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硝酸 (HNO3)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硝酸 (HNO3)

硝酸是一種具有強氧化性、腐蝕性的強酸。化學式:HNO3。熔點:-42℃,沸點:78℃,易溶於水,常溫下純硝酸溶液無色透明。

硝酸不穩定,遇光或熱會分解而放出二氧化氮,分解產生的二氧化氮溶於硝酸,從而使外觀帶有淺黃色 ,應在棕色瓶中於陰暗處避光保存,也可保存在磨砂外層塑料瓶中(不太建議),嚴禁與還原劑接觸。

濃硝酸是強氧化劑,遇有機物、木屑等能引起燃燒。含有痕量氧化物的濃硝酸幾乎能與除鋁和含鉻特殊鋼之外的所有金屬發生反應,而鋁和含鉻特殊鋼衩濃硝酸鈍化與乙醇、松節油、焦炭,有機碎渣的反應非常劇烈。硝酸在工業上主要以氨氧化法生產,用以製造化肥、炸藥、硝酸鹽等;在有機化學中,濃硝酸與濃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試劑。化學式是HNO3,濃鹽酸和濃硝酸按體積比3:1混合可以製成具有強腐蝕性的王水。硝酸的酸酐是五氧化二氮(N2O5)。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硝酸

化學式; HNO3

CAS登錄號; 7697-37-2

外觀; 無色液體

閃點; 120.5℃

別稱; 硝鏹水,鏹水,氨氮水

熔點; -42℃

危險性描述; 與硝酸蒸氣接觸有很大危險性

分子量; 63

英文名; Nitric acid

沸點; 83℃

密度; 質量分數為69.2%,1.42g·cm-3

EINECS登錄號; 231-714-2

危險性符號; R8;R35

水溶性; 濃度最高為98%以上

應用; 供制氮肥、王水、硝酸鹽、硝化甘油

安全性描述; 吸入硝酸煙霧可引起急性中毒

危險品運輸編號; 81002 UN

屬性; 化學試劑

發現歷史

世界史

公元八世紀,阿拉伯鍊金術士賈比爾·伊本·哈揚(Jabir ibn Hayyan)在乾餾硝石的時候發現並製得了硝酸,這是人類關於硝酸最早的記錄。同時,他也是硫酸和王水的發現者。1905年,挪威出現了電弧法生產硝酸的工廠,這是歷史上最早的硝酸工業化嘗試。

1908年,德國建成了以鉑網為催化劑的日產能力3噸的硝酸廠

1913年,合成氨問世,氨氧化法生產硝酸開始進入工業化階段,至今依然是世界上生產硝酸的主要方法。

中國史

1935年,在中國化學家侯德榜的領導下,中國建成了第一座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銨的聯合企業-永利寧廠。

1937年2月,永利寧廠第一次生產出優質的硝酸,但開工不到半年就遇上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由於硝酸與國防工業密切相關,日方多次威逼永利寧廠合作,均遭侯德榜拒絕,因此工廠遭日機轟炸而停產。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硝酸生產逐漸恢復,但仍然處於十分落後的狀態,在1949年,我國的硝酸生產企業只有兩家:永利寧廠和大連化學廠,年產量僅4200噸。

1951年5月,大連化學廠的煉焦、合成氨、硝酸和硫酸等車間的生產得到了全面的恢復,產出了硝酸產品。

1952~1958年之間,我國先後在吉林、蘭州、太原等地建成了綜合法硝酸裝置,其中濃硝酸在1997年之前的幾十年裡一直蟬聯着我國最大裝置的桂冠。

1980年起,中國國內硝酸產業的發展開始加速,總產量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長。特別是90年代後期,中國的硝酸工業進入蓬勃發展時期,總產量年增速達到了15%~20%。但這個時期中國硝酸生產技術仍然比較落後,早期的常壓法、綜合法工藝裝置多為淘汰型生產線,高壓法裝置全部靠進口國外的二手設備。不久,山西化肥廠從國外引進了中國第一套雙加壓硝酸裝置,從此中國的硝酸工業開始向國際先進行列邁進。

1999年,西安陝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套"四合一"機組,從此加快了中國硝酸雙加壓工藝國產裝備向國際先進水平進軍的步伐。第一個使用國產化"四合一"機組的硝酸生產企業,堅定了中國國內硝酸生產企業選擇國產裝備的信心。

2000年後,中國的硝酸工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年總產量以高於18%的速度快速增長,擁有各種種類、規模不等的生產廠家約60多家。

2007年11月,中國第一套在滿負荷生產條件下實現副產蒸汽自足、還能富餘外供蒸汽的國產化雙加壓法硝酸裝置在新鄉市誕生,標誌着中國自己研製的國產硝酸裝置完全能夠替代進口,中國國內硝酸工業擺脫了對進口裝備的依賴。[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