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硼反常現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硼反常現象是在鈉硅酸鹽玻璃中加入氧化硼時,在性質變化曲線中產生極大值和極小值的一種化學現象。

相關反應

除了硼反常外,在鈉硼鋁硅玻璃中還出現「硼-鋁反常」現象。當硅酸鹽玻璃中不存在B2O3時,Al2O3代替SiO2能使折射率、密度等上升,見圖1-13曲線。當玻璃中存在B2O3時,隨B2O3含量不同出現不同形狀的曲線,如圖1-13所示。當Na2O/B2O3=4時出現極大值(曲線2),而當Na2O/B2O3≥1時,np(折射率)與d(密度)顯著下降(曲線3-5)。而當Na2O/B2O3<1時,性質變化曲線上出現極小值(曲線8)。不同的鹼金屬氧化物對「鋁-硼反常現象」也有不同影響,和「硼反常現象」一樣,「鋁-硼反常現象」出現在一系列性質變化中,如折射率密度硬度彈性模數。在介電常數與熱膨脹係數變化曲線中顯得很模糊。色散、折射度、電導與介質損耗等則不出現「鋁硼反常現象[1]

簡介

單純含有B2O3和SiO2成分的熔體,由於它們的結構不同(前者是層狀結構,後者是架狀結構),因此難以形成均勻一致的熔體,是不可混溶的。從高溫冷卻過程中,將各自富集成一個體系,形成互不溶解的兩層玻璃(分相)。當加入Na2O後,硼的結構發生變化通過Na2O提供的游離氧,由硼氧三角體[BO3]轉變為硼氧四面體[BO4],使硼的結構從層狀結構向架狀結構轉變,為B2O3與SiO2形成均勻一致的玻璃創造條件。在鈉硅酸鹽玻璃中加入氧化硼時,往往在性質變化曲線中產生極大值和極小值,這現象也稱為硼反常性。 這種在鈉硼玻璃中的硼反常性,是由於硼加入量超過一定限度時,它不是以硼氧四面體而是以硼氧三常體出現於玻璃結構中,因此,結構和性質發生逆轉現象。在Na2O-B2O3-SiO2系統玻璃中,當以B2O3取代SiO2時,折射率、密度、硬度、化學穩定性等出現極大值;熱膨脹係數出現極小值,而電導、介電損耗、表面張力則不出現硼反常現象。在鈉硼硅系統玻璃中,極大值與極小值出現的地方隨Na2O含量而定,例如折射率的極大值經常出現在Na2O/B2O3=1的地方。「硼反常現象」是由於[[玻璃中硼氧三角體[BO3]]]與硼氧四面體[BO4]之間的量變而引起玻璃性質突變的結果。[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