵」(所謂「內行刀鋸」,就是對本聯盟的各部落首領和民眾擁有強制以致鎮壓之權)。傳說黃帝時,就曾設官分職。「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太監,監於萬國」。到了舜時代,就有了更細緻的官職分工。如主管農業的「稷」,主管手工業的「共工」,還有主管林、牧、漁、獵的「虞」、主管刑獄的「士」,主管祭祀的「秩宗」,主管呈上宣下的「納言」以及分管天下十二州的「州牧」等等,合計有22名主官。歷史傳說中的「舜」,他在治理天下的時候,在重要的徵求聯盟議事會上,就要聽取「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龍、任、益、彭祖」等人的意見,然後,再做出決策。但是,這一制度,到了禹這一代時,就不同了。因為他把君權傳到了自己的兒子「啟」手中,把「禪讓制」變成了「世襲」。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夏傳子,家天下」這一說。但這個傳聞,至今也有人曾懷疑有很大的漏洞。因為據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一文中就這樣記載道:「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這就說明世襲不僅是夏朝開始,而是從黃帝就存在了。

到了夏商周三代,更是如此,因為孔聖人曾說過,「周監二代(夏、商),悠悠乎文哉」的話。那麼,周代以前,天子稱王;周代以後,更為世襲。如果天子沒有親子幼小或無親子來繼王位的話,就把王位相應傳給自己的至親兄弟,這叫「兄終及弟」。例如周武王死時,其子成王尚小,就由武王之弟周公旦輔佐成王。那時,周王大封天下之時,天子的駐地叫「都」。天子的身邊周圍,還有重臣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他們分別掌管國家大事如「曆法、記事、策名、檔案、記史」,左右朝政;有對周王進行指導、輔佐、和監護的職責。他們既是周王的主要謀臣,能直接參與決策國家大全,又統領文武百官,因此位高權重。除此以外,在他們這些重臣之下,還有卿士寮和太史寮這些大官。這兩種官職既平行,又互不干擾,各負其責。卿士寮負責軍政司法,最高長官為卿士寮;下設有」司徒、司馬、司空和司寇」。太史寮則負責掌管曆法、祭祀、占卜、文教等事物。太史寮以下設有「太史、太宗、太卜」三職;這是朝廷內主事的官員。而朝堂外呢,周天子還分封了自已的宗親或親信大臣領地做屏障,取名為「國」,如「齊丶魯丶楚丶燕丶趙丶韓丶魏丶秦」等國就是如此。而諸國的長官叫「諸侯」,曰「君」。到了諸侯這一級,也模仿周天子的分封體制,又把自已的居住地方叫「國」;然後又把土地分給「卿大夫」,於是卿大夫的駐地又開始叫「邑」;到了卿大夫這一級,就又把土地分封給下屬叫「士」。「士」的領土被稱之為「祿田」。當然下面還有鄉、州、黨、族、閭、比等行政單位的官員和管理範圍,這是皇城近郊。除此而外,還有離開皇城的遠郊;則逐級又劃分為遂、縣、酇、里、鄰。周王手下以下分諸侯、大夫、和士三個等級;形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級管理制度。根據這些等級制度,各個官員來享受不同的政治權利和俸祿。形成了「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民食力」世襲不變的現象。

《周禮》卷一說:「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孔子也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所損益可知也」。夏商周三代以前,官制已經很完善了;三代以後呢,官職則更加明確。到了秦始皇后,一統天下,自稱為始皇,對兒子扶蘇稱之為世子,雖不在設王位,但對官制有了更進一步的分封。取消了「三公」和「九卿」稱謂。設置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職。規定了「丞相掌管政務;太尉掌軍務,御史大夫掌監察」。這種體制奠定了中國兩千年來官僚政治的基本格局。所以明太祖朱元璋說:「國家立三大府,中書總政事,都督掌軍旅,御史掌糾察。朝廷綱紀盡繫於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

當然,歷朝歷代的官員根據國家管理的權利職責的輕重和範圍的大小,因此,官員的官銜也體現出不同的等級來。自古就有「一官二吏」之說。官是正職,吏為從職。雖然吏也是官,但他只是官的從僚(即輔助的助手)。所以,官吏之間還是有區別的。特別是到了魏晉南北朝後,朝廷採用了「九品」官人法後,上下之間的官階等級則更加明顯。從天子管轄的中央「三公」一品開始,到郡丶府、州丶縣、以及基層鄉丶里,亭,一共設立九個等級,每一個等級分為正品和從品。到了明清兩朝時,國家的權力機構設置朝廷內設置為「尚書丶戶丶禮丶工、刑丶兵」等六部。各部的主官為正一品,最高為尚書。 各部的下屬機構又依次降為正二品、三品等等;而朝廷外呢,則又設置文官和武職;吏部主管全國文職官員吏的挑選、考察、任免升降調封勛,大體相當於現代組織部;戶部主管國家戶籍、田畝貨幣、各種賦稅、官員俸祿,相當於現代農業部和財政部;禮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禮。科舉考試、接待外賓,類似於現代教育部和外交禮賓司;兵部主管全國無武職官員、練兵、武器、驛站、相當於現代國防部;刑部主管國家司法,行政、相當於現代司法部;公布主管興修水利、重要的的土木結構工程,大體相當於現代的水利部和建築工程部。

3、關於封號問題:

古代封號是大有講究的。朝廷內和朝廷外,宗室內與朝臣外,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封號。

(1)、宗室的封爵。西周時期有諸侯,大夫丶士三級。諸候封地為國;大夫的封地為邑;士的封地為祿田。封地的收入為俸祿。春秋至戰國時,宗室爵稱為「君」;如平原君(趙)信陵君,春春君(楚)孟嘗君(齊)。到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宗室不封王。如秦始皇大兒子扶蘇只稱世子。但封君不一定限於宗室,君不是官。如商鞅稱商君。劉邦滅秦以後,建漢朝,對漢朝宗室封爵為王或對建有大功的武職人員封王,(也稱諸候王)或丞相,如對韓信稱齊王,對彭越稱彭越王;對文職有大功德人稱候。如對張良稱之為留候,對蕭何稱丞相。還有(縣丶鄉丶亭候)兩二等。諸候王有行政權,漢武帝後,王的封號被收歸朝廷。三國時期魏晉至南北朝時,宗室封爵又封為王丶公(縣公丶鄉公)丶候(縣丶鄉丶亭候)、伯(亭伯)子丶男六等。南朝後期,分為親王丶嗣王~蕃王之別。隋朝宗室封爵:國王丶郡王丶國公丶郡公丶縣公丶候丶伯丶子丶男九等。煬帝時僅留王丶公丶候三等。以皇伯叔丶昆弟丶皇子為親王。唐、宋朝時宗室分封為親王與郡王丶嗣王之別。公有國公丶郡公之別。皇兄弟丶皇子封國為親王;皇太子之子為郡王;親王之子,承繼者為嗣王,諸子為郡公;承郡王丶嗣王者,封國公。朝宗室爵分六等:分為王丶郡王丶國公丶郡公丶縣公丶候。但爵不世襲,恩不旁推。遼分國王丶郡王丶國公三等。一字王唯皇子才能得封。金朝時,封為國王丶郡王和公三等。元朝時封王的有:一字王、二字王之別。又有同姓無爵邑而稱王者,謂之宗王。明朝宗室分為親王丶郡王;鎮國公丶輔國公丶奉國公;還有鎮國將軍,輔國將軍丶鎮國中尉丶奉國中尉等等。這些都按嫡長子承襲,其他諸子均低一等的辦法沿襲下去。清朝廷宗室分封為十四等:有和碩親王丶世子丶多羅郡王;長子丶多羅貝勒丶固山貝子;鎮國公丶輔國公丶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還有鎮國將軍,輔國將軍丶奉國將軍丶奉恩將軍;其中,鎮國將軍丶輔國將軍丶奉國將軍又分一丶二三等。

(2)對宗室女性分封。周天子之女稱王姬。戰國時,王女稱公主。漢朝時,皇帝之女稱公主,姊妹為長公主,姑為大長公主,公主封地稱邑。這一制度一直至明朝。唐朝又以皇太子之女稱郡主,諸王之女為縣主。清朝皇后之女為國倫公主,妃嬪之女為和碩公主;皇族女兒為格格;親王之女為和碩格格。郡主丶公主的丈夫,魏晉以後稱為「駙馬」。清朝時稱謂「額駙」。

(3)對朝臣的分封。帝、王、將、相;王、候、公、卿、 吏 ;各有各的稱呼。在古代,由於受生產力的影響,在設官分職時,往往軍政合一、文武不分,官制比較簡單。但是,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職務上的分工也日益細密起來。於是,軍政逐漸分離,職官的員數也隨之而增長 。據歷史記載,夏官有百,殷商二百,周官有三百六十個。秦漢以後,官職更多。先秦的三公,秦漢時期的丞相、三公、尚書;到了三國兩晉以後,官員的職數越來越大;隋唐時期更是官員不少。尤其到了宋元明時期,官員設立更加複雜。到了清朝時,官員職數多如牛毛。對官員的設置,往往通過「征(指朝廷直接招聘授官)、辟 (招聘授官)、選(即量才授官)、薦(下級向上級推薦授官)、舉(選拔為官)、點(指派)、簡(指任命)、補(任命補缺)、進、指升任,尤指高級升任)、起(指由民間徵聘)、 贈 」這些方式來封官吏(對於官員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員則授予相應的職稱封銜,稱謂「諡號」)。由此可見,官員的數額實在很大。 (4)還有,對退休後的官員分封問題:

古代也有官員退休制度。在古代,官吏退休,稱謂「致仕」,可告老還鄉。在漢代,70歲後,官吏耳目不聰,行動不便,就要致仕。朝廷給原俸祿的三分之一 。唐朝和清朝時,對官員退休格外優待,元、明時期退休都為七十歲。清朝時期,改為六十歲。一般均加授職級和加官銜稱謂,俸祿給予「全祿、半祿、三分之一祿或者半祿之半祿」。在退休待遇上,明清兩代都有成文規定:明代在退休待遇方面,一種是精神鼓勵,及官員退休時,皇帝對退休者辦法一種面理性的文稿,稱謂誥敕,以表彰其在職時的功績。另一種形勢是升官晉級或「冠帶」致仕。一般在原品級上,升一級或帶職帶薪退休(相當於現在的離休)。但上述辦法僅限於四品以下的官員。三品以上的官員在原職上退休無此待遇 ;對五品以上的官員,退休時給進散官「一階」。但到了清代以後退休官員的待遇 ,一般來說都照原品給予半祿,而對國家重臣則給予全祿並對個別統御突出貢獻成績的官員加銜加官。在管理上,明清兩代退休官員,雖不再任職,但他們仍保留其原官職銜、原官頂戴及其官員身份。

(5)再看歷朝官員設置與品位 :

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帝王天子的品位那是至高無上的,不能比肩。君王以下,則分三六九等。朝廷出了宗室王、國君、諸侯以外,就是國家官員的設置,一等官職分將、相和御史。為「三公」。將是武官,元帥、將軍(大將、將軍、先鋒,牙門將);秦朝時,稱丞相、太尉、御史為「三公」。明清時期「三公」為六部長官,稱為尚書。丞相掌政務,太尉掌軍務,御史管監查。太尉下設中尉、廷尉。漢武帝時,廢除太尉,設置大司馬、侍郎稱之為少司馬。司馬均為軍府之官,在將軍之下。丞相有丞相,宋朝稱宰相,(分左右);三公以下,就是候,最初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僅次於公。秦漢以後,候又分為縣候、鄉侯、散候。明清兩朝時期,中央和地方官分別有巡撫、總督、都督、提督。「巡撫」為中央下派的官員,有「欽差」之稱。本身不是官號,沒有品級。但兼的職位是都御史和吏部尚書、侍郎等官銜。以後巡撫職權進一步擴大,不但掌政,也管掌軍 ,實際為地方軍政首長;但中央性質沒變。「總督」,是管一省或數省軍政的地方最高長官,起於明朝時期。到了清朝時,總督成了朝廷的封疆大吏,品級為正一品。如湖廣總督張之洞,不僅主管湖北湖南、還管廣東廣西,權力大得很。「都督」,為漢朝時設立。魏晉以後,主要是掌管軍事,為軍政首長。「提督」官職為明清時的要職,有兩種:一種是提督學政,各省一人,掌管學校政令,負責歲、科考試,稱謂「學政」、「學台」。另一種提督,是提督軍務總兵 ,負責一省的軍務。他們都是從一品官員,略比總督品級低一些。但比巡撫、臬台、道台要高。還有,明清時期官場上的稱謂也有區別 。中央的「就寢、翰林」和地方「司道」以上的官員統稱為「老爺」;其餘小官只能稱「爺」。清乾隆時期,「公卿」、「翰林」和「司道」以上官員升格稱謂「大老爺」。府、縣長官稱為「太老爺」;舉人、貢生則成為「太爺」。清末,知縣和未加銜的知府以及六品以上的佐吏俱稱「大老爺」,舉人、貢生和監生稱「老爺」。「大人」的規格尊稱要高一等。清代京官四品以上,地方官司道義上的官員稱謂為「大人」。清朝末年六品翰林、七品知縣編修,有時也稱為「大人」。七品知縣以下還有鄉官。漢代設置十里為亭,十亭為鄉。鄉有三老,叫「有秩、游繳、孝弟、力田」等。一鄉民戶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百家為里,十里為亭,十亭為鄉。相應設置伍長、什長、里魁、亭長。鄉管的來源一是鄉里的官僚、豪吏、豪強地主、儒生。二是地方上由上一級學官培養的郡縣鄉官小吏。

根據這些歷朝歷代官員設置的情況,由此可見,我對分鄉場劉家沖四組楊永發墓碑上刻有清封登仕郎官銜考究是:登仕郎是封建社會體制下的一個文官官職頭銜,比七品縣令官職要小兩級,是正九品,相當於現在的鎮長或鄉長。而不是學術水平上封的官銜,如進士、舉人或貢士、學士什麼的。登仕郎是文散官名,官袍上有飛禽之類的圖案。文官圖案上,白鶴為最大,其次是錦雞;孔雀;藍翎;鷺鷥、鷓鴣圖案。也只有皇后才能配置有鳳凰之類的圖案。 關於登仕郎這一職官銜,最初來自於隋朝隋煬帝楊廣大業3年(607年)。無實職,為文散官。以後又為常從郎,為正九品,掌出使。唐朝沿用隋官職,也為文散官,正九品下。宋朝神宗元豐3年(1080年),此官徽名為「新寄祿」官,取代「舊寄祿」官試衙知縣,為知事參軍。正和六年(1116年)又改為「參職郎」。金朝時期定為文散官,正九品上。元朝改為正八品官,敕授。明朝為正九品官,升授。清朝時為正九品官,封贈。在清朝時,只要官位達到九品者,都會被授為登仕郎;為文散官,無實職。在地方有一定身份,相當於現在正科級職務。60歲或55歲以上者退休後,領半薪或三分之一薪。

據資料查證,登仕郎實為清朝的封贈官階:因為清代官員的等級待遇進一步向實際職務傾斜,「散階制」繼續淡化、簡化。「勛級」(五品以上)官職撤併入世爵官職,散官則變成了封贈。

在清朝,所有官銜從順治初年起,清朝政府就規定,凡官員「覃恩及三年考滿」,按品銜高低都可以封贈。康熙四年(1665年),停職官員三年考滿給予封典例。

因此,官員只要碰到朝廷慶典,頒發恩詔,而任職在2年以上者,便可請求封贈。另外,「登仕佐郎」也是是我國古代的文職官銜,登仕郎為正九品,登仕佐郎則為從九品官階。

清代官員的等級待遇進一步向實際位置傾斜,分散的等級制度不斷弱化和簡化。勛級官階(即五品以上官員)撤併入世爵世職,散官則變成了封贈。

清政府從順治初年起,規定凡「覃恩三年考完」的官吏,都可按其品名受禮。康熙四年(1665年),官吏停職三年,並被授予正典。

只要官吏遇到皇室慶典並發布聖旨,並且任職兩年以上,他們就可以請求封贈。登仕佐郎是中國古代的文官。登仕郎是正九品,登仕佐郎是從九品 附:清朝封贈的官階,登仕郎屬九品官員所加封的官階原始參考依據:「階」(這裡指官階),是與品有關或者說是由品派生出來的另一套等級制度,始於唐代。「階」是用作標誌官員身份與級別的稱號,亦稱「階官」。清朝時,階官與品級完全對應,官居幾品即授幾品階官,如果低品的官職加授較高的品級,就得授予較高的階官。如知縣,按例為正七品,當年若被加封五品銜,就得授予正五品的「奉政大夫」的階官,可以使用五品官才能佩戴的服用及裝飾。有時完全無實職的人,也可以得到階官的稱號,可以使用其服飾,享用其虛榮。據統計,清朝的文、武階官各有18級:

先看文階(官銜)有18級,分別是:光祿大夫、榮祿大夫、資政大夫、通奉大夫、通議大夫、中議大夫、中憲大夫、朝議大夫、奉政大夫、承德郎、儒林郎、文林郎、征仕郎、修職左郎、登仕郎、登仕左郎(從九品)。

再看武階(官銜)也有18級,分別是:建威將軍、振威將軍、武顯將軍、武功將軍、武義都 尉、武翼都尉、昭武都尉、宣武都尉、武德騎尉、武德佐騎尉、武略騎尉、武略佐騎尉、武信騎尉、武信佐騎尉、奮武校尉、奮武佐校尉、修武校尉、修武佐校尉。正九品文官官職設置有: 校書、倚書、國子學正、部院司檢校、鴻臚署丞、上林典署監候司歷、營膳丞、各館局大使、京府照磨、贊禮郎、奉鑾府、縣主簿、宣慰安撫、知事。

官階——文官初授將仕郎,升授登仕郎。清朝官員正九品概授登仕郎。清朝管制有官級、 官職、官階的劃分如下:官級——正九品

官職——校書、倚書、國子學正、部院司檢校、鴻臚署丞、上林典署監候司歷、營膳丞、各館局大使、京府照磨、贊禮郎、奉鑾府、縣主簿、宣慰安撫、知事。

官階——文官初授將仕郎,升授登仕郎。因此,上面這些是對應的:例如九品登仕郎,登仕郎只是對大臣的一種榮譽加銜,或死後所贈。像右都御史是總督的加銜;右副都御史是巡撫的加銜;總督和巡撫是地方最高長官,兼了都御史的頭銜,就可以有彈劾權。這些都是空銜而不是實職。 (三)第三塊石碑,對古代「學」制的設置探究與理解

2010年4月,農曆為清明節時,也正是鄉下人要給祖先親人們插青上墳的季節。為了給蕭氏家族編輯族譜一書,就必須弄清楚分鄉蕭氏家族祖先輩份來源的先後順序。因此,我隨着父親跑遍了蕭氏祖先葬於各地的墓塋地方,考察了幾百座墳墓的碑文。其中在距離肖家咀老屋500米處左右的地方發現了一塊碑文,碑文高為1.5米,寬0.95米,碑厚0.3米,是一塊門式七塊石墓碑。墓碑的主人是蕭氏家族在近代史上很有名的族長蕭作道的父親——蕭林春的。不用說,家族是豪門望族,其身份可謂不低。初次見到墓碑,只見墓碑正中上刻太學生顯考蕭公諱林春字華亭大人墓。左邊小字刻的是墓主的孝子孝女四兒一女,右刻的是墓主的侄男侄女和侄孫們。立碑的時間為光緒十八年吉日(即1883年)。從碑文看,除「太學生」外,其它刻字與當地碑文沒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是正中三個大字「太學生」。我知道,在那個時代,能上學,讀幾年書,已經很不容易了。而且能讀到太學,稱為「太學生」,那就更加不容易了。但是,這個稱謂究竟是怎樣的學制才當得起這個的稱謂呢?於是,我不得不去看了許多關於封建社會學校體制和關於學生稱謂這方面的書。

首先,我們看學校的稱謂來源和學習的內容問題:

我們知道,中國是教育的大國,幾千年來的文明歷史傳承,也得力於幾千年來中國式的教育。翻開歷史的畫卷,可以看到中國教育也留下了一頁頁燦爛的光彩。因此,一說到教育,就不得不追溯到教育的歷史沿革問題。其實,教育起源本來就很早。自從世界有了人類社會起,教育也就有了存在。在最初的原始社會裡,人類為了生存發展的需要,於是,教育也就成了人們實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那時候,雖然沒有固定的教育場所,也沒有固定的教育形式,更沒有固定的教師,往往只是通過簡單的口述或教育者自身的行為來示範,告訴給受教育者要知道的知識內容和應該明白的道理與方法。但是,這的的確確就是教育的行為和方式。《漢書.儒林傳》這樣記述:「聞三代有道,鄉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由此可見,在上古時期的夏商周三代,我國就有了希濤的學校教育。」

如果再追溯還遠一點的話,還可到原始社會末期。那時,隨着部落人群的增多,生活範圍的擴大,學習的內容也更加的增多了。於是,就出現了教育有了固定的場所和專一從事教育和傳授知識的職業人,這便是「學校教育」和「職業教師」的開始。在中國,學校一詞的稱謂,也屢經變化,教育的內容也逐漸豐富起來。最初學校稱「庠」,起自於「三皇五帝」堯舜時代。庠分為」「上庠」與「下庠」。那時候,上庠相當於較高等的文化教育,部落中的首領和有威望的子弟們學習。下庠則是提供較低等的程度教育,供一般人們就讀。上庠叫「太學」,下庠叫「小學」。

到了夏朝的時候,人類社會便已進入奴隸社會了,人與人之間等級也就更加森嚴了。於是教育對學校的稱謂也有了新的變化,開始叫「序」,分為「東序」和「西序」。貴族上學入「東序」,庶民則去「西序」。到了商代,學校又有了新稱謂,叫「學」,分別叫「左學」和「右學」。據歷史記載,「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民與左學」。另外,還有一些對「學校」的其他的稱謂,如「校、序、鄉學與瞽宗」。這裡的校,就是教的意思,是夏朝教育平民孩子的學校。序是射箭,是商朝對這類學校的命名,意即學射箭。鄉學則是給諸侯封地(鄉)所設學校的名稱。瞽宗的名稱最早見於商朝,瞽原意指目盲,通常指的瞎眼的樂師,宗表敬意。瞽宗意為向盲人樂祖致敬的大廳。這種學校多設在王宮附近,是教習禮樂的場所。

到了周朝,教育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學校教育的體制和內容也有了更加明確的內容和分工。於是,學校又有了更新的稱謂,除了上述對學校一詞的稱謂外,還叫「成均」和「辟雍」。成均指的是高等教育;辟雍則僅指適用於天子所設的大學,就更加高級了。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三個方面:「禮」「樂」「倫」。這裡的禮,不但包括外在的行為或表現,也涉及所有禮貌和禮儀的正確準則、政府的政策,家族的組織,還有社會的信條在內。其中「禮」的內容流傳記載最全的反映在周代的三本書籍《周禮》、《儀禮》、《禮記》,老人們常說的「行周公之禮」,也就包含了這方面的內容。難怪外國學者卡勒里

(M.Callery)曾這樣概括說:「禮集中體現了中國人的全部思想觀念。依我看《禮記》是中國現有各種文獻中能夠最精確完整地向中國人自己和世界其他民族闡明禮的專著。人們的情感可以以禮得到滿足;人的職責可以以禮充分履行;人的善惡可以以禮的準則反映出來;人與人之間的自然關係,本質上通過禮聯繫在一體。一言以蔽之,對中國人來說,禮就是道德、政治、宗教大多元的存在,每個人與家庭、國家、社會、道德、宗教之間的多維關係都以禮維繫」。

「樂」僅次於「禮」。它包括「詩、歌、舞與樂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反映的內容是自夏朝以來的建立者大禹到公元前六世紀初葉春秋所傳的各種代韻律的民歌集。這裡既有各諸侯國的民俗歌謠有諸侯貴族定期採集獻給周天子的詩(風);也有周天子廷宴時封建領主所朝的詩歌(大雅);還有各諸侯會盟是所賦的詩歌(小雅),自然還有讚美祖先神靈獻祭的頌詩(頌);至於舞,是舞蹈,至少也有四種,即「干、戈、羽、侖」,每種舞都是依據跳舞者手中拿的器材而命名的。自然也就有長笛、鼓、琴、簫、管這一些樂器了。樂的功能是平和人的性情,陶冶人的品格,使其能與他人以及神和諧相處。《舜典》一書就曾記載舜曾任命夔做典樂官,並對其教本國青年人學音樂感到滿意,評價說「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他還總結了樂的功能:「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後來,聖人孔子也形容樂的功效無敵「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他還說,「不學詩,無以言」。再說「倫」,就是五倫。就是建立五種人的關係。即「父與子,君與臣,夫與婦,兄與弟,朋與友」。依據孟子的觀點,處理這些關係的的原則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從這些規定來看,足見教育的內容是何等的豐富。

再後來,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周王朝雖開始從盛到衰,但人類社會的教育卻有了更大的發展,周王朝建立的完備學制已經消亡了。然而,天子雖然失官,學校卻在四夷。這時候,學校不僅有了上述的稱謂,還有了「塾」的稱謂,如「官學」和「私塾」。當時的教育處於大變革時期,一大批諸子教學名家也脫穎而出,如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與莊子,法家的荀子與韓非子,名家的鄒陽,墨家的墨子,陰陽家和兵學家的鬼谷子,也都是赫赫有名、出類拔萃的人物。

後來,秦王掃六合,一統天下,而為了統治的需要,他崇尚刑法,反對諸學異教,尤恨儒學。於是獨斷專行,焚書坑儒,於是中國教育因此而受到了極大的挫折。

漢代以後,漢高祖平定了秦末紛亂,統一天下。為安定人心,劉邦禮賢下士,優待儒生。於是社會上儒學之風便風靡一時。到了漢武帝時,出於對儒學經典的嗜好,他為統治天下,維護國家長治久安,專設「五經博士」一職官銜,派人到處搜集孔子經籍手稿。當時,出了一個大儒學家董仲舒,在他的影響下,武帝便出台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成了治理天下的正統觀念。他下旨在京城建立了太學,教授五經,於是,《詩經》、《楚辭》、《漢賦》、《文論》都是學子們必考的科目。

到了唐朝,社會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中國的教育又有了更大的發展。唐朝的學校教育制度也更加完備。學子們應所學的科目繁多。僅在京城就設有六學。即「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數學、算學」。國子學是為文武三品以上官員的兒孫們或二品以上官員的曾孫而設置;太學則為招收五品以上文武官員的兒子或孫子;四門學則是為主要是七品以上的官員孩子們準備的。至於律學、書學、算學是為培養專業人才準備的。京城這六學,都由國子監管轄。國子監就是國家的大學。除此而外,在京城還設有弦文館和崇文館,是為貴族子弟設置的學校;一般都招收宰相或一品以上的官員子弟。另外還有名為廣文館的學校,實為考進士的人設置的求學場所。正是有了這樣的教育社會環境,才出現了唐王朝人才濟濟的繁榮景象,一大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賀知章、李商隱、王昌齡、韓愈、柳宗元、劉禹錫這些大詩人、文學家,還有張衡、僧一行、閻立本、吳道子、顏真卿這些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都曾赫赫有名,名聞遐邇,流芳百世。

宋朝仿唐制,在京城重建了國子監,稱「太學」,專一接受七品以上的官員子弟,辦學規模又不斷擴大了。在校學生稱之為「太學生」。通過外舍、內舍、上舍三個等級(史稱「三舍法」),代表三個學業水平。如果達到了上舍這個層級,朝廷就直接授官位。宋朝雖不重學校建設,但對教育的科舉考試制度卻非常嚴格。從進士及第到翰林編修,那實在是天壤地別。這一時期,也出現了不少優秀人才,如歐陽修、「三蘇」中的蘇軾、范仲淹、王安石、黃庭堅、李清照、秦觀、陸游、范成大、周邦彥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文學才子大家,無論詩詞、歌賦、文論,都達到了巔峰時代。自然也還出了一些教育名家,如邵雍、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陸九淵,還有經學、禮儀集大成者朱熹等等,都聲名遠播,名聞遐邇。

元、明代時期,中國教育的學校更加發達。在學校教育體制方面,大多沿用唐宋時期的舊制,更加注重對人才的關注與培養。如明代在京城就設有國子監,還有公貴族子弟學習教育的宗學,這是在中央;而在地方呢,省有府學、州有州學,縣有縣學,鄉有鄉學。也出現了不少著書立說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如前「七子」的王士幀,王明陽,後「七子」的李東陽等等,還有于謙等人。他們辦書院,建學館,廣收門徒,著書立說,各授才藝。於是,讀書人更熱衷於功名利祿,考舉人,中進士,由鄉試,到會試,再到府試,最後到廷(殿試)試,欽點狀元,一步一個台階,成為讀書人必走之路。

到了清朝,教育又繼承了明朝體制。官辦學校有三種:一是貴族上的宗學(簡稱國子監),二是設在京城國學(或叫官學);三是省學(叫書院)。能到國子監學校讀書的都是秀才、貢生、蔭生和監生。學習兩門課程經義與治事。地方上除了各省的書院以外,還有府學、州學、縣學。另外還有鄉下的社學和義學,所謂社學或義學就是地方政府用公款為無力支付是學學費的兒童在城市或鄉村建立的學校,簡稱為「院」或「塾」。其中能入省城書院學習的,已經是具有秀才水平的高級學生提供的就讀場所。比如分鄉全敬存12歲通過縣試人,已成「小秀才」,到省試,被湖廣總督張之洞看中,愛其才,及收入武昌兩湖書院學習。武昌兩湖書院就是省城書院。當然,他在那裡學習畢業後,又選派到日本留學。那就是後話了。

再看對學生的稱謂問題

在舊中國,對讀書人,向來是把他們當作為知識分子來看待培養的的。因此,關於知識分子的由來和學位的稱謂體制變化也很悠久,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知識分子的歷史由來很久:起自於五帝時代。據歷史記載,舜帝命契制定:「父義丶母慈丶兄友丶弟恭丶小孝"為五大教條。為中國教育之始。命皋陶定五刑,為中國法律之始。周朝興學校,把優秀之民選入學校深造。按文化程度高低即不同學歷,分別稱「俊士」「造士」和「進士」。從此知識分子稱「士」。古代雖無"知識分子」稱但早有知識實屬無疑。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以後,對知識分子的稱呼越來越多:有「文士(學士)丶博士丶碩士丶儒生(童生)生員丶留學生等。

二是我國的學位制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稱謂變化:分別有學士丶碩士丶博士。士授學位起時起,分別有書生、秀才丶舉人丶進士學位封號;即使學生的身份也有貢生丶監生丶太學生等等稱謂。

三是歷朝歷代不同級別的考試合格後,分封稱號有變化。漢代時:分別設秀才丶賢良方正丶文學丶孝廉丶明經丶明法丶博士弟子。隋唐時設進士和翰林。宋時形成州試(地市級)會試(省府:郡)殿試〈朝庭)二三級考試。州試合挌叫「舉人」,殿試合挌叫「進士」。明清時期實行院試丶鄉試丶會試三級會考體制,合格者分別稱為「秀才丶舉人、進士"。

3丶關於不同學校對不同學生的稱謂變化:

清未規定:「小學卒業,獎給附生;中學卒業,獎給貢生;高等學校卒業,獎給舉人;大學分科卒業,獎給進士。」於是形成了「附生丶貢生丶舉人丶進士」的四級學位制。

明清兩代時,讀書人先參加童試,無論年齡大小皆稱「儒童"和「童生」。錄取入學稱為「生員",又名「庠生」,稱為「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為「廩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為「增生",不供給糧食;這兩種人都有一定名額。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只有取得秀才的人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科舉考試。即鄉試丶會試丶殿試:凡三年鄉試在省城大比,取中者為"舉人」;第一名為懈元;二至十名為「亞元」。會試第二年春在京城禮部進行,取中者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殿試為皇上主持或皇上欽定代理人。只有貢士才有資挌參加。分三甲錄取: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為狀元,二名為榜眼,三名為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名為「傳臚」;三甲賜進士出身。連中三元是指三試中每一試第一名:即懈元:會元;狀元。合稱謂「三元」。由此看來,只有達到進士以後,才算為通儒進翰林。

據統計,在我國科舉考試的一千多年中,實際獲得狀元稱號的只有551人。(其中唐代139人,五代十國有狀元11人;宋代狀元118人;元代蒙、漢狀元32人,明朝狀元89人,清朝狀元114人。從唐代至清朝末年間,共有狀元503人。另外,遼金時代,實以列名榜首的進士為狀元,遼代有18人,金代有15人,張獻忠的大順政權封有狀元1人,太平天國時封有狀元14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的狀元為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壬午孫伏伽。最後一位狀元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為甲辰科狀元劉春霖。至於女狀元的事,則更少。因為在歷代封建王朝中,婦女是無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當然不會有女狀元產生。直至太平天國時,開科舉考選婦女,才由20多歲的金陵人傅善祥才有考中女狀元一事。因此,自古至今真正連中三元則只有13人:即張又新(唐)崔元翰(唐)孫何(宋)王曾丶宋庠丶楊置丶王若叟丶馮京;金朝孟宗獻丶元朝王崇哲丶明朝商輅;清朝的錢檠和陳繼昌。

通過對以上各種資料的分析,有關分鄉蕭氏家族蕭林春碑文上的「太學生」的稱謂問題,只能算是中學生上的稱謂,名次排在監生之後,為官學的學生。因為貢生、監生是由官學提供的食祿,為稟生;但他又別於一般私塾上的儒生(童生)稱謂。因此,在那個時候,能弄上一個太學生稱呼,算起來已是很不錯的了。

當然,清朝滅亡後,到了中華民國建立,於是,教育體質進入袋現代化進程之中,學校無論辦學的規模和體制,教育的內容數量和質量以及和對學生稱謂也有了更大的變化

例如,1935年,國民政府頒布的《學位授予法》按世界上通行的學位制授學位;學生的等級有:小學生;中學初中生丶高中生;大學專科生丶本科生等等。名稱也有了學士丶碩士丶博士」的稱呼。新中國建立後曾一度廢除。1981年後我國又重新恢復了這三級學位制,又逐步加了一級(博士後),這就是後話了。 總而言之,通過以上三塊碑文探究與理解,我真正認識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禮制實在很博大精深,內容豐厚無比,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等級森嚴,設置精密,令人不可思議。這真是「封建禮制好悠長,等級森嚴切莫忘」。[1]

作者簡介

蕭啟權,(筆名蕭源),男,湖北宜昌夷陵區分鄉鎮人,大學文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