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破甑不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破甑不顧》-【pò zèng bù gù】-甑:古代一種瓦制炊器;顧:回頭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實,不再追悔。

【拼音】:pò zèng bù gù

【解釋】:甑:古代一種瓦制炊器;顧:回頭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實,不再追悔。

【出處】:《後漢書·郭泰傳》:「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

【近義詞】:無怨無悔

【反義詞】:追悔莫及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例句】:公司里勾心鬥角的事情層出不窮,對那些已經即成的事實我們用破甑不顧的態度去對待就好了。[1]

歷史詞典解釋

原作「荷甑墜地,不顧而去」。甑(zèng),古代蒸食用炊具,類似蒸鍋。破甑不顧,比喻事情已經發生,惋息也無濟於事,引申為形容通達事理。郭泰(128-169年),字林宗,太原介休(今山西介休縣)人,桓、靈時為太學生領袖。一次他上街,見客居太原的孟敏扛着一個甑走路,不慎將甑墜地打碎,孟敏徑直而去。郭泰追上問他究竟為何如此。孟敏回答說:「甑已打破,看又有何用。」郭泰覺得這個人很有見識,勸他到各地遊學,不過十年,已成名士。

出典

《後漢書》卷68第2229頁《郭泰傳》:「孟敏字叔達,鉅鹿楊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林宗以此異之,因勸令遊學。十年知名,三公俱辟,並不屈雲。」

例句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載鄧遐答桓溫之語:「有愧於叔達,不能不恨於破甑!」

連動 甑,陶製炊具。摔破了甑也不回頭看。比喻事情已發生,惋惜無濟於事。也形容見識通達。語本《後漢書·郭太傳》:「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墜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吳哲仁《古往今來話瀟灑》:「破甑不顧是一種瀟灑,更是見識高超的風度。」△褒義。多用於表現人物個性方面。→潑水難收

詞語分解

破甑的解釋

《後漢書·郭太傳》:「 孟敏 字 叔達 , 鉅鹿 楊氏 人也。客居 太原 ,荷甑墯地,不顧而去。 林宗 見而問其意。對曰:『甑以破矣,視之何益?』」後遂以「破甑」喻不值一顧的事物。 南朝 宋

不顧的解釋

不回頭看。《史記·刺客列傳》:「於是 荊軻 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 林宗 異而問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顧?』 叔達 曰:『甑已破,視之無益。』」.不顧念;不照顧。 歷史典故推薦:首尾相救

喻互相援救。《戰國策.魏策四》:「有蛇於此,擊其尾,其首救;擊其首,其尾救;擊其中身,首尾皆救。」《晉書.邵續傳》:「續先與曹嶷互相侵掠,嶷因存等敗,乃破續屯田,又抄其戶口,續首尾相救,疲於奔命。」亦[2]

成語故事

在東漢時期,有一個叫孟敏的人,有一次他去太原辦事情。看到小販賣的一個甑(普通人家用來煮飯的一種陶器)他非常的喜歡。於是花錢毫不猶豫的買下了這個甑。

事情辦完後,在回家的路上,他抱着這個甑,左看右看,突然腳底一滑,一不小心,甑掉在地上,摔破了。但是他卻一點也沒有流露出驚恐之狀和惋惜之意,連頭也不回,泰然而去。讓人很是奇怪。

這時,剛好有有一名士郭太經過,看見了整個事情的經過。他見孟敏「破甑不顧」,覺得這人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人,於是連忙追上孟敏,很有禮貌地把他叫住,開誠布公地問道:「好好一個飯甑,這樣砸破了,你怎麼看都不看它一眼?」

孟敏回答道:「反正都已經破了,看它又有什麼用處?它也不會完好,看它又改變不了它已經摔碎的結果。」郭太點點頭,覺得郭太孟敏說的話非常有道理,對於他這種堅毅果斷的態度,很是佩敬,彼此問了姓名,從此結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

不後悔是一種很高的境界。達成它,不僅需要在事前有充分的準備,而且需要在事中不放棄。只有這樣才能在事後有破甑不顧的豁達心態。[3]

視頻

破甑不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