硨磲 (有機寶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硨磲 (有機寶石)
硨磲是稀有的有機寶石、白皙如玉,亦是佛教聖物。 硨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譽為四大有機寶石,在中國佛教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珍珠一起被尊為七寶。 硨磲寶石是用貝類動物硨磲的軀殼做成的,硨磲是海洋貝殼中最大者,是一種大型海產雙殼類物種,直徑可達1.8m 。硨磲一名始於漢代,因外殼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狀的溝槽,其狀如古代車轍,故稱「車渠」,後人因其堅硬如石,在車渠旁加石字而成「硨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硨磲
外 觀:呈放射狀之溝槽,其狀如古代車轍
中國地位:佛教七寶之一
西方地位:西方四大有機寶石之一
硨磲簡介
硨磲(chēqú)是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類大型海產雙殼類軟體動物,是深海貝類之最大的雙殼貝,直徑可達1.8m,體重可達三百多公斤。硨磲是世界上最白的物質(鑽石的硬度是10,硨磲的潔白度是10)。硨磲在漢代時稱為車渠,因其形如蚌蛤,殼大而厚,殼上有形如車輪的溝紋,後人因其堅硬如石,在車渠旁加石字,也使人易於明白「硨磲」是一種寶石。而帶有金黃條紋的黃金硨磲更為珍稀,可遇而不可求。無論是質量,采撈,加工保養,藝術雕刻的最大產地主流均在海南,因其數量有限,所以頗具增值空間。
硨磲肉可供食用,而它的外殼通常呈白色或淺黃色,殼體光滑,厚達數吋,是由外層角質層、中層稜柱層和內層珍珠層三部份構成,是琢磨玉器的優良材料,因此由古至今,人們利用硨磲的外殼製造出許多精美的飾品以及大型雕刻擺件,打造出的工藝品光澤明亮,細膩如玉,具有寶石的特性。硨磲同時也是長壽者,生命周期可達幾百年或上千年,故有「老壽星」之稱。
硨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譽為四大有機寶石,在中國佛教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珍珠也被尊為七寶之一。[1]
主要分布及其生長
硨磲廣泛分布於熱帶珊瑚礁海域,棲息在熱帶海洋中珊瑚礁間的淺水環境裡,特別在印尼、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的低潮區附近的珊瑚礁間或較淺的礁內較多。中國的海南省和南海諸島也有分布。硨磲以堅硬的足絲固着在珊瑚礁上,依靠海水把浮游生物帶進體內,作為食料消化吸收。硨磲與一種蟲黃藻有共生關係,它的外套膜邊緣有一種特殊的叫玻璃體的結構,能夠聚合光線,使蟲黃藻大量繁殖,而蟲黃藻則可為硨磲提供一部分養料。
原形態
1.鱗硨磲,貝殼卵圓形,厚重堅實,殼長約200mm,殼高約130mm,殼寬約 136mm。兩殼大小相等,兩側亦近等。殼頂位於背緣中央,殼頂前方有一長卵形的足絲孔,孔邊緣具有肋狀突起若干條,近殼頂的大而突出,排列緊密,向前端漸稀不清。殼背緣稍平。外韌帶黃褐色,長約為具殼後半部的3/4。殼表黃白色,生長線細密,具有4-6條強大的放射肋,肋上有寬而翹起的大鱗片,肋間溝內又有寬的放射肋紋數條。肋與溝使腹緣彎曲呈波狀。於殼頂附近常因磨損而使鱗片脫落。殼內面白色,具有光澤,鉸合部長,左殼有主齒及後側齒各1枚右殼有主齒1枚及並列的後側齒2枚。後閉殼肌痕卵圓形,位於殼中部。外套痕明顯,生活時外套膜緣紅褐色。
2.長硨磲,貝殼長卵圓形,殼極堅厚,一般殼長約170mm,殼高約90mm,寬與高近等。兩殼大小相似。前端突出,延長;後端短。殼頂前方中凹,為長卵圓形的足絲孔,孔周緣有排列稀疏的齒狀突起,殼背緣斜。韌帶黃褐色,長几達腹緣。殼表黃白色,具有自頂部直達腹緣而向前方斜走的強大鱗狀放射肋5-7條,肋寬顯着大於肋溝。近殼頂部放射肋的鱗片低伏,多呈覆瓦狀排列;近腹緣的鱗片較突起,腹緣呈弓形彎曲。殼內面白色,邊緣淡黃色,具光澤,並有與殼表放射肋豐應的凹溝。鉸合部長達末端左殼有主齒及後側齒各1枚;右殼有主齒1枚及並列的後側齒2枚。後收足肌痕與閉殼肌痕近相等。外套痕明顯。生活時外套膜邊緣為藍色。[2]
硨磲佛珠
在佛家看來,只要是佩戴佛珠的人都被視為有慧根,所謂心中有佛便能成佛就是這個道理。一般人們喜歡將佛珠戴在左手上,因為右手是用來做事的,左手用得較少,佛珠不太容易磨損毀壞,而且左手也被稱為「行善之手」。
那這用硨磲做的手珠應該戴左手還是戴右手呢?人體氣場是左進右出的,一般情況下,除了吸納性寶石也就是能吸走人體的晦氣、病氣、濁氣的寶石,其他的寶石是應該佩戴在左手上的。雖然硨磲是寶貝,但這硨磲不屬吸納性的寶石,所以也就應該是佩戴在左手之上。[3]
化學成分
化學成分硨磲含碳酸鈣為86.65%-92.57%,殼角蛋白為5.22%-11.21%,水為0.69%-0.97%。另外含微量元素和10多種氨基酸。構造其礦物以文石為主,與珍珠一樣具有特徵的層狀構造,外殼光潔明亮,在陽光下能出現七彩虹光;顏色有白色、牙白色與棕黃色相間兩個品種,但以牙白與棕黃相間呈太極形的品種為上品。以耀眼的金絲亮絲和綠色腸管為其特色。
光澤:珍珠光澤。
硬度:一般為2.5-3,隨年齡增長逐漸變硬。
密度:2.70g/cm³。
鑑別方法
市場上流通的硨磲顏色主要有白色、牙白色與棕黃色相間兩個品種,但以牙白與棕黃相間呈太極形的品種為上品,以耀眼的金絲亮絲和綠色腸管為其特色,最珍貴的是紫色、粉色、紫紅色和血硨磲。根據玉化程度、水頭的不同,一條6mm—10mm的108顆硨磲手珠,價格可以從300多元到2800多元不等。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硨磲摩氏硬度在3.5至4.5,年齡越大的殼越硬,因此,牙白與棕黃相間的品種硬度可達到5。
肉眼檢視法:首先,純天然的硨磲,外表必定有如車輪與溝渠所構成的圖案,這是區分真假的重要指標。其次,天然的硨磲不可能存在兩個完全一模一樣的,仔細觀察其紋路,如果相似度太高,就要懷疑其是否是貝殼磨成粉壓制的;再次,硨磲因長期存在于海水中及自身的硬度較小,因此硨磲雕件和把件上難免會有些蟲眼及裂紋,或多或少,當然也有完美的,但價格就較為昂貴,碰到很完美又價格低的東西,就要很小心了。
顏色差異:真硨磲外表光潔明亮,表面呈珍珠般的光澤;假硨磲用白石或粉碎的貝殼粉或白石粉加膠壓合而成,雪白無瑕,白得呆板、表面拋光發亮,不自然。 破壞性試驗鑑別:通過觀察貝殼斷面來加以判斷,或者用火燒,天然硨磲有種燒石灰的味道,但不是很刺鼻,粉壓的硨磲一般是用貝殼粉混合膠水壓制而成,燒起來有刺鼻的燒塑料味 。 鑑別真假,最可靠的還是上機器,請專業檢測機構來驗明正身。硨磲的礦物構造以文石為主,具有層狀結構,層面清晰而又細密,假硨磲無天然的生長紋,在放大鏡下觀察沒有明顯層狀結構 。
保養方法
不可接觸強酸、強鹼,避免重擊、碰撞。有污垢時使用牙刷沾點牙膏或中性沐浴乳沖刷乾淨,用細布擦乾,再擦拭一點嬰兒油或乳液進行保養。沐浴或做家事時,請勿配戴
硨磲的歷史
硨磲在我國古代已被認為是一種寶物。硨磲之名最早見於東漢時代伏勝所著的《尚書大傳》,其中便記載了一則關於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里時,散宜生用硨磲敬獻紂王交換回文王的故事。自古在清朝六品官上朝時穿戴的朝珠就是用硨磲所串成的。西藏密宗高僧喇嘛也把硨磲穿成念珠加以誦念。在各地佛教高僧有持硨磲製成的佛珠來修煉觀音菩薩法門更是必要的法器,甚至傳說持硨磲修煉護法者具有一倍以上功德,並智圓滿的境界,是供佛靈修佛學上之密寶。而帶有金黃條紋的黃金硨磲更為珍稀,可遇而不可求。
硨磲與宗教的關係
硨磲是稀有的有機寶石、白皙如玉,白色的硨磲被佛家譽為生物界最純的白色,是佛教聖物。據《金剛頂瑜珈念珠經》記載,使用硨磲念珠念佛可得一倍功德。在佛門當中,高僧用它當念珠,清朝的官帽珠飾中,它是六品官員的頂珠,可見它的價值不凡。佛教界流行的寶石種類中,可首推「佛教七寶」。據記載,此七種寶物為「硨磲、金、銀、瑪瑙、珊瑚、琉璃、琥珀」。在這七種寶石中大家最陌生也最稀罕的寶石為硨磲,因為它來自印度洋或西太平洋深海海域,或少部分因地殼造山運動浮出海面而鮮為人知,因此,它的產量極少而顯得非常珍貴。
相關視頻